節目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展出日期 2024/11/13 - 2025/10/1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HRM 說明 《中華民國憲法》第10條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
受國共內戰的影響,陸續有大量的中國大陸人士到臺灣,為了避免大批人口入境,衝擊臺灣社會,1949年2月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宣布強化臺灣的入出境管控。民眾必須有「正當理由」,經政府核准後,才可入境或出境。這種嚴格的入出境管制,在5月20日臺灣開始戒嚴後變本加厲,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在動員戡亂與戒嚴體制下,管制並沒有就此鬆緩,更是逐漸制度化與系統化。「黑名單」就是在這背景下,成為政府侵害人民基本權利的手段之一。
「黑名單」是一種透過限制人民的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作為限制人民言行的手段,特別是針對海外臺灣人,臺灣人在海外一旦被指控發表不利於政府的言論、參加反對政府的政治活動或者僅是閱讀相關反對言論的刊物,都可能成為「榜上有名」的「黑名單」。
本次展覽以黑名單制度為核心,期望民眾透過展覽,了解黑名單的制度與運作方式,進一步認識威權統治時期對於人民自由的迫害,以及當時許多海外被剝奪返鄉權利的臺灣人如何想方設法「突破封鎖線」闖關回臺。
在許多人的努力下,臺灣終於走出「黑名單」的時代。
【觀展小提示】
本特展結合歷史情境及互動裝置,以人物故事文本串聯,提供觀眾沉浸式的觀展體驗,每位進入的觀眾皆可在入口處抽取「人物身分小卡」,在進入猶如真實場景的「證照查驗台」後,便可開啟「黑名單」的探索之旅;另一可看點,即為首次公開呈現的甲資、乙資名單,以及由多個單位提供之珍貴展品,包含:王育德前往日本時的手提箱、印製《鄉訊》的鋼板印刷機、黑名單面具、彭明敏闖關出境的變裝假髮、義肢、側背包及眼鏡等。透過真實物件,提供更具有共感性的參訪體驗。
【推廣講座】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邀請民眾關注威權統治時期「黑名單」的人身自由問題,反思轉型正義對於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與意義,將有4場專題講座陸續登場。更多特展及系列活動詳細資訊,敬請鎖定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及臉書專頁。
系列講座第一場「黑名單制度在台灣人權史上的意義」
本場講座邀請這次特展的策展人薛化元教授,為我們解析「黑名單」制度,從制度上說明臺灣威權統治時期入出境管制的來龍去脈,從「暫時」的政策發展為系統化「常態」的管制,進而談到臺灣是如何一步一腳印走出黑名單的過程。透過本場講座,期待讓更多不了解「黑名單」的社會大眾及青年學子,不忘過去前輩們的努力,了解今日的民主人權其實得來不易。
↓↓↓ 歡迎請至下方連結報名↓↓↓
活動時間|2024.11.21(四)15:00-17:00
活動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服務中心2樓(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活動講師|薛化元(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報名網址|(活動已結束 更多場次即將公開)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
時間:2024年11月13日至2025年10月12日 (每周一休館)
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手工藝工場(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https://www.nhrm.gov.tw/
國家人權博物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NHRM
節目 《〝請說國語〞?!戰後語言政策與人權議題》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展出日期 2024/12/24 - 2025/08/31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HRM 說明 展期:
2024/12/23-114/08/31
地點:
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兵舍五
活動內容介紹:
臺灣語言政策發展經歷日本殖民統治(1895–1945)、威權統治(1945–1992)的兩次「國語運動」,透過教育、政策、法規等,深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壓抑了本土語言的發展。本展覽分為六個單元,包含「日治時期國語運動」、「在學校說國語,學ㄅㄆㄇㄈ」、「受到語言政策壓迫的白恐政治受難者」、「『母語』被禁的日常」、「我的語言日常」、「社會運動帶動母語保存文化」、「大家一起保護母語」等內容,利用沉浸式場景、實體文物及影像、聲音及互動體驗等,回顧過往不同時代下的語言政策及影響,深化社會對話,具體實踐語言平權與轉型正義。
節目 【臺灣文學基地】繪本好時光(臺北)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5/01/25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TL 說明 🌞臺灣文學基地🌞
繪本好時光📖說故事活動
每週三、週六在臺灣文學基地都有說故事老師等待大朋友小朋友來訪,
打開繪本的書頁,生動的聲音與肢體引領每一雙認真的眼睛、每一對專注的耳朵,
聆聽故事的姿態如向著陽光的花草,在臺灣文學基地裡綻放搖曳,
故事裡的文字寓意如種籽植栽在生活與心田,豐富生命的體會!
適合年齡|全年齡
活動日期|每週三、週六
活動時間|週三14:30-15:30、週六10:30-11:30
活動地點|臺灣文學基地 文學厝
精彩繪本書單
1/1(三)
《椅子樹》
《小狗阿疤想變羊》
1/4(六)
《樹可能記得》
1/8(三)
《虎姑婆》
《Rain》《When Spring Comes》
1/11(六)
《蛇的頭上長毛了》
《春節》
《熊爸爸去另一個城市工作》
1/15(三)
《森林照相館》
1/18(六)
《狐狸與樹》
1/19(日)
《魔奇魔奇樹》
1/22(三)
《新傳說十二生肖》
1/25(六)
《你為什麼不開花》
集點活動
12歲以下的小朋友,每參加1場說故事活動,即可集1點。集滿6點,可兌換精美紀念品1份;集滿10點還可以抽臺灣文學館出版經典繪本!
節目 【教師研習】未來戰士—永續地球環境特展
座標 經度121.5159774緯度25.0331483
地址 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展出日期 2025/01/24 - 2025/02/07
售票 活動免費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 結合影展
研習結合第十四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精選三部與展覽主軸相關影片,深入理解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及生物棲地保護的重要性。
📢 博物館資源融入課程
鼓勵善用特展資源作為學校課程之延伸,將博物館場域與展覽資源融入課堂,帶領學生自主探索地球環境危機及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啟發學生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的未來。
💡 1/24(五) 1400-1600🚀
13:45~14:00 報到@南門館小白宮(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14:00~15:00 野望影展影片欣賞(完美星球:人類/58 mins)@南門館小白宮
15:00~16:00 未來戰士特展導覽及遊戲體驗@南門館紅樓2樓
16:00 賦歸
💡 1/25(六) 1000-1230🚀
09:45~10:00 報到@南門館小白宮(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10:00~11:30 野望影展影片欣賞(瀕危現場 / 88 mins)@南門館小白宮
11:30~12:30 未來戰士特展導覽及遊戲體驗@南門館紅樓2樓
12:30 賦歸
💡 2/7(五) 1400-1600🚀
13:45~14:00 報到@南門館小白宮(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14:00~15:00 野望影展影片欣賞(冰凍星球II:我們的冰凍星球/ 58 mins)@南門館小白宮
15:00~16:00 未來戰士特展導覽及遊戲體驗@南門館紅樓2樓
16:00 賦歸
📢教師身分報名: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 ([環境教育]臺博館「未來戰士—永續地球環境特展」教師研習)
📢注意事項:
依照活動時長提供教師研習時數及環境教育時數。如教師人數未額滿,則提供觀眾報名體驗。
參與者需自備手機或平板。
節目 【SOS:未來戰士出動!】闖關活動
座標 經度121.5159774緯度25.0331483
地址 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展出日期 2025/01/25 - 2025/08/30
售票 活動免費,需購票入館。團體20人以上半票優惠。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未來戰士需要你的幫忙!臺博館誠摯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成為未來戰士,參與拯救地球的闖關體驗!在任務中,你將解鎖平常的食衣住行用品從哪裡來?地球上的空氣、土地、水資源,以及其他生物正面臨什麼挑戰?跟著導覽員的腳步,深入博物館中完成訓練挑戰,以不同視角認識地球危機,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並從行動中為地球未來注入更多希望!快來加入未來戰士的行列吧!記得戴上專屬的保衛星球工具(手機/平板)哦!
🦸♀️ 活動對象:
班級場(平日):國小中年級以上學生,以國小學校班級為申請單位
親子場(假日):親子家庭觀眾20名/場,請依實際參與人數報名(如1位家長、1位兒童請報名2個名額),建議國小1年級以上參與
🚀 活動地點:南門館紅樓展示館2樓。請於活動前10分鐘於服務台完成購票並報到。
🦸♀️ 活動費用:活動免費,需購票入館。班級團體超過20人為半票優惠。
🚀 報名方式:於臺博官網線上報名。
🦸♀️ 活動流程:分組及活動介紹(10分鐘)→展場導覽(20分鐘)→互動體驗闖關(30分鐘),共1小時。
🚀 活動場次與時間:
1. 113學年度第二學期班級體驗場次(平日):
2025/2/11(二)開學起至6/30(一),每月2場,二上午或四下午。
每場次1小時,可依照班級時間協調。
闖關體驗為分組進行,1組建議4-5人。
本館可提供3台平板,若超過3組請自備平板/手機等互動載具。
星期
日期
區間時段
二
2/11、3/11、4/8、5/6、6/10
上午0930-1200
四
2/27、3/27、4/24、5/22、6/26
下午1400-1600
2. 親子家庭體驗場次(假日):
每月1場,週六下午,每場次一小時。
日期:1/25、2/22、3/29、4/26、5/31、6/28、7/26、8/30
🦸♀️ 活動講師:本館教育推廣助理
節目 偶.多元文化之身 特展
座標 經度121.5149875緯度25.0418254
地址 中正區襄陽路2號(二二八公園內)
展出日期 2024/12/31 - 2025/08/31
售票 全票:每張 30元|半票:每張 15元(本館及古生物館一票共用)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國立臺灣博物館自日本時代即陸續蒐藏閩南及南洋地區與偶戲相關的文物,在總督府博物館和台灣省立博物館的既有基礎上,累積偶戲館藏約1千餘件。2020年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的林經甫博士,將其多達1萬1千多件遍及全球之偶戲文物捐贈至臺博館,使臺博館偶戲典藏多達1萬5千餘件,躋身當今世界擁有重要亞洲偶戲藏品的博物館之列。
林經甫博士捐贈的偶戲文物包含臺灣、閩南、客家的傳統戲偶,還有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尼、泰國、印度、日本等國家,是亞洲最具完整性的戲偶收藏。同時有多類偶戲之戲台、戲偶、戲服、道具與劇本,亦有諸多相關的繪畫、雕塑與面具等,種類極豐。其中還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民間佚名」藝師之手,承載著各地多元文化中以往較不被關注的重要瑰寶。
本展精選台原捐贈的偶戲文物之精華,以「偶‧多元文化之身」為名,點出:偶之身是因一地文化而塑成,因此其亦可視為文化之身。
內容劃分三大主題:「打開偶戲珍寶箱」、「偶戲千面收萬象」及「觀覽偶戲萬花筒」,突破過往多從地域論偶戲的格套,以更寬廣的視角探討偶戲的文化價值與多元風貌。
節目 冠軍之路 特展
座標 經度121.5149875緯度25.0418254
地址 中正區襄陽路2號(二二八公園內)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售票 全票:每張 30元|半票:每張 15元(本館及古生物館一票共用)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2024 年 11 月 24 日,
是臺灣球迷永遠會記得的一天。
各位球迷,準備好和我們一起重溫最熱血的12強賽事了嗎?
冠軍之路特展近50件展品,包括12強冠軍獎盃&獎牌、9位擊出全壘打球員的球棒、東京巨蛋冠軍戰壘包、中華隊實戰球衣及球具等等!
歡迎大家一起到臺灣博物館參觀~
▪️展覽時間:2025/01/01(三)- 2025/03/02(日)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1樓大廳及兩側迴廊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展覽費用:每人全票30元、半票15元 (紀念套票180元,六款連續不切票的全票門票),更多購票說明請見「購票資訊」
▪️參觀提醒:
★本館將視人潮進行入場管制,請依序排隊等候。
★確保觀展品質,視現場人潮狀況,提早停止售票及入場。
★假日期間如參觀人潮較多,為確保秩序與安全,將採單一動線參觀,請依指示標誌參觀。
【特展建議參觀順序】
【假日如參觀人潮較多,將採單一參觀動線】
▪️如有未盡事宜,本館得隨時補充說明,或依現場狀況彈性調整;最新資訊亦可參考本館官方臉書。
▪️共同主辦: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中華⺠國棒球協會、中華文化總會、臺北市政府體育局
▪️策展單位:INCEPTION 啟藝
節目 114年1-2月主題書展:《青春A創意無限》-青少年的藝術冒險與自我探索
座標 經度120.7659918緯度23.8790949
地址 南投縣中寮鄉永平路270號四樓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28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1167516780 說明 青少年世界充滿了創意與無限探索,透過書展視覺藝術、數位藝術及相關藝術書籍,激發青少年對藝術的興趣與熱情,鼓勵透過不同的媒介來表達自己,發掘內心的潛能,讓藝術成為自我探索與夢想實現的途徑。
視覺、數位藝術的創新形式
透過藝術表達自我與情感
激發創意潛能,邁向夢想的道路
發現藝術的多彩與力量。勇敢釋放你的創意,碰撞出無限的可能
節目 自然史教育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1.1345879緯度24.0212391
地址 南投縣仁愛鄉山農巷27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nm.ravs.ntct.edu.tw/home?cid=3 說明 以文字、圖片、燈箱、圖表及農耕器具、飾物、標本等實物陳列展出。
地下一樓展示區: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原住民的陶瓷工藝文化、運輸文化等、農耕文化,漁、獵文化、居住文化等實物。
一樓展示區:除有原住民木雕文化展示外,也與科博館建立巡迴特展,每半年展出不同主題特展。
節目 與熊共存-臺灣黑熊特展
座標 經度120.9569588緯度23.6777698
地址 南投縣信義鄉太平巷11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8/31
網址 https://www.ysnp.gov.tw/Apply/ActivityRegistration/C030001 說明 不只是說說的國寶,更是共同生活的一份子
臺灣黑熊作為臺灣唯一的原生熊類、稀有的保育類動物,近年來因環境保護、生態保育意識興起,頻繁出現於大眾視野中,民眾開始瞭解其所面臨的生存壓力,包含非法狩獵、誤中陷阱或山屋滋擾等人熊衝突,但偶爾也有母熊帶小熊的溫馨畫面。根據多年研究調查及通報資料顯示,於玉山園區及周遭皆有其活動蹤跡,在在顯示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及國家公園推展保育行動的成效。在塔塔加地區漫步的大家,要巧遇牠也不無可能,只是您真的有做好心理準備要來與牠相遇了嗎?
玉管處為讓國人更加認識臺灣的國寶-臺灣黑熊,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合作,展出仿真1:1雕像、頭骨、足拓、作為食物來源的植物標本、研究採集的毛髮、糞便及啃咬痕等實物展品,另還有調查使用的設備器材,以及防熊設備等,近距離呈現給大眾,同時搭配有獎徵答活動,一步步從臺灣黑熊的身家背景到我們如何與其自在共存,全方位了解同處於臺灣寶島上的珍貴家人。
守護牠,也是守護我們自己
作為生態系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大型食肉目動物,其食物來源有八成來自植物,加上其廣大的活動範圍,是許多植物重要的傳播者,更是健康山林的靈魂。近年來國內登山戶外活動風氣漸盛,國人開始走入山林,因此「人熊共存」,亦或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是玉管處所肩負的保育重任及重要議題,其中最核心價值莫過於「無痕山林」,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方能與自然萬物共生共存。希冀透過特展的呈現,將相關黑熊知識、與熊共存、無痕山林議題及國家公園於保育工作、教育推廣的努力傳遞出去,讓大眾了解自身行為小小的改變及積累,皆是為守護家園盡一份心力。
節目 「溫馨歡樂南投城」創意光雕投影秀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山街260號
展出日期 2025/02/07 - 2025/02/20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歲末迎春,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首創打造「溫馨歡樂南投城」,以光影藝術點亮南投的冬日夜空,讓節慶氣氛溫暖每個角落。今年活動特別結合歷史建築場域,包括南投稅務出張所與武德殿,透過創意光雕與光環境的融合,為民眾帶來一場文化與科技交織的視覺饗宴。
活動主場區設於文化園區廣場、圓環及仁壽公園,在圓環打造8米高的「歡樂之光」,結合光影與迷人燈光色彩及光散發的溫度來溫暖每位縣民的心,氣勢恢宏成為現場最吸睛的焦點。並結合浪漫星光等特色燈光區域,營造出熱鬧溫馨的節慶氛圍。
114年2月7日至2月20日每日18:00至21:00(假日延長到22:00)創意光雕投影秀,將以歷史建築南投稅務出張所(福瑞堂-云深茶館)建築立面為畫布,透過動態燈光投影展現地方文化、歷史故事與新年的美好祝福。
節目 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特展
座標 經度120.686329緯度23.955787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正路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www.archives.gov.tw/Publish.aspx?cnid=1708&p=5582 說明 「白金鹽憶─臺灣鹽業檔案特展」精選1939年至2010年間具代表性的國家檔案,呈現臺灣鹽業興盛、衰退、停曬到轉型再利用的過程。
本特展以「鹽」為主題,規劃4大單元展示及互動體驗,讓參觀者擁有不同的珍貴鹽業文化資產及檔案體驗樂趣,歡迎對臺灣鹽業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撥冗蒞館觀賞。
節目 臺灣省政資料館主題陳列特展
座標 經度120.686329緯度23.955787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正路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archives.gov.tw/MenuList.aspx?cnid=103598 說明 包括「姊妹州文物陳列室」、「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及「FUN檔案體驗展示室」等主題陳列特展,歡迎參觀。洽詢電話:2350530轉1626。
姊妹州文物陳列室
本陳列室於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建置完成,展示與臺灣省政府締結姐妹州之各項文物及締盟資料。展現我中華民國人民愛好和平,崇尚自由民主,與世界各民主國家人民友好交誼的民族特色往來的成果。
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
收集臺灣歷史文物資料,以圖片、模型、圖表、器物、多媒體表現,配合文字,序時陳列展示。使參觀來賓了解歷代開發建設臺灣的艱辛歷程,讓國人能更珍愛這片大地。
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
介紹先民開發臺灣的重要史實,精製臺灣地區10處國定古蹟:基隆二沙灣砲台、淡水紅毛城、彰化孔廟、金廣福公館、祀典武廟、鹿港龍山寺、臺南孔子廟、赤嵌樓、億載金城、澎湖天后宮等十座古蹟模型,陳述其創建年代、歷史意義及特色等資料,讓來賓了解臺灣的歷史及傳統建築特色。
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
本陳列室以歷任省府主席、省長主持省政為經,建設績效為緯。展現從民國34年10月25日至107年7月1日期間,推動省政建設,促成臺灣社會進步的成就。讓前來觀賞的來賓,對臺灣省政發展歷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
回首建設臺灣這片土地的年代,從政治制度、社會福利、經濟財政、交通運輸、教育文化等面向,省府團隊曾經投入心力參與各項政策的推動。本展示室透過六大建設內容,讓參訪民眾進入歷史長河中,回顧重要的建設發展歷程與成果,珍惜現有的資源,打造屬於每個人引以為傲的臺灣經驗。
FUN檔案體驗展示室
本展以「檔案生命週期」為主軸,經由8單元連結檔案的世界與多元價值,循著檔案專業分類的類-綱-目層級數碼,由檔案代言人阿凱將帶領參觀者展開檔案印象之旅,次第揭開各階段歷程,並以「便捷開放應用」為意象,結合「體驗檔案專業」現場,見證檔案專業的細膩,是國內首次以認識檔案為主題的展覽;展場空間更以檔案的英文「ARCHIVES」立體化鋪設,讓觀展的每個步伐與思緒隨之雀躍,也從中細細發掘檔案的保存價值。
節目 館藏日治時期商標圖案小故事特展
座標 經度120.700722緯度23.937010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12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whistorica 說明 本次展覽從本館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蒐集「商標」主題加以整理分類,除展出每一件商標的樣貌外,並闡述臺灣商標的緣起沿革及背後的小故事。本展分為3大展示單元:「商標概念」以適用於臺灣的第一部「商標法」為開場,強化民眾商標意識;「商標與生活」則蒐羅與民眾生活習習相關的商標,如飲食(米、茶、酒、糖、魚鬆、糕餅菓子)、用品(布、皮箱、爆竹、竹紙、銀紙、藥、線香、酒精、煙草)、商品標貼(包裝用品、定價票、封證、證明標章、證票)等,讓民眾欣賞商標之美,提升民眾商標知識;而「商品宣傳活動」則有各式廣告看板、霓虹燈招牌、臺灣博覽會及品評競技會等商品宣傳,讓民眾回味過去的生活氛圍。
開幕典禮:2024年9月12日(四)下午2時
開幕地點:文物大樓2樓大廳
節目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0.700722緯度23.937010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th.gov.tw/new_index/index.php 說明 史蹟大樓一樓/
1.臺灣地形圖模型
2.史前遺址、平埔族、原住民族展示室
臺灣自明朝末年,開始有大量文獻記載,在此之前都屬史前時期,據考古學家研究,在距今約5萬年至1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就開始有了人類活動的跡象。史前遺址從舊石器、新石器到金屬器時代,處處有先民活動遺址,為讓觀眾如臨現場,特別製作相關模型與圖表,以一窺臺灣人生命歷史的長河。
史蹟大樓二樓/
臺灣島因位於海洋樞紐,在17世紀開啟了東、西方不同勢力的進駐,而與本島原住民互相激盪出璀燦的海洋文化。本樓層分為「荷西、鄭氏時期展示室」、「清領時期展示室」及「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示室」。
1.荷西、鄭氏治臺時期展示室
2.清領臺時期展示室
3.臺灣原住民族與二二八展示室
史蹟大樓三樓/
1.日本及光復後時期展示室
2.臺灣歷史重要人物事件展示室
3.國定古蹟模型展示區
節目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物大樓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0.700722緯度23.937010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th.gov.tw/ 說明 一樓/館史室(採預約開放)
呈現本館各項重要業務興革之梗概以及組織與功能之遞嬗變異。展區分為:1.館史室總說明、2.組織沿革與辦公室搬遷新建、3.採集文獻、4.整理文獻、5.編纂文獻、6.推廣文獻、7.文獻人、8.文獻事、9.未來展望。
二樓/第二展示室-臺灣的民俗特色
呈現漢民族農村特色及原住民族刀耕火種景象,並以實物、情境營造臺灣先民墾殖樣貌。展區分為:1. 臺灣民俗源流、2. 農村曲、3.漁村即景、4. 高山青。
二樓/主題展區
依主題規劃展示,目前主題為「兒時記憶」,展出懷舊童玩及昔時器物等。
二樓/第三展示室-日常生活起居、聚落與建築、風水與格局(厭勝與辟邪)
重現臺灣早期常民生活起居場景,並展示建築與聚落模型、厭勝與辟邪文物,傳達傳統生活意境。展區分為:1. 神明廳(公媽廳)、2. 書房與帳房、3. 大廳(客廳或花廳)、4. 寢室、5. 廚房、6. 活化文物、7. 建築與聚落、8. 風水與格局。
二樓/第四展示室-臺灣民間工藝文化
展示臺灣傳統民間工藝器物,藉由各類器物之美,傳達臺灣民間工藝精湛技藝與意涵。展區分為「臺灣民間工藝與器物」及「臺灣原住民族工藝與器物」。
三樓/第五展示室-臺灣原住民祭典及臺灣民間信仰、祭儀、藝能、戲曲
融合情境、模型場景展示,營造廟埕、廟會廣場、陣頭的熱鬧氛圍,並介紹臺灣民間信仰諸神、藝能、戲曲音樂等多元風貌。展區分為:1.原住民祭典、2.醮祭、3.臺灣的廟、4.出巡陣頭、5.民間信仰諸神、6.祀神用具、7. 民間戲曲音樂。
三樓/第六展示室-生命的過程及民俗的過去、現在、未來
生之喜悅到死之慎終,提供各階段象徵性傳統文物,使參觀者對生、老、病、死各種生命禮俗的文化脈絡,有深刻的認識及感懷。展區分為:1.出生、2.結婚、3.疾病醫療、4.慎終追遠、5.祖德流芳、6.歲時節慶、7.從過去到未來。
節目 南島織影-館藏原住民族衣飾文物特展
座標 經度120.700722緯度23.937010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5/04
網址 https://www.th.gov.tw/ 說明 衣飾是原住民族物質文化傳承的重要項目,無論是擷取材料、製作技藝、圖騰紋飾等面向,皆能反映族群所處的山海特性與天賦美感。「南島織影-館藏原住民族衣飾文物特展」便是運用館藏之臺灣原住民族原織文物進行策畫,展覽軸線分為二大主題,分別為:「衣飾文化的轉譯與融合」,從傳統南島民族的方衣系統到族群交流的漢式大襟衫,再至各族群特有織布技藝與圖騰文化,以及外來材質的交流與融合,所創造出獨特與多元的文化與美學風格。「山海恩澤的孕育與傳藝」則是呈現原住民族從山林、海洋中汲取獸皮、植物纖維、貝類等自然資源,製作各種質地的衣飾;另外也有來自海上的交易,取得本地未產的材料,諸如瑪瑙、琉璃珠、金、銀等,成為衣飾上的構件。透過展覽的呈現,讓我們能在這些珍貴的文物中,發掘箇中所含藏的創造力、想像力與社會文化意義。
節目 熱門書展&新進童書展(114年1月)
座標 經度120.694397緯度23.94951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華路 123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說明 熱門書展/圖書館一樓門廳、三樓書庫
本展每月規劃精選主題圖書展出
新進童書展/圖書館兒童室
展出每月進館優良童書
歡迎到館閱覽,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節目 梯間智慧--「好書精選」海報展
座標 經度120.694397緯度23.94951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華路 123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展出內容:「好書精選」主題相關海報。
節目 梯間智慧--「閱讀主題」海報展
座標 經度120.694397緯度23.94951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華路 123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展出內容:「閱讀」主題相關海報。
節目 熱門書展&新進童書展(114年2月)
座標 經度120.694397緯度23.949518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華路 123 號
展出日期 2025/02/01 - 2025/02/28
說明 熱門書展/圖書館一樓門廳、三樓書庫
本展每月規劃精選主題圖書展出
新進童書展/圖書館兒童室
展出每月進館優良童書
歡迎到館閱覽,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節目 蛇來運轉-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會員聯展
座標 經度120.6774812緯度23.9179739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環山路95巷26號
展出日期 2025/01/11 - 2025/03/04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會員舉辦「蛇來運轉」以蛇年為主題的工藝美術展覽,本次展覽匯聚了南投縣多位才華橫溢的美術藝術家、工藝家、文物收藏家,他們皆是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的會員,透過藝術創作來探索蛇在自然界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及象徵意義。
蛇自古以來便是許多文化中的重要象徵,代表著多樣的意義,如智慧、變化、再生和神秘。透過本次展覽,讓參觀者藉由年度生肖主題深入了解「蛇」的另一面。「蛇來運轉—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會員聯展」匯聚會員自己的創作作品或精心蒐藏的工藝品、藝術品及收藏品,透過展出,呈現藝術之美。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每年皆於農曆春節期間舉辦「生肖主題特展」,從雞年開始已經邁入第九年,徵件作品以學會顧問、會員、榮譽會員之個人創作作品或收藏典藏品為主。期望以其學會在文化資產的保存盡最大的努力外,結合特定主題展出,讓會員的作品有展示的機會,更能讓民眾感受年節氣氛,並啟發對每年生肖的關注,強化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由於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組織成員多樣且豐富的之工藝美術多元藝術為基礎,每年的生肖特展都會引發民眾前往欣賞觀展的意願,無形中潛移默化,促進民眾的生活美學並促進在地多元藝文特色之發展。歡迎您一起來共襄盛舉,閤家共同前往觀賞「蛇來運轉—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會員聯展」。
開幕式:114年1月11日(六)上午11:00
節目 譯.介.人生──林水福文學展
座標 經度120.691332緯度23.902789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66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23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此展覽為林教授翻譯生涯的縮影,呈現他如何透過翻譯成為中日文化對話的橋樑。他精確而細膩地保留作品的文化細節,促進兩國文學理解與交流,從《源氏物語》至村上春樹,跨越古今,深化文學價值,激發讀者探索異文化精髓,推動臺日文壇對話共鳴,豐富台灣文學視野。
節目 114年1-2月份「第48屆金鼎獎得獎書」書展
座標 經度120.691332緯度23.9027891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路66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2/08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為推廣第48屆金鼎獎得獎書籍,提供閱讀有益的書籍,並倡導閱讀風氣,鼓勵讀者閱讀入圍得獎好書,支持優質臺灣原創出版品。
本書展從圖書類「文學圖書獎」、「非文學圖書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圖書編輯獎」、「圖書插畫獎」、「圖書翻譯獎」、「圖書獎」及政府出版品類「文學圖書獎」等八大領域著眼,期能提供讀者奮發精進、創新超越的閱讀知識,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文化局圖書館特別展出「第48屆金鼎獎得獎書籍」,包括:「濃霧特報」、「樹的憂鬱」及「劫後書」、「街頭劇場」等相關主題書籍。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洽詢電話:049-2221619轉101陳小姐。
節目 竹藝博物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展區介紹:
一、經典作品區,陳列竹編吳聖宗先生、黃塗山先生、李榮烈先生的竹編作品。還有結合竹材與其他媒材的創作,如黃麗淑女士的竹、漆結合;竹雕方面則有陳銘堂的「四勿」,葉基祥的「步步高升」,葉大川的「惜福」,林裕允的「蝴蝶蘭」等,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
二、農漁獵用具區,我國向來以農立國,先民早期生活以農業為主,人民所須之農業用具頗多,耕作時犁田所使用牛擔、牛嘴套、刈耙、畚箕、斗笠、龜甲笠等,採收茶葉之竹簍,烘茶籠,大都為竹器具,尤其以竹編居多。此外捕魚也是農業社會一種營生方式,本區同時展出魚筌﹝哥仔﹞、魚苗簍、蝦籠、水蛙籠、魚籗、捕魚用竹筏皆用竹材製成,包括救生筒也是採用竹筒製成的。
三、竹雕區,竹雕依雕刻技法分為陰雕、陽雕、浮雕、透雕及立雕。本區展示竹雕用具與竹雕名家作品,如顏鄭森、施惠閔、盧士珍等藝術創作。
四、竹編區,竹編創作竹材以桂竹、刺竹居多,孟宗竹、麻竹次之,程序是—選材、劈成竹條、竹片、編織、細部修飾、上色塗裝等五個步驟。本區展出邱錦緞、葉寶蓮、黃如窗、林秀鳳、李弘偉等精緻竹編作品。
五、現代竹工藝區,現代竹工藝品除具實用性外,外表美觀也是設計的重點,展區內陳列吳美菊、吳柳燕等竹編提包其質感與價值,非LV皮包可媲美,另彭雅玲的蘭花漆杯及林建成的舞影燈飾均具現代美感及藝術風格。
六、嫁娶節慶、竹屋建築展示區,展出內容包括嫁娶、節慶用具,竹筏、竹橋等竹製交通工具,竹建築屋內則陳列早期台灣廚房、書房、客廳、臥房等竹製家具。
七影音資源及互動體驗區,本區多媒體影音播放竹藝相關影片,竹樂器、竹琴與「知足常樂」等互動設施,提供民眾體驗。
節目 2024南投縣玉山美術獎得獎作品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15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南投縣玉山美術獎分徵件及貢獻獎,今年貢獻獎得主為王英信老師。徵件展對象為具中華民國國籍,年滿18歲以上之藝術工作者,徵選類別,分為油畫、水墨膠彩、水彩、書法篆刻、攝影及工藝類。收件期間7月辦理初選;9月初辦理決選,共收658件作品,入選作品186件;美術獎各類參選作品在促進本縣藝術文化特色,並帶動本縣藝文邁向全國化乃至國際化,引導全國人士體驗南投文化,期透過活動鼓勵美術創作,倡導藝文風氣推展全民美育,提升藝術創作水準。
節目 竹藝博物館2024竹藝產品開發競賽得獎作品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4/29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所舉辦之竹藝產品開發競賽是每年度的盛事,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竹藝創作者的心血結晶,經由評審從創作技法、創意特色、整體美學、經濟效益等4大面向進行縝密的綜合評比,進而評選出首獎、優選、佳作及入選等各類獎項。透過該競賽之舉辦,期能發揚竹藝現代美學及生活藝術化價值,將傳統竹藝技法賦予現代創意設計元素,吸引更多人才投注研發創新,激盪竹藝產業永續發展。
本年度參賽作品共計87件,由文化局聘請竹藝、設計學界專家及優秀創作者共同評選,評審結果:首獎1名由陳盈池先生作品「允竹方寸之境」榮獲,優選2名由陳淑媛小姐作品「和韻」、石素鈴小姐作品「迴」獲得,佳作3名由李文忠先生作品「方形茶籠」、張國清、吳文亮、賴志廣先生共同創作作品「行之包」、張棋綾小姐作品「星羅棋布」分別獲選,其他入選作品共計57件。
節目 南投縣陶藝學會聯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5/02/12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南投縣陶藝學會於1995年成立,秉持著「復興南投陶、再創南投陶藝新生」的目標不斷努力著積極投入研究與開發,每年定期辦理會員聯展,同時辦理觀念與技術交流研習活動,在創會理事長林清河先生及歷屆理事長帶領下,全體理監事暨會員共同努力同心協力,除常態性會員聯展外,亦致力於社會、學校教育推廣,工藝校園扎根成果收穫滿滿。
開幕式:1月19日(日)11:00
節目 全秀玲油畫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5/02/12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作品中娓娓道來的高山巍峨與潺潺流水,生動地傳遞出對故鄉的思念與熱愛,畫作不僅是視覺的饗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旅行,透過此次展覽能與藝文愛好者共同學習、彼此啟發,藝術不僅是創作的過程,更是分享與交流的過程,希望這次展覽能成為一個藝術交流的平台,讓每一位參與者在此找到共鳴,首展無疑是藝術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心靈的一次綻放,讓我們共同期待在每幅栩栩如生的畫作面前,感受到那份濃厚的故鄉情懷與藝術的無窮魅力,一同在她的繪畫世界中再創輝煌,啟航新的藝術旅程。
開幕式:1月18日(六)14:30
節目 塵外游-謝榮恩書畫篆刻展
座標 經度120.681559緯度23.90822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建國路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5/02/12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謝榮恩教授近年來在文人書、畫、印領域的創作成果,精選書法、繪畫作品約百幅,篆刻作品八十方及文房長物游藝之作,並特別展出自書珍藏、難得一見的六尺高,22條屏書法聯作,與喜愛文藝的廣大民眾分享。各項藝術的表現皆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呈現自我獨特的審美觀,出入古典而不泥於古,苦心孤詣的創作菁華,並希望能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
藝術家見面會暨導覽:1月18日(六)15:00。歡迎各界蒞臨文萃,並加指教。
節目 2025山之城畫會聯展
座標 經度120.6846092緯度23.9095346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彰南路二段6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4 - 2025/02/12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本次展出人員有蕭茹炏、姚淑芬、林金田、廖述麟、陳青宏、陳明弘、簡俊淦、王亮欽、陳聖政、蕭焜隆(東宜)、張滎芝、白慧怡、洪春成、鄭麗娟、周意耘、曾麗絹、曾清吉、蕭鳳英、江志正、詹珮琪、陳宥淇等人。大多為美術老師及專業畫家。每人皆聯展、個展多次。
山之城畫會成立於1985年,至今已經40年,當時草創的畫家大多為美術老師及專業畫家。每位畫家表現風格也各具特色,且也印證了南投畫壇老、中、青三代發展的軌跡,更證明了南投畫家展現個人追求藝術的毅力、決心和能力。會員平時致力於藝術創作,創作類別有水墨、油畫、水彩、膠彩、現代藝術等,極力推廣南投縣的藝文發展,扎根地方美術教育,於每年定期舉辦會員聯展活動,以推廣南投美術教育,提昇藝術欣賞風氣。
展出期間誠摯邀請大家蒞臨欣賞及分享。
節目 「溫馨歡樂南投城」光環境主題展
座標 經度120.685073緯度23.908066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彰南路二段6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0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歲末迎春,南投縣政府文化局首創打造「溫馨歡樂南投城」,以光影藝術點亮南投的冬日夜空,讓節慶氣氛溫暖每個角落。今年活動特別結合歷史建築場域,包括南投稅務出張所與武德殿,透過創意光雕與光環境的融合,為民眾帶來一場文化與科技交織的視覺饗宴。
活動主場區設於文化園區廣場、圓環及仁壽公園,在圓環打造8米高的「歡樂之光」,結合光影與迷人燈光色彩及光散發的溫度來溫暖每位縣民的心,氣勢恢宏成為現場最吸睛的焦點。並結合浪漫星光等特色燈光區域,營造出熱鬧溫馨的節慶氛圍。
節目 113年度陶藝系列活動-「龍年好運龍總來」陶藝主題展
座標 經度120.685073緯度23.9080665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彰南路二段6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23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本次展覽由南投在地陶藝工作者展出各式花器、茶器具、燈器、捏塑等多件作品,由南投縣陶藝學會邱世章理事長與39位老中青輩代表性陶藝家:陳瓊茹、張永裕、張舒嵎、陳維銓、許譯允、蔡明男、黃湄湄、王淑珠、王思萍、汪淑華、李信穎、劉孟函、陳武宏、蕭喜芬、洪佳秀、陳雄鎮、林冠瑩、鄭滿彩、王子維、王雅品、林伯翰、游麗君、謝玲子、戴裕峰、蔡素緞、郭琦、張榮、陳維安、張敏浩、張芯晨、張萍鳳、林仙地、黃美梅、高森、莊佩山、林秀慧、陳炫亨、詹益鋒、廖雯玉展出多件精美的陶藝作品。透過展覽活動,不僅深化南投陶的文化形象,也讓其特色更廣泛地融入大眾的生活與記憶,為推廣在地文化再添亮點。
節目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5/18
售票 全票+200;團體(10人以上)優待票+100
網址 https://lihi1.com/a4Jb3 說明 在生活中常見大字題寫於匾額、紙本,甚至刻於堅硬的岩面之上,這類書法文字一般被稱之為「榜書」。書寫大字除了考驗執筆者對文字結構、經營位置的掌握,以及運筆的流暢之外,實則首要重視「正心」二字。明代費瀛《大書長語》:「大書筆筆從心畫出,必端人雅士,胸次光瑩,膽壯氣完,肆筆而書,自然莊重溫雅,為世所珍。」因此大字書法珍貴之處,在於以文字之美體現了書寫者的品性與胸襟。
「德」字作為本次特展的核心精神所在,含括了個人的人格及氣度表現。中華傳統文化中「道德」代表個人的品行、修養、節操,「福德」為生活之善果、福報、喜慶祝福,「功德」指功業德行的積累、成就,在展覽中以「品格涵養」、「生命祝願」、「功業成就」三個單元分別呈現。「德」字又通「得」也。展題「德大字在」取自佛教經文中「得大自在」之諧音,亦有儒家「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之蘊義,透過大字書法藝術的展出,祝願有君子之德性,心安自在之意涵。
節目 穿越水沙連--埔里地政檔案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6/30
網址 https://am11.archives.gov.tw/Event/EventDetail.aspx?cnid=5&p=667 說明 地政檔案不僅見證了常民生活,更是國家制度演變的重要元素。水沙連地區的土地開發歷程源遠流長,埔里地政事務所保存了近二甲子的珍貴地政資料,蘊含豐富的族群文化與歷史軌跡。從日治時期以來,埔里、魚池、國姓、仁愛的地籍資料,包括土地申告書、土地登記簿、土地臺帳、出見簿等,展覽還包含本所921震災後重建情形,構成區域歷史的珍貴見證。本次展覽設計多元互動內容,邀請參訪者親身體驗與探索這段歷史文化傳承。
節目 拉丁美洲與埔里地方學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restbb/?locale=zh_TW 說明 書展:拉丁美洲與埔里地方學開跑啦!策展人與書店精心準備許多魔幻有特色的書籍讓大家認識!快來花點時間來看書吧!
拉丁美洲是寶島臺灣最多邦交國的所在地,讓大家了解在遙遠彼端的拉丁美洲眾多國家的過去、現在、未來,在樂觀開朗的風情下,細細品味美麗與哀愁。埔里,這個美麗的山城,從過去的歷史發展到現在,何嘗不也經歷了一些美麗與哀愁呢?
節目 《埔里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聯合詩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展出日期 2025/01/04 - 2025/03/02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dazaoart/ 說明 策展人:余鎮綸(是紐西蘭鳳興書院華語講師,是伊諾廚房大廚,是空靈鼓團鼓手,還有很多身份......)
關於這一檔展覽,起源是
聶魯達,拉丁美洲的文學家、政治家,是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作品以情詩聞名,讀過他的作品,不禁讓人好奇為何有如此多的詞藻與情感?縱觀整個拉丁美洲詩的發展,過去年代的拉美作家生長在外憂內患的時代裡,你會發現許多深邃的美麗與命運的哀愁。
策展人為致敬聶魯達,以其經典作品《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參照其名稱,以《給埔里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為題,策畫一場用寫愛跟生活的角度來歌詠埔里這塊土地的人事物與時間的影像有聲詩展,並邀請埔里各行業居民以及暨大師生共同創作,並將最後一首詩作譜以樂音成歌。
邀請您前來觀展。
開幕茶會時間:114年1月4日 14:00-15:00
茶會流程:
13:45:14:00 活動報到
14:00-14:10 來賓致詞
14:10-14:25 創作者演出
14:25-14:40 下午茶時間
14:40-15:00 詩展導覽
節目 與覺同行——佛教藝術中的神奇寶貝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
展出日期 2025/01/31 - 2025/08/31
售票 全票+200;團體(10人以上)+100
網址 https://lihi1.com/jabwG 說明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於2025年開春舉辦年度特展,讓木雕分館的代表人物——善財童子「小善」——在悠遠的佛教藝術發展中,讀到動物朋友們各種象徵故事與隱喻,與您一起發現自己的心緒。
本次展覽精選了與動物有關的佛教藝術文物:禪宗重要的典故《十牛圖頌》為我們的念想勾勒出輪廓,指引思路的方向。
從印度流傳而來的本生故事裡,佛陀過去曾以不同動物的樣貌出現,為眾生演示寓意與智慧;平常我們去寺廟裡所見到的菩薩像與羅漢像,經常也會見到有動物隨侍相伴,您是否會好奇他們是誰?為什麼會待在菩薩與羅漢的身邊呢?而更多變化形象的動物與尊像,究竟是來自哪些傳統文化?
在這次的展覽裡,或許都能讓您有新的體會,讓我們展開解惑之旅.與覺同行。
節目 德大字在:館藏榜書藝術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8號
展出日期 2024/07/27 - 2025/05/18
售票 全票 200元;團體(10人以上)優待票 100元
網址 https://lihi1.com/a4Jb3
節目 《關於邵族 靜態展》
座標 經度120.9306649緯度23.9511431
地址 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3972986060 說明 以「移動的Lalu」為始,引領進邵族代代集體記憶,守護文化不被淹沒。邵族人相信,最高祖靈居住在Lalu(拉魯)的大茄冬樹下,而負責邵族祭儀的Shinshii(女祭司)在正式學巫之前,都必須在農曆3月初的播種祭期間前往Lalu(拉魯)求得最高祖靈的認可顯兆,才可獲得擔任女祭司的最終資格。
Lalu(拉魯)是邵族精神文明、信仰、神話、祭儀、傳統組織之文化總集,有豐富的多義性。
節目 2025竹山竹藝燈會-花開蛇舞.魅力傳承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5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HENTUNGMU 說明 2025竹山竹藝燈會2024年12月31日開幕,展期持續至2025年2月15日,燈區設置於竹山菸葉館、連興宮及母愛公園。燈區有:菸葉館-主燈區「竹耀竹山」、連興宮「蛇來運轉」、母愛公園「金玉滿堂」、三坪院「璀璨星空」、入口意象「蛇運亨通」、橫街「財源廣進」、雲林路「福蛇報喜」、竹山路「流光溢彩」、下橫街「諸事圓滿」、祖獅街「心花朵朵開」、台三線邊坡「浪漫台三線」、五個端點路口「五福臨門」、十字路口「幸福花園、年年有餘」
主燈介紹:
竹藝向來為竹山燈會最大特色,2025年歲次生肖為蛇,本次特邀竹藝大師林建成及許銘珊藝師,師徒合力共創蛇年主燈「蛇舞豐年」,由紫南宮的贊助。
相傳蛇是土地公的護將,在竹山紫南宮亦有「雙蛇護廟」的故事。舞動的雙蛇彷彿跳著祈福舞蹈,守護山城居民安居樂業,開出朵朵錢幣花,迎接大發豐收的來年。
此次以獨特的「竹管斜切片交織技法」融入主體蛇形,呈現出蛇鱗的視覺感受。於山形分割出的幾何面之間,透過多種竹材料的組合排列,映出竹山特色的茶園、竹林及花園城市意象,其中點綴的錢幣花則運用竹編技法成形,整體作品展現竹材應用的多元樣貌。
祈福燈牆
這是一處充滿溫暖與希望的燈光藝術裝置,每一盞燈籠都蘊含著不同的祝福語。每當按下按鈕,燈籠點亮的瞬間,便是祝福降臨的時刻,希望每一位來到竹山賞燈的遊客,都能夠在這裡獲得一份專屬於自己的祝福,將燈會的美好回憶與來年的好運一同帶回家。
燈會期間每週五、六、日及大年初一至初五的晚間,菸葉館將有精彩的表演活動,並設有攤商美食餐車,讓大家感受竹山夜晚的迷人風采;在欣賞表演的同時,民眾可下載竹山鎮公所APP,掃描燈座旁設置的QR Code,點數集滿後,至燈會服務台兌換宣導品,有深受喜愛的竹提燈、竹保溫瓶、竹山特色毛巾、紫南宮錢母銀幣、竹藝燈會歡樂券,以及錢母套幣摸彩券等,數量有限,換完為止。竹山鎮公所誠摯邀請各地民眾參加2025竹山竹藝燈會暨跨年晚會,讓我們一起迎接嶄新的一年,感受竹山的美好與活力!
節目 114年1月主題書展「美食饗宴」
座標 經度120.6749408緯度23.7569747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大勇路 26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網址 https://www.hsinrong.org/ 說明 歡迎借閱。活動洽詢:049-2637666。
節目 「水痕水佷」桃芝颱風特展
座標 經度120.710611緯度23.794722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5/31
售票 全票+50;團體票(20人以上)+30;優待票+30;6 歲以上,未滿 12 歲兒童+25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park_cfpp/ 說明 桃芝颱風-這個發生在23年前的災害,兩百多條人命與44億農業損失只剩下寥寥幾行的文字記錄,漸漸地被民眾所淡忘了,尤其在近十幾年幾乎沒有嚴重的颱風事件的現在。本展希望藉由各種當時的影像與災民的口述歷史,讓從未經歷過這場災害的國人了解住在這個地震島嶼上的另一種宿命。
「水痕水佷」桃芝颱風特展於113年6月1日起開展至114年5月31日,6/20將進行開幕活動,歡迎大家共襄盛舉,活動期間導覽及劇場將暫停,造成不便請見諒。
活動流程
09:30 媒體、貴賓報到
10:00 表演活動—竹山鎮富州社區發展協會竹鼓班
10:10 貴賓介紹
10:1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焦傳金致詞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副主任 林李耀致詞
木屐寮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長 賴進益致詞
10:2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展人 鍾令和博士
10:35 開幕式合影
10:40 特展導覽
節目 地質科學廳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0.710611緯度23.794722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50;團體票(20人以上)+30;優待票+30;6 歲以上,未滿 12 歲兒童+25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park_cfpp/ 說明 地質科學廳為常設展區,利用3個展示區呈現地質科學教育的各種主題。第一區域以921地震為主軸,介紹斷層活動及研究過程,再透過互動教具演示,了解臺灣誕生的原因。第二區域介紹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及砂箱實驗,臺灣原是海底的沉積物,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逐步抬升成擁有許多高山的海島,學者們想了解臺灣的造山運動,因此以砂箱模擬形成的過程,從中了解板塊運動與斷層的關係。本廳擁有豐富多元的科學教育資訊,使人們能以宏觀的角度體會地質的奧秘,並省思人類的定位與作為。
此外,本區亦展示園區的吉祥物-中華穿山甲。穿山甲在世界上已是瀕臨絕種的生物,為了提倡保育活動,本區介紹穿山甲的生態習性,並展示標本及動物園的生態影片,讓大家更加了解穿山甲與保育的重要性。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聯絡電話:049-2623108
節目 斷層槽溝保存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0.710611緯度23.794722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50;團體票(20人以上)+30;優待票+30;6 歲以上,未滿 12 歲兒童+25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park_cfpp/ 說明 921地震是近年來對臺灣造成嚴重災害的地震之一,發生在民國88年9月21日,故稱為921地震,其震央位於集集鎮,因此又稱為集集地震。引起這場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車籠埔斷層的再次錯動,因此為了瞭解斷層過往的錯動紀錄,地質學者開始進行相關研究。
槽溝是研究古地震紀錄最直接的方式,過去活動造成的地質現象都有可能在地層間保留下來,竹山槽溝因留存較完整的古地震紀錄而被保留下來。
斷層槽溝保存館是半圓球型的特殊建築,外觀如同小巨蛋,此特色來以於「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主要功能在於維護科學研究的現場及展示珍貴的車籠埔斷層槽溝,進入保存館行走於館內設置的空橋,近距離的觀賞斷層剖面,可讓參觀民眾體會到大自然龐大的力量,並重新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處共存。
斷層槽溝保存館於112年9月1日至113年8月2日進行整修作業,並重建參觀平台,新平台提供更寬敞的參觀場域,讓觀眾可以更親近槽溝中的地質現象,藉由觀察斷層剖面真實呈顯地震所產生的地層破壞,了解台灣不可避免的地震宿命。
槽溝光雕影片
此影片是將學者的研究資料,以動畫的方式在現場呈現。透過影片展示,能更加瞭解車籠埔斷層過往錯動時,在竹山一帶造成的影響。
節目 電磁視界2.0:消失的科學家
座標 經度120.710611緯度23.794722
地址 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50;團體票(20人以上)+30;優待票+30;6 歲以上,未滿 12 歲兒童+25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 說明 園區與台灣電力公司策劃一座結合電磁科學教育的璀璨電塔,搭配「電磁視界」特展開幕,在2017年平安夜開始帶大家一探電與磁的奧妙!
為何在以地震、地質為主題的園區要舉辦電學的特展呢?主要原因就來自於入口處的高壓電塔,過往大眾對於高壓電塔都認為是極度危險的設施,不只是高壓電,電磁波更是高得嚇人,因此許多遊客在入口看見高壓電塔後就害怕不想入場參觀。但是,高壓電塔的電磁波真的如此危險嗎?
本特展就是以電與電磁波為主軸,介紹生活用電與電磁波介紹,透過85個電磁波監測站,實際量測並視覺化展示園區內實際運作的超高壓電塔的電力電磁波,讓民眾可以親眼看到電磁波的強弱,同時在室內外提供許多互動展品,可以在玩樂中認識電力、電磁與能源的科學知識。
「電磁視界2.0:消失的科學家」於2023年1月1日開放參觀,本次特展注重電與磁的科普傳播,2.0更新版建立於舊版基礎上,以神秘電磁場與原子意象作為入口設計。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聯絡電話:049-2623108
節目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
座標 經度120.69095緯度23.9797002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展出日期 2024/09/28 - 2025/06/29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CRI 說明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透過永續工藝的視角,審視與自然的聯繫關係。以一種慢而有意識的生活美學,將工藝融合生存、生活、生命的三生共榮,讓每件作品體現對自然循環、材料及傳統技藝的尊重,展示當今快節奏下的另一種生活態度。
以悠然自得的生活節奏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慢悠.自然」為核心理念,感受作品與環境之間互動的「活工藝」,並展現藝師精湛的「工藝活」。
"Slow Living, Embracing Nature-Living Craft Exhibition" explor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ustainability and nature through the lens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This exhibition embraces a slow, mindful approach to life, where craft is intertwined with existence, daily living, and the essence of being. Each piece reflects a deep respect for nature's cycles, the materials used, and the time-honored techniques of artisans,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way of life amidst today's fast-paced world.
Centered around the theme of "Slow Living, Naturally," the exhibition celebrates a harmonious lifestyle in sync with nature. It showcases "living craftsmanship," where the works interact with their surroundings, and the "art of craft" that highlights the artisans' mastery.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2025.6.30
展覽時間 | 週二至週日09:00-17:00 (週一、除夕及初一休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生活工藝館1樓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節目 「CraftsWoman女力浪潮-女性工藝時代」書展
座標 經度120.69095緯度23.9797002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展出日期 2024/10/09 - 2025/01/19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CRI 說明 主視覺海報呈現女性職人雕刻身影
玫瑰金色調象徵女性工藝家高韌性、高延展性性質
隨著認真創作而閃閃發亮
延伸至現場可看到金工器具展示
讓讀者能更易想像工藝家工作時之情景
本書展分為三大主題:工藝女力崛起、跨界走向國際、探索工藝足跡
並精選工藝中心女性工藝家藏品
分別展現各種不同風味
歡迎從展示書中細細品嘗各個工藝家創作故事
並從中獲得堅韌之勇氣
兒童書區亦同步展出性別主題相關繪本
歡迎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到館親子閱讀
活動資訊
「女力浪潮-女性工藝時代」書展
日期|113.10.09-114.01.19
地點|工藝資訊館2F主題書區、兒童書區
更多書展資訊|https://ntcrilib.blogspot.com
(主題書區展示書於書展期間不外借,歡迎借閱複本書)
節目 「CraftsWoman女力浪潮-女性工藝時代」書展
座標 經度120.6918567緯度23.9807747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 說明 主視覺海報呈現女性職人雕刻身影
玫瑰金色調象徵女性工藝家高韌性、高延展性性質
隨著認真創作而閃閃發亮
延伸至現場可看到金工器具展示
讓讀者能更易想像工藝家工作時之情景
本書展分為三大主題:工藝女力崛起、跨界走向國際、探索工藝足跡
並精選工藝中心女性工藝家藏品
分別展現各種不同風味
歡迎從展示書中細細品嘗各個工藝家創作故事
並從中獲得堅韌之勇氣
兒童書區亦同步展出性別主題相關繪本
歡迎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到館親子閱讀
節目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
座標 經度120.6918567緯度23.9807747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6/29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 說明 慢悠.自然—生活工藝特展,透過永續工藝的視角,審視與自然的聯繫關係。以一種慢而有意識的生活美學,將工藝融合生存、生活、生命的三生共榮,讓每件作品體現對自然循環、材料及傳統技藝的尊重,展示當今快節奏下的另一種生活態度。
以悠然自得的生活節奏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慢悠.自然」為核心理念,感受作品與環境之間互動的「活工藝」,並展現藝師精湛的「工藝活」。
節目 【工藝70】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
座標 經度120.6918567緯度23.9807747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me/zh-tw/activitysoonlist/7457787 說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日前將生活工藝館四樓打造為兒童專屬工藝空間,融入「顏水龍」相關工藝元素,如馬賽克鑲嵌藝術等,邀請國內木育玩具設計領導品牌PLAYME TOYS玩偶的家及社團法人陪您育兒到樂齡教練協會共同策劃「龍龍好!共融玩聚列車特展」,一個工藝共融共創的兒童小天地。
展覽連結顏水龍元素以及木育概念,扣合顏水龍「生活就是藝術」的信念,他在繪畫、編織與竹製品外,亦透過馬賽克拼貼創作公共藝術。另外,連結近年來學校教育現場推動的木育議題,引導孩子從認識木材、體驗木材到動手玩木頭,透過自然材質與五感體驗,瞭解森林的美好與木共生,啟迪環境意識與永續生活教育。
展場設計以顏水龍乘坐列車踏查臺灣工藝為意象出發,打造系列遊戲區域,由紅色火車頭造型服務台佇立門口區域迎接大小朋友的到來,還有大樹塗鴉工具拍照區、探索閱讀區、寶貝竹籠積木區、木玩闖關區與顏水龍馬賽克專區等多項互動體驗設施,透過遊戲體驗啟發工藝創意,增進親子互動與交流,從遊戲中學習成長,傳遞微笑,提升幸福感,共融共創更多美好回憶。
節目 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座標 經度120.766731緯度23.9859227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3
網址 https://www.yu-hsiu.org/ 說明 1950年出生的盧明德,進行藝術創作超過半個世紀,1980年代初期他於日本筑波大學求學期間,開始進行對於藝術創作媒材與媒體的思考,並開啟他往後40年對不同媒材、跨領域藝術的探討與實驗。盧明德於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前,便常以複合媒材的手法,集結現成物、拼貼、繪畫、書寫於其創作;他在遷居美濃後,作品中的「生態」議題不僅更常出現在其創作中,且作品亦常進駐在他工作室旁的水池、花園與綠地,使人造的「假生態」與真實的生態場域融合為一。
本展覽在戶外園區以盧明德《文化擬態動物》等系列作品,將人工的生物生態並置參雜於自然環境中。一樓除了展出藝術家的早期繪畫與複合媒材作品,更展示一系列《飜案屋》創作與《媒體是一切》霓虹燈系列。二樓主要呈現其大型現地創作《四重奏》,以及《花非花系列》、《墨相知系列》與《植物五色旗》作品。三樓除了立體作品《看不見的風景》,更展現《詩篇系列》以及數件1990年代的繪畫性作品。
盧明德於1980年代提出「媒體是一切」的概念,藉由近乎商品化的標籤,與單一雕塑物件的量製化,將今日媒體被符號化、商品化的現代日常生活之事物,以「複製」的形式,作為他近年創作的主要風格。其中作品中貼紙的運用,所呈現的遊戲性、可複製性特質,將今日流行文化中常見的「媒材」,具象化為可辨識的「媒體」,也形塑了他獨一無二的擬態萬象與生態樂園。
盧明德
1950年生於高雄,盧明德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和跨領域創作概念的主力推手,他過去多年以圖像為符號,進行複合媒材作為繪畫結構的創作,在畫壇上獨樹一格並享有盛名。他在1980年代留學日本期間,主張「一切是媒體,媒體是一切」,此理念突破了過去平面繪畫的定義,以及傳達他對於社會與媒體文化的體悟。他於1985年自日本筑波大學綜合造形研究所學成歸國,將他在日本所接觸到的當代藝術之多樣化形式與跨媒材的可能性,發展出「複合媒體藝術論」之創作理論架構,奠定了他在台灣當代藝術史的地位。盧明德在2011年遷居於高雄美濃,他的創作更多對於生態演化、自然環境保護、雲端社群、多重文化等議題的關注。盧明德的創作主要為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並藉由平面繪畫、錄像空間裝置、雕塑、現成物件、身體表演、劇場形式,甚至結合生態學家、地質學家、科學家等各種協同創作方式,進行跨領域的對話與藝術共創。
節目 113-1期『說』情『畫』意」活動─心得達人縣長獎得獎作品巡迴展
座標 經度120.6802819緯度23.9736845
地址 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一街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8 - 2025/03/04
網址 https://www.nthcc.gov.tw/ 說明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與18度C文化基金會合作辦理「熊愛閱讀」閱讀護照計畫,其中學生以8開圖畫紙作畫並書寫心得的「『說』情『畫』意」活動,係由各校學生完成項目一「閱讀集點趣」活動之基本閱讀冊數門檻後,由各校老師認證資格後方可參加。學生以8開圖畫紙作畫並書寫心得,鼓勵學生藉由閱讀發揮想像力,進而獨立創作,參與圖、文閱讀分享活動,倡導閱讀風氣,增進學生寫作思考能力,歡迎大家一起到圖書館欣賞獲獎學生的創作心得!
113-1期「熊愛閱讀」縣長獎選出心得達人共計36位,歡迎大家一起到圖書館欣賞獲獎學生的創作心得!
節目 文化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升級計畫:「里山倡藝」集集國中師生綠工藝特展
座標 經度120.8014341緯度23.829463
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展出日期 2025/01/11 - 2025/02/16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BRICEC 說明 「里山倡藝」集集國中師生綠工藝特展,是由集集國中陳惠珊老師帶領,將美感教育與環境教育相結合,開展的「綠美學」課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觀察、探索,發現美,並使用友善環境的媒材創作。
除了展覽近期還有舉辦大家最喜愛的DIY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觀這個美感與永續交織的特展
展覽重點
師生聯合綠工藝創作:陶藝、木藝、植物染、版畫等工藝創作。
親子手作活動:認識工藝技法,親手創作專屬作品。
推廣永續精神:友善環境的創作方式,從美感出發守護地球。
節目 拈花惹草-戴勝益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南投縣鹿谷鄉中正路二段211巷1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門票+100
網址 https://epbooks.com.tw/ep-museum 說明 展覽王品集團創辦人 戴勝益董事長長期學畫的作品。以拈花惹草為題創作。參觀不需要預約,隨時可以入館參觀。無論人數多寡都歡迎預約免費導覽服務。
營業時間:每天9:30-17:00(農曆除夕休館一日)
小提琴現場演奏:假日13:30-15:00
電話:049-2752203
節目 「土壤的記憶-植物繪圖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台東市正氣路316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4/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TTCSEC 說明 「土壤的記憶-植物繪圖展」,開幕式1月4日(星期六)下午2時於臺東桂田喜來登酒店三樓舉行,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與臺東桂田喜來登酒店合辦,展期於114年1月3日起至4月2日止。
本次展覽主題「土壤的記憶」,係由研究臺灣臺東縣主要河川流域周圍土壤所生之植物研究,從北部縱谷區域如新武呂溪(大理石岩盤)、卑南溪(卑南山礫岩)、鹿野溪(礫、砂、泥),至南區海岸區域如達仁溪(硬砂岩)、大武溪(變質砂岩)、知本溪(板岩、砂岩)等。透過細緻的科學繪圖表現技法,除可以準確識別和描述不同植物物種、記錄植物的形態特徵與生長軌跡,亦能觀察植物在不同土壤中如何適應與變化,理解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
這次策展人為植物繪圖指導老師康毓庭表示,2022年臺東航空站「野地博物館」植物繪圖展,廣受外界驚豔與喜愛,尤其獲得美學大師-蔣勳老師自發性粉專貼文的高度肯定與紛絲超過2萬個讚的殊榮,「對於我的新課程挑戰彷彿宛若一劑強心針」,所以在2024接續規畫進行臺東在地主要河域附近的植物研究;土壤不僅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更是生命的記憶,每一層土壤都記錄著過去的環境變化、氣候變遷及生物活動,所以定「土壤的記憶」為展覽主題,創作方法以河川流域實地踏查,透過Google地圖定位,攝影與速寫記錄場域土壤地質、植物姿態與特徵;以科學繪圖技法研究植物生長軌跡(莖、枝、葉、葉脈、花苞、花瓣、果實、種子),以0.1油性代針筆以「點描畫技法」製作作品,展出超精細植物繪圖作品約60件。
「美感的最高境界是良善」是毓庭老師課程核心理念–透過美感設計課程,除了教授美感知識融入生活外,從喚起對社會省思至自身良善之心,於教學中傳遞奉獻、公益的精神,進而引導學生創作作品,讓學生不僅學習美術的技藝,更深受精神的感化,用己之力回饋在地。其因藝術結合公益與致力推廣藝術志工於社區之創新等課程,榮獲110年教育部師鐸獎與第九屆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及112年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
※開幕當日周邊將進行2025國立臺東女中美術班第十一屆藝術結合公益義賣活動,美術班師生作品展演及作品文創商品愛心認購活動。喜愛藝術、熱衷公益的好朋友,歡迎至現場參觀及認購。。這次義賣活動以原作印製超「植」感與「質」感文創商品,有陶瓷吸水杯墊500個及線裝精美手札400本。
王垠校長表示:這次義賣活動,想到京都嵐山火車站掛著一副對聯「一燈照隅,萬燈照國」。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國家的照亮者,都有各自可以照亮的黑暗角落,點亮一盞燈,便有一盞燈的價值。
節目 嘉義火雞肉飯特展:來嘉呷飯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說明 展覽以火雞肉飯為主軸、嘉義市區為範疇,透過外來食材在地化的過程,描繪嘉義地方社會與日常生活的樣貌。
透過不同的主題策展,向民眾闡述關於這座城市的故事。繼「前線的微笑老蕭-蕭萬長人物特展」結束後,緊接著以「來嘉呷飯-嘉義火雞肉飯特展」呈現嘉義市如火雞肉飯般,溫暖、實在的城市內涵。
節目 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拾景
座標 經度121.5198716緯度25.0421407
地址 嘉義市西區廣寧街1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09
說明 林玉山即勤於寫生,畢生累積為數龐大的習作速寫。起初多描繪家鄉田園風景,後因工作移居臺北,加上對旅行的興趣,足跡漸漸遍及全島,隨後更因社會逐漸開放、出國旅行風氣漸興,加上林玉山於畫壇及學術地位深厚,出國展覽講學日增,逐漸踏上世界各地,足跡廣及亞洲、歐美等地。
林玉山曾提到旅行是他的靈感來源。每趟旅行,無論在顛簸的船、汽車或飛機上,皆透過筆墨留下許多寫生紀錄。這些紀錄經歷數十年之積累,逐漸織成了畫家生命中的壯遊圖景。從他的寫生紀錄之中,亦可看出他作畫與構圖的基礎實來自大量勤奮不輟的速寫草稿。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1/23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1/24 - 2025/02/05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2/06 - 2025/02/26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2/27 - 2025/03/19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3/20 - 2025/04/09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5/22 - 2025/06/11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光影巴洛克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嘉義縣全區域
展出日期 2025/06/12 - 2025/06/30
說明 「廣達游於藝光影巴洛克藝術展」,以三大主題呈現巴洛克時期藝術的光影魅力,從展示17世紀歐洲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的「舊交替的關鍵年代」,到探索巴洛克五位大師的光影技法「光影魔術師」,再到強調光影神奇力量的「光影魔力」,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情感張力。
節目 館藏山水畫與書法藝術聯展:淺怡墨畫
座標 經度120.473388緯度23.561461
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7鄰大學路一段16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說明 《淺怡墨畫》聯展匯聚了來自不同地域和背景的優秀藝術家,他們以各自獨特的風格和技巧演繹著山水畫和書法的精髓。
觀眾將深入探索山水畫和書法藝術如何在中國藝術中扮演著獨特而重要的角色。山水畫通常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觀的描繪,通過畫家的筆 觸,將大自然的氣息和生命的意味呈現給觀眾。書法則展現了藝術家獨特的個人風格,每一筆墨都蘊含著作者深邃的情感和堅定的意志,使觀眾能感受到文字背後的文化厚重和精神內涵。
節目 「百尺竿頭 迎繽萬千」基隆設市100年主題特展
座標 經度121.7437065緯度25.1314199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說明 以海天群山為場景,將世界縮影吞吐在眼前的這座城市,在這次的基隆百年特展,透過飲食、信仰、交通、教育、文化與人文六個面向,展演基隆豐富繽紛、氣象萬千的百年面貌。一個門戶城市所開展的廣闊未來,從台灣頭看向世界的基隆百年,從1到100去認識充滿故事與記憶共感的基隆,百年間,這些人事物造就了基隆,我們期待透過這場展覽,帶領大家深入了解基隆的多元風貌與豐富故事。歡迎大家一同來參觀,感受這座城市的百年魅力!
節目 「畫是想出來畫,想是畫出來的」蕭仁徵百歲展
座標 經度121.7437065緯度25.1314199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說明 蕭仁徵的作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畫是想出來畫,想是畫出來的」。此次《蕭仁徵百歲展》展現其彩墨藝術的獨特風格與成就。從早期的學習階段、探索期、風格確立,到他晚年作品的成熟,展示他對不同媒材的探索,體現他在台灣美術史中的貢獻及其作品的多樣性和不斷突破的創作歷程。
節目 基隆百年大事紀步道
座標 經度121.7437065緯度25.1314199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18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說明 雙特展期間在基隆美術館外草皮區,亦設置百年大事紀步道與里程碑魔方裝置,讓大家輕鬆「走讀」基隆的百年歷史,透過每10年為一個節點,讓民眾在走進基隆美術館的同時,也像走進基隆這100年的時光廊道。
節目 《層層堆疊的寧靜》錢泰安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6
說明 藝術家錢泰安以筆名固米克斯活躍於視覺設計與創作領域,為資深3D動畫數位繪景師(Digital Matte Painting),在插畫作品也常見於遊戲、小說封面、漫畫與電影等。即使身處繁忙的動畫產業,他仍於工作之餘保持個人創作的能量。對他而言,創作不僅是一種超越日常工作限制的方式,更是一個實踐自我想法與情感、與自己深入對話的空間。
本次展覽作品以便利貼為畫布,使用多色原子筆、色鉛筆、水彩等工作桌上的文具,創作出一幅幅小型畫作,從日常生活間隙中的靈感累積而成,將等待動畫檔運算的空檔轉化為創作時間,將零碎的靈感片段匯聚成可讀、可感的視覺作品,展現錢泰安老師對生活與自我的深刻察覺。這些畫作有時精確地呈現、有時則隨性塗鴉,每一幅作品都記錄著創作者當下的直覺與情感,承載了藝術創作的初衷和對生活的感悟,建構自我探索和窺探內心世界的方法。這些作品可拆卸、可閱讀、可聚合組織成各種型態,就如同錢老師對生活的回應,從平凡的工具中延展出無限可能,傳遞著情感與靜默的力量。
節目 河海行舟—清明上河圖數位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售票 含主題館及第二特展廳+300
說明 本次數位特展結合故宮「古畫動漫—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與海科館的研究典藏,走入人類自古與河共生共榮的歷史,看見古人智慧與工藝美學的同時,反省今日隨著舟船、漁法技術進步,人們對河海資源的掠奪。另外亦特別邀請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贊助11件中式古船模型展示。透過基金會典藏基隆在地木船工藝達人曾樹銘老師經典作品,講述自古以來各式舟船運載著人們生活的甘苦回憶,流動著各行各業的繁榮盛況。也因百川匯集成河海大洋,人類不停追求自由夢想的海洋精神,得以無所畏懼地跨越艱鉅的波濤洶湧,抵達嚮往的大洋彼方。
節目 設市100意象裝置
座標 經度121.740842緯度25.1310204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忠一路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6
說明 設置基隆100藝術裝置及聖誕樹,以繽紛的燈球結合百年中十全十美的概念,為基隆打造獨一無二的生日聖誕樹,象徵基隆的多元面貌與百年風華,搭配具備巧思的錯視100造型意象,讓這座聖誕樹無論日夜都能閃閃發光,映照基隆的海天色彩,創造繽紛節慶氛圍。
而聖誕樹頂端的星星,將特別在12月24日點亮,當天晚間六點,歡迎民眾一同參與點燈儀式,象徵揭開基隆100歲生日的序幕,並點亮基隆的未來,歡迎基隆市民、遊客於充滿祝福與溫馨的歲末,共襄盛舉共慶基隆100歲生日。
設市100意象裝置亮燈時間:
平日:17:00-21:00
週末、12/24(二)、12/25(三)17:00-23:00、12/31(二)17:00- 00:30
節目 「On Board 從基隆出發航向世界」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四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150;優待票+100
說明 跟著陽明出發,像一座座漂浮的島嶼,閃閃發光。風吹浪打,船渡搖擺,每一艘貨櫃船都有其任務與目的地。
在運與輸的海路上,有這麼一群離家背井的海運工作者在崗位堅守著,選擇離開熟悉的陸路生活,航向無際大海。本展跟著這群海運人,從他們的視角與動線,認識陽光折射浪花,閃閃發亮的海上時光。
節目 (基隆醫院院史藝文走廊)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基隆市信義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31
說明 邀請楊秋娟老師展出水彩畫共15幅。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敬邀您蒞臨參觀∼
地址:基隆市信義區信二路268號
節目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
座標 經度121.5112965緯度25.0486841
地址 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4/12/03 - 2025/05/11
售票 全票:每張100元|半票:每張50元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2025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先生誕辰130週年紀念,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將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策展,從早期知識份子/藝術家的視野下與本館作為博物學關懷的對話下,呈現臺灣差異、多樣性的人文與自然發展,匯集而成今日島嶼之貌,而所擁有的幸福滋味。
本特展將展出陳澄波畫作原件(共8件原件),搭配友達擬真藝屏製作微動畫,以及本館自然史典藏及新採集的標本。從陳澄波的作品如〈北回歸線地標〉、〈農家〉、〈東台灣臨海道路〉、〈濤聲〉、〈玉山積雪〉等油畫畫作破題,結合本館及新採集的魚類、植物等標本,討論與臺灣相遇而影響臺灣的自然現象,如洋流(黑潮)、季風(西南氣流、霧林帶)、氣候區(北回歸線、亞熱帶)等的獨特性,以及這些自然現象和所造成的物種高歧異性,交織而成 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進而孕育出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包含漁業發展及經濟交換等,闡述這塊土地上因這些現象的匯集而擁有的一切。
透過陳澄波的畫作與自然史典藏,讓我們與陳澄波和博物學家一起探索臺灣島嶼自然力,走揣幸福快樂之所在。
節目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特展
座標 經度121.5112965緯度25.0486841
地址 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4/12/03 - 2025/11/02
售票 全票:每張100元|半票:每張50元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修澤蘭於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曾規劃設計舊板橋車站等臺鐵相關建築,與鐵道部有著一定淵源。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臺各地校園規劃與建築,是曾經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中山樓」的建築師,也是在新店山林打造現代新社區「花園新城」的實業家。
展覽以「初到.出道」、「獨樹一格的校園建築」、「大屯火山群中的傳奇建築」、「新店溪畔的理想家園」、「相遇.相惜」、「我與修澤蘭-集體記憶累積的現場」等六大單元,綜覽修澤蘭從求學、1949年到臺灣鐵路局工作設計舊板橋車站,結識具土木結構專長的同僚傅積寬,並成為相互扶持的伴侶,到共同創辦澤群建築師事務所,繼而完成後續各項校園建築,及完成陽明山「中山樓」、新店「花園新城」等代表建築。
節目 傳藝植物園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24鄰五濱路二段2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售票 門票--敬老票+75;門票--縣民票+100;門票--優待票+120;門票--普通票+150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MH/ExhibitionDetail.init.ctr?actId=30014 說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年度大展「傳藝植物園」,以傳統藝術中的植物為主題,呈現植物在生活應用、裝飾圖騰、工藝表現與文化象徵等面向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展期從112年6月1日起至114年2月28日止。
接續前一檔傳藝動物園展覽的陪伴,傳藝植物園展覽則呈現植物帶給我們生活中的豐富色彩,包括食衣住行等生活用品、在傳統工藝與表演藝術中的精湛表現,以及植物所蘊含的象徵寓意與文化信仰等,展現出人與天地、與植物間緊密的關係。透過「生命之樹」、「中高、中低海拔、水岸與海岸植物區」及「花果園區」等展覽單元,還有「香蕉絲服飾」、「樹皮衣」等難得一見的借展品,帶領民眾認識傳藝植物背後的故事。也歡迎大家來到宜蘭傳藝園區並參觀展覽,感受傳統藝術豐沛的生命力、知識內涵與想像。
每一座植物園,都是人與自然關係的展現。許多植物園的空間規劃,再現亙古以來人類社會對於自然秩序的理解和宇宙觀。
在這座傳藝植物園裡,透過「生命之樹」、「中高海拔、中低海拔、水岸與海岸植物區」、「花果園區」、「自造祝福」、「光之植生牆」等五大單元,我們將看到多元且豐富的工藝內涵與文化故事,依隨著臺灣多樣的植物生態共同呈現,這些人文與自然的保有與發展,也象徵臺灣藝術文化生生不息的泉源。
國立歷史博物館參展的2件典藏陶器《交趾陶蓮霧》與《交趾陶柿子》將分期於「花果園區」展示,觀眾可以欣賞交趾陶之美,亦能了解瓜果植物被賦予的文化寓意,感受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意趣。
節目 亞太樂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24鄰五濱路二段2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門票--敬老票+75;門票--縣民票+100;門票--優待票+120;門票--普通票+150
說明 臺灣,鑲嵌於太平洋島鍊上的亞洲之心。在時間的淬煉下,各族群的歷史記憶在這片土地上積累出音樂文化的結晶。
本常設展將以臺灣及亞洲各國特色樂器,為您揭開亞太音樂文化的神祕面紗,太平洋上的各地風情將匯聚至此,音樂文化的豐麗瑰寶將呈獻予您!
節目 【好戲在臺】布袋戲彩樓數位多媒體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24鄰五濱路二段2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9/17
售票 門票--敬老票+75;門票--縣民票+100;門票--優待票+120;門票--普通票+150
說明 布袋戲最早的雛型是單人演出的肩擔戲,一個人、一套演出道具、一個大布袋,演出行頭就都齊了。平常大布袋用來收納演出道具;演出時大布袋化身為表演舞臺,將演師遮住,讓觀眾目光集中在戲偶演出上。這個大布袋讓觀眾留下鮮明的視覺印象,也是「布袋戲」名稱的由來之一。在布袋戲表演舞臺中,以「彩樓」的外觀構思巧妙、獨具匠心,是最華美、也是最富傳統工藝表現的舞臺。
本展覽主要展出中心典藏的「布袋戲彩樓」,並以「好戲在臺」為展題,「好戲」除了是上演的布袋戲,也是戲臺雕刻中的戲曲故事;從戲臺的演變,更能窺見布袋戲的發展歷程。此外,戲臺也乘載了布袋戲演師及樂師、請戲主與戲迷投注的熱情,從戲臺前方等著戲迷就坐的椅子,戲臺後整齊擺放的戲偶,戲臺上的千秋牌、戲路表、賞金等,都交織了臺前臺後的記憶故事,這些「好戲」都環繞著「戲臺」而發生。期以透過「好戲在臺」──一窺布袋戲戲臺上的情誼、記憶與故事。
節目 《匠心律己》黃逢徵明治藝術收藏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24鄰五濱路二段2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3
售票 門票--敬老票+75;門票--縣民票+100;門票--優待票+120;門票--普通票+150
說明 明治時期,匠人們秉持一絲不苟的工藝態度,對細節極度講究,延續了日本千年以來的精湛工藝,傳統匠心精神體現於每一件作品中。不急功近利,而是追求長期的成就,願意花時間磨練技藝,積累經驗。培養耐心與持久的專注,創造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
以【物】借喻自身,為文人常用的表現手法,透過對外物的描寫,寄託自己的心境和品格,表現出文人獨特的精神追求。黃逢徵先生為黃纘緒舉人四世孫,身為文人後代的他,藉由明治藝術約束自己,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保持認真、敬畏和責任感,卻同時蘊含著創新與突破的意志,不斷學習與實踐,融入創新於生活之中,不斷進步,將每一天視為一次自我挑戰的機會。
今黃逢徵先生將畢生收藏之明治藝術帶回經居住過的老宅中,也希望將待人處事之道分享給每一位來黃舉人宅參觀的人們,透過明治藝術中的匠心,調整自身以實踐的精神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節目 亞太樂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24鄰五濱路二段201號
展出日期 2026/01/01 - 2026/07/01
售票 門票--敬老票+75;門票--縣民票+100;門票--優待票+120;門票--普通票+150
說明 臺灣,鑲嵌於太平洋島鍊上的亞洲之心。在時間的淬煉下,各族群的歷史記憶在這片土地上積累出音樂文化的結晶。
本常設展將以臺灣及亞洲各國特色樂器,為您揭開亞太音樂文化的神祕面紗,太平洋上的各地風情將匯聚至此,音樂文化的豐麗瑰寶將呈獻予您!
節目 山之巔—鄭金太水墨畫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中山路二段426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0
說明 鄭老師的水墨畫,氣勢恢宏,格局廣大,蒼潤妙韻,姿意汪洋,意境無窮。作品特色是將大地山河的景緻,以水墨渲染方式,塑造出新的山川意象,每件作品都展現渾厚華滋,意趣天成,能夠洗塵脫俗,達到内心世界與大自然的渾然一體性。
鄭老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其作品已六次榮獲國際大獎,並獲美國鹽湖城美術館永久典藏,享譽國際。此次展出,均為鄭老師最新創作,精彩可期,誠摯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觀賞。
節目 《山裡的小提琴—我來做琴,你來撥動琴弦》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中正路11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說明 黃聖彥老師,自小學習小提琴,後來赴日修習提琴演奏。在日本進修期間,因緣際會遇見了他之後的製琴老師,自此生命便與製琴有了強烈而緊密的交織,歷經了將近三十年的洗滌,他對提琴的執著始終如一,對提琴的熱情仍持初衷。說起提琴的一切,黃老師總是滔滔不絕,想法豐富又有趣,不管是製琴的技術、提琴的傳說、提琴音樂,甚或提琴相關的種種文創聯想……一旦進入了提琴的次元,他的創意便彷彿長了翅膀,總是能天馬行空,飛出一片奇異瑰麗的天空。本場展覽便是黃老師多年來提琴世界一隅的呈現。
節目 《戀戀山之音》-三地門鄉排灣雙管口、鼻笛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中正路11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31
說明 特展以「三地門排灣雙管口、鼻笛」為主題軸心發展, 除這排灣族雙管口、鼻笛樂音對於台灣的無形文化資產保存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同時也希望透過「聲音」、「文件」、「影像」創造更多元的參觀體驗,以不同形式展現三地門鄉的傳統樂音、文化藝術及傳說故事等。
台灣原住民族在台灣世代的歷史情境中,其人文藝術扮演著台灣人生命氣息永續傳延的重要角色,而台灣原住民族在每一個不同的世代裡,總有一些獨特的在群山間傳述故事的人,人的「手」與「山」長出的植物、樹木相遇互動,衍生出族人活著的記憶和「故事」。
節目 「尋(qimˇ)衫(samˊ):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信義路5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說明 服飾記載著各族群的歷史和遷移軌跡;而隱藏其中的圖紋,除了展現創作者的美感與織繡工藝外,也蘊藏著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或社會階級的文化意涵,更作為族群識別的重要表徵。
本展在尋衫的文化路徑上,以六堆地區客家與鄰近的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的「服飾圖紋」為主題,帶您共下(kiung ha) 解開衣衫間的圖紋密碼,展現原、客族群間相遇、交流所發展的精采故事與多元文化樣貌。
【原客織間】
六堆地區的客家人與排灣族、魯凱族、馬卡道族及大武壠族群因地緣近,故交易、通婚互動頻繁;在現今屏東185縣道(沿山公路)途經的鄉鎮早期設有原客交換(易)所,因此服飾製作的形制、刺繡技法與圖紋樣式都有交流痕跡。
【圖紋密語】
客家人的刺繡圖紋常取圖紋諧音、隱喻、典故與傳說等含意,藉以表達對未來的期望與祝願的吉祥意涵。原住民族相信圖紋多具有靈力,呈現的是個人及家族在部落的階序及功蹟,也有製作者對服飾接受者最深切的守護與祝福。
【傳承蛻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族群的工藝師們面臨不同的挑戰,有擔心傳統服飾技法斷層、有熱切尋回族群圖紋及身分認同的渴望,也有延續傳統並重新轉譯的創作,經由這些工藝師的努力耕耘,讓我們看見六堆原客服飾靚靚的未來!
節目 「尋(qimˇ)衫(samˊ):六堆原客服飾圖紋个對話」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信義路5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說明 服飾記載著各族群的歷史和遷移軌跡;而隱藏其中的圖紋,除了展現創作者的美感與織繡工藝外,也蘊藏著不同族群、地域、使用場合或社會階級的文化意涵,更作為族群識別的重要表徵。
本展在尋衫的文化路徑上,以六堆地區客家與鄰近的原住民族及平埔族群的「服飾圖紋」為主題,帶您共下(kiung ha) 解開衣衫間的圖紋密碼,展現原、客族群間相遇、交流所發展的精采故事與多元文化樣貌。
【原客織間】
六堆地區的客家人與排灣族、魯凱族、馬卡道族及大武壠族群因地緣近,故交易、通婚互動頻繁;在現今屏東185縣道(沿山公路)途經的鄉鎮早期設有原客交換(易)所,因此服飾製作的形制、刺繡技法與圖紋樣式都有交流痕跡。
【圖紋密語】
客家人的刺繡圖紋常取圖紋諧音、隱喻、典故與傳說等含意,藉以表達對未來的期望與祝願的吉祥意涵。原住民族相信圖紋多具有靈力,呈現的是個人及家族在部落的階序及功蹟,也有製作者對服飾接受者最深切的守護與祝福。
【傳承蛻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族群的工藝師們面臨不同的挑戰,有擔心傳統服飾技法斷層、有熱切尋回族群圖紋及身分認同的渴望,也有延續傳統並重新轉譯的創作,經由這些工藝師的努力耕耘,讓我們看見六堆原客服飾靚靚的未來!
節目 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內埔鄉信義路5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1/30
說明 ●變動中的臺灣人
本展透過歷史上在臺灣交會過的人群所留下的紀錄、文物與遺跡,呈現在曲折變動的歷程中,他們如何互相影響、摩擦、爭執、交融,型塑出特殊的「臺灣人經驗」。同時也透過臺灣人經驗的雜揉性(hybridity),省思臺灣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尋求更為開放、相互連結的可能性。
●遭遇與接觸
本展區分別以外來訪客與臺灣住民的視角,來看17世紀以降島上不同人群的交流。臺灣的人事或繪畫的形式,出現在這些造訪者的紀錄中。他們多半以獵奇的眼光描繪臺灣的住民,同時也呈現出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下,為了各種原因,如貿易、殖民、漂流,來到臺灣的所見所聞。此外,臺灣住民與外來人群的接觸、交流經驗,也遺留在今日臺灣人的生活中,例如:火繩槍、新港文書。
●人群的交會
臺灣歷史上不同的統治者,都曾分類臺灣的人群,例如「番」、「熟番」、「漢」、「平埔族」、「高砂族」,乃至於今日的「四大族群」等。但無論是血統上或文化上的分類,都會有難以被界定的曖昧地帶,需要被特別關注。此外,被分類的臺灣住民不僅會因流動與通婚不斷變動;人們也會在統治規則的狹縫中,找尋有利自己的安身之處。改朝換代、政策轉變,也會帶來不同的人群分類以及不同性質的移民,再產生新一波的文化與社會交流。
●文化的雜揉
一波波人群的交會和互動,構成彼此的雜揉性(hybridity),具體而微地呈現在臺灣人生活的各個層面中,從日常起居中的各種物件、生活習慣,到形而上的信仰世界,藝術家、工藝家所呈現的美感也積累了不同人群的文化元素,以及不同時期主流文化對臺灣的影響。
●人群的多重對話
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會,不能只由各群體宣稱自己的獨特性與純粹的傳統,卻遮蔽掉群體內部的差別與不平等,而是認可與接受群體之間的差異,尋求更為多面向的連結與創意。近年臺灣社會的自由化與多元化,使那些原本被忽視、壓迫與邊緣化的人群,開始被看見與聽到。同時,原本無法輕易被分類定義的生活經驗與文化價值,也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規則與秩序。
節目 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屏東」
座標 經度120.489843緯度22.674647
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中正路7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5/25
網址 https://www.cultural.pthg.gov.tw/News_Content_ForCul.aspx?n=8063759E00B599E4&s=26B876A0ACECA38C 說明 展出奈良美智作品約59件,「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屏東」由文化總會、奈良美智基金會、屏東縣政府共同主辦,展覽採免票線上預約制,從12月10日開放線上預約,短短一週已湧入逾萬人預約參觀,令許多畫迷翹首以待,可以近距離一睹奈良美智的創作。
屏東站展出包含巨型繪畫作品《朦朧潮濕的一天》、陶器、素描及攝影作品,此次展出將在美術館白盒子般的空間裡,營造出有如「家」一般的氛圍,有著奈良美智與展品一起「回家」的概念,也代表奈良美智的創作與屏東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在此交融。
這次在屏東的展覽主視覺設計,以車廂窗景變化,呈現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一起旅行的意象,並以山、海、星空等自然景色,象徵墾丁的沙灘與大武山壯麗景色,以及屏東的璀璨星空。
此外,美術館後方的屏東演武場設置周邊商品銷售點,販售海報、明信片、托特包、手機殼等商品,民眾可於欣賞展覽後,就近購買奈良美智周邊產品。
節目 FUN玩樂高風®風-拼砌你的快樂天地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4/06
售票 展期單人票+299;展期雙人票+490;展期三人票+700;展期四人票+800
網址 https://www.cultural.pthg.gov.tw/News_Content_ForCul.aspx?n=8063759E00B599E4&s=A4E90233818EDAD2 說明 由樂高®參與規劃指導,帶您更深入瞭解樂高®的歷史,並展出重點與呈現方式完整授權在地化包裝。
以全新展演型態,結合探索概念以及樂高特色商品,打造創意體驗空間,並透過互動、數位、實體配合呈現,體驗樂高的無限魅力,沈浸在樂高世界。
由丹麥的樂高總部參與規劃指導,以全新策展概念重新詮釋樂高,透過數位互動與實體展品的虛實結合,將樂高融入創意情境體驗空間。
展區規劃為旅行與歷史、藝術、設計與音樂、交通工具…等7大主題,從世界奇觀到電影魔法、神秘的太空探索到流行文化時尚代表、夢幻的經典名車到雋永的建築傑作,令人驚豔。
此外,透過數位互動裝置,完美重現《蒙娜麗莎》向經典名畫致敬、創作屬於自己的拼砌音樂、讓樂高街頭畫家為您現場繪製馬賽克肖像。展覽更邀請臺灣唯一的樂高認證大師黃彥智共同參與規劃,並創作6件經典作品,其中包括屏菸屢獲設計獎的「山形牆」
節目 《無懼之路 春日500》2024 春日鄉人文歷史主題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說明 google位置:https://maps.app.goo.gl/WpWTv39FbS63iFP77
長達500年的人文歷史展,如今春日鄉首次展出於春日鄉文創基地推動《無懼之路 春日500》💃
⠀
2024 年,在人文紀錄非常豐碩的當下,也在鄉親父老的期盼下誕生,如何展示春日鄉500年及其近代的風華,體驗浸水營古道濃厚的文化氣息;其後更加入當紅古華工藝師雕刻、人文、在地產業攤位、音樂會、地方文創商品等並配合活化天蠍棚歷史建築走入歷史空間。
⠀
十一月後,我們正式讓文化藝術帶出殿堂,貼近排灣族土地。將日治後的時間迴廊為出發點,用駐地藝術產區身分展開「無懼之路 春日500」三年計畫,每年透過不同主題來推動春日鄉在台灣歷史上的重要性,如今將帶著山與海的能量一一推行,展現春日鄉文化藝術強大的生命力。
☀️ 文化遊程建議:gogo春日接駁訊息
@策展區-往返-力里人神盟約祭Maljeveq(五年祭) 11/07-11/13
@策展區-往返-歸崇人神盟約祭Maljeveq(五年祭) 11/19-11/25
@策展區-往返-七佳人神盟約祭Maljeveq(五年祭) 11/26-12/02
節目 因原際會 ‧ 13有成 原住民族文化館年度成果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風景10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售票 全票+150;學生、軍警票+80;團體票+120
說明 這次展覽是對過去一年努力的總結,也是一場結合文化、藝術與教育的視覺盛宴,
透過展覽讓更多民眾了解原住民族文化館的使命與價值,更期待您走進各地文化館,共享全國原住民族文化館的豐碩成果。
★本次成果特展,以六大主題呈現原住民族文化的多元與深度:
看見原文館如何成為在地文化知識的平台,感受地方能量,分享在地精采的文化傳承故事。
★展覽亮點
🔹 工藝:巧手巧心,藝憶生輝
🔹 環教:與山海齊心,使寰宇滿星
🔹 飲食:生養於自然,做個有鹽巴的人
🔹 樂舞:行星之聲,以樂舞訴真情
🔹 教育:實踐與傳承,讓我們不失根
🔹 美學:環環相扣,原式美學
節目 【跈水路.打先鋒(tenˇ suiˋ lu.daˋ xienˊfungˊ)】先鋒堆聚落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萬巒鄉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說明 展覽地點:
屏東縣萬巒鄉大我伙房 (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西盛路46號)
屏東縣萬巒鄉萬成祖堂 (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村西盛路36號)
復脈園水果冰淇淋店門前廊(屏東縣萬巒鄉和路8號)
東縣萬巒鄉不只有聞名全臺个豬腳,更是南臺灣六堆客家傳統聚落範圍-先鋒堆。為呈現先鋒堆客家庄多樣个特色,在策展過程,我們特別結合✔田野調查,並與✔在地居民集思廣益、共作共創,✨展現在這塊土地上所孕育出來个故事,要帶領大家認識你知道个萬巒,以及你可能不知道个萬巒。
節目 2024落山風藝術季 在海邊的人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車城鄉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說明 落山風藝術季舉辦至今已邁入第六個年頭,今年邀請台灣、美國、日本、印尼19組藝術團隊創作26組作品,除了在原有的看海美術館、沙灘建置藝術作品外,此次更將觸角延伸至街道、村莊以及旅店,謝謝藝術家們與在地元素結合。
2024落山風藝術季從落山風的「風狂」到村落的「溫柔」,全面解構海口港的魅力。看海美術館以「舞海湧-海湧之境」為主題,透過沉浸式光影技術打造海洋深淵,步入展場,彷彿踏入氣象萬千、驚濤駭浪的大海中,逼真如實境的場景,帶給觀者身臨其境的震撼體驗。
街道展區主題「語巷弄-海口50人」,是日本人氣插畫家山內庸資的首次台灣個展,帶來其著名的「FACE SHOP似顏繪屋」,描繪50張海口居民的笑臉,此外,還有立體作品「男孩與貓兒們」與巨型軟雕塑「女孩與貓」,以及徜徉於巷弄間的三隻貓仔們,在不經意的轉角還能遇見守望海口的狗兒「小黃哥」。
沙灘區主題「聽風韻-藝術風的律動」6件作品各具特色,大岩奧斯卡的童趣作品「巨大章魚家族」、海景第一排超大型「逐浪而居的人們」、照看土地的智慧大眼「望-穿-海」、最唯美的七彩「有海的夢」、每分鐘「20bpm」的海浪心跳,還有隨風擺動的「漂浮的岩層」。還有會動的藝術裝置,由日本藝術家吉井宏創作的「穿越沙灘的風」,這是一部在港區內移動的車,民眾可以關注活動有機會免費搭乘喔。
落山風季藝術季與日本越後妻有藝術季、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北川富朗」領軍的 Art Front Gallery再度合作,由其操刀策劃兩個展區。在廢棄老屋的村落展區,日本藝術家角文平、市川平、青山夢以及大島愛展出4組作品,以聲音、光影、裝置及影像帶民眾穿越時光、重返古厝;在藝術旅店展區,經由徵選結果與紅柴居、長灘休閒飯店合作,由台灣、日本、印尼等6位藝術家構築出6間藝術客房,將在展期結束後接受訂房入住,讓旅客與藝術共眠。
節目 屏東縣霧臺鄉部落研究員計畫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屏東縣霧臺鄉
展出日期 2025/01/10 - 2025/03/15
說明 霧臺鄉的植物地名有三大意義:它們記錄了地方的自然特徵、承載了族群的文化記憶,還展現了豐富的生態智慧。例如,像Drakuaku(無患子之地)和Tatukutukulu(相思樹之地)這些地名,不僅描繪了植物的生長環境,還反映了它們對族人生活的重要性;Taupilricane(玉米鍋巴之地)更是透過故事保留了族人的共同回憶。
節目 我吻。故我在 Attilio Chien 簡明正 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台灣彰化縣鹿港鎮鹿工路6號
展出日期 2025/02/05 - 2025/03/09
網址 https://www.attilioarts.com/ 說明 Attilio Chien 簡明正 個展
主辦單位:彰濱秀傳紀念醫院 人文藝術館
協辦單位:Attilio Arts
展覽日期:2025年2月5日至3月9日 (免費入場)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日08:30~17:30 彰化鹿港鎮工路6號
聯絡電話:04-7813888 轉71135(人文藝術館)
歡迎中部朋友參觀,歡迎學校團體預約看展。
「我吻。故我在」I Kiss Therefore I am
這是由數學家笛卡爾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經典哲學精神的延伸,以藝術觀點來探索與展現吻的各種面向和意義。當我吻時我必定存在。如果我停止了吻,就不會有我存在的證據。與思想不同,吻是一種最直接、最真摯用來表達愛的方式之一。每一次相吻,都是一種身體與心靈的交融,因為吻表明了愛的存在、也證明了你我彼此的存在。莎士比亞曾說:「吻,是愛情的印記」,而吻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如此承載著豐富的情感和生命的能量。
藝術家簡明正『Attilio Chien』透過藝術詮釋吻的多元性,探索與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引發情感共鳴。藉以創造『吻』的藝術文化,傳達著正面的能量。讓人們在欣賞過程中感受到美好與喜悅,亦同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彼此更加親近。這次規劃約五十件從 2015 - 2024 所創作的作品,作品中每個吻都有溫暖的故事,從人物眼睛裡的反射,到來自情感面的細節,觸動著你我。透過作品的互動,更使敏感的神經和孤獨的情緒無形中帶出一種『吻 暖』,讓整個空間充滿了溫度和情感。部分作品融合科技與燈光互動,現場並準備道具供參觀者拍照使用,還有裝置藝術,“懂得愛人的人,懂得生活。歡迎中部朋友、學校團體預約看展,一起用愛與溫暖來彼此相遇~讓愛繼續“吻”下去!
節目 彩墨年華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長青學院彩墨國畫班師生聯合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員林市員林大道2段9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網址 https://www.bocach.gov.tw/ 說明 本次展覽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長青學院彩墨國畫班的學員和其指導老師陳頴憲的創作呈現,其作品涵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等多元題材。
山水畫結合豐富色彩的濃淡和水墨虛實,表現大自然的壯麗景象,傳達出寧靜與磅礡的美感各具風采;人物畫則精緻細膩,線條與色彩交織出人物的情感,每幅作品都展現了學生對日常生活或歷史場景的真切感受;走獸畫更是生動靈活,動物的姿態和神情充滿生命力,展現了學員對自然的觀察與感悟,豐富的作品形態,歡迎蒞臨欣賞。
節目 當代前衛藝術三人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員林市員林大道2段99號
展出日期 2025/01/21 - 2025/02/09
網址 https://performance.bocach.gov.tw/News_Content.aspx?n=1043&s=50556 說明 當代藝術家黃紫玲、丁燕鈴、李貞慧三人聯展,以「當代前衛藝術」創作作品必以感覺-思維-思想-時代性-藝術語言-自我唯一,為當代藝術不斷發展、進化、推廣與開創的原創力量
展覽內容分為「新抽象」與「新超現實」「新具象」三大單元,並以感覺-思維-思想-時代性-藝術語言-自我唯一,為當代前衛藝術進化推廣推與開創的原創力量
黃紫玲、丁燕鈴、李貞慧不受傳統美術觀念的束縛,打破傳統、反對一切因襲保守,否定藝術的慣性思考,繪畫走上「創作形式」而非「模仿形式」,作品上表現出創作者的藝術語言。
藝術創作必須「大破大立」、「無中生有」、「創新」、「唯一」,永遠站在當代世界藝壇的前端。
節目 賴子昕西畫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員林市員林大道2段99號
展出日期 2025/02/11 - 2025/03/02
網址 https://performance.bocach.gov.tw/News_Content.aspx?n=1043&s=50605 說明 或許你也曾透過展場,跟著許多創作者關懷世界各個角落的人權、文化,感受不同地方的環境和人文,但在面對文字叢林以及斑斕而獨特視角的畫面時,是否曾提醒自己也擁有理解的自由?是不是都被慣性地遺忘生來就擁有的思辨?
「自由」是創作的靈魂,經驗與意識因它而產生星火,直到燃燒了那與之共鳴的心。
在每一筆的落下與提筆之間、在思緒沾滿顏料而忘我動筆之刻,創作者享受著對自己提問,揮灑著許多疑問與掙扎,而在最後一筆結束前,誠實的面對自己,領悟釋懷與解脫…
畫展延續著這樣的自由與疏狂,不想因為太多刻意的介紹而設下美的框架,讓畫展回歸觀看者與畫之間的對話和共鳴,找回從孩提時期就擁有的好奇和思辨,進而達到「自由之美的純粹」。
願每個走近畫前的觀眾都能帶著空白的心,與畫作之間激盪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不再因為文字而受限的想像,能化作思考的星火,燃遍這自由而美的純粹天空。
節目 明倫國中美術班第26屆畢業美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員林市員林大道2段99號
展出日期 2025/03/04 - 2025/03/23
網址 https://www.bocach.gov.tw/News_Content.aspx?n=92&s=50557 說明 明倫國中美術班成立至今已28年,本次展覽為26屆學生們的作品,展出類別豐富,有素描、水彩、壓克力畫、水墨、版畫、電繪、漫畫…等.,因循著同學們各自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現況、過去、時事、與未來等的感受和期待,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樣貌。
在這個班上,同學們各個能文能武,自我風格鮮明,用屬於青春的語彙,揮灑出豐富色彩,這三年來累積的能量,在這次展覽中作最精彩的發揮。
透過不同創作探索搭配,運用多元媒材創造多樣的質地,讓觀賞者更能沉澱在作品中作者所要敘述的靈感來源,及其背後的技法表達。
……從視覺觀察作品之寧靜意境,及其所反映之創作技法,而一幅畫是由不同元素所構成的,蘊藏著統合感、質感、比例、明度、色彩、形體感、韻律感……等等。線條搭配適當的色彩,運用透明堆疊的筆觸、色塊,重新詮釋在光線與空間令人產生感動之題材,創作出一幅主次分明、虛實呼應,繼而產生之層次變化,以保持和諧及完美之畫面。透過這些元素來表達構思的成果,運用適當的彩度與色相,而色彩的佈局其實就是構成畫面的主要元素之一,從而讓觀賞者產生共鳴感!
節目 114年1月彰化縣行動圖書車展覽-共5天(埤頭鄉中和國小)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埤頭鄉
展出日期 2025/01/13 - 2025/01/17
網址 https://www.bocach.gov.tw/ 說明 彰化縣推動行動圖書車服務,希望為每個角落的縣民提供書香閱讀服務,突破圖書館單點服務的限制及被動等待民眾進館使用的情形,將圖書資源主動、積極地送到距離圖書館較遠地區的縣民及小朋友手上,實現「整座城市都是我的大書房!」理念。
埤頭鄉中和國小
1月13日(一)—1月17日(五)
節目 與稻香共生常態展─台灣穀堡:稻米博物館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埤頭鄉彰水路二段526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ricecastle.com.tw/ 說明 彰化縣是稻米栽種面積與產量的雙冠王,是台灣的糧倉,走在素樸的鄉間,稻田是充滿療癒的美景,自詡「米界模飯生」中興米,設立於埤頭鄉間的稻米博物館「台灣穀堡」,2010年開館以來成為稻田間的亮點,是體驗台灣稻米文化必訪的知性與感性場域。
文化 創意的年代,為讓遊客更深刻體驗從一粒米如何盪漾出美好生活文化風貌,不惜自廢武功、拆毀重練,大規模改造台灣穀堡,從一句最平凡的口語「好好吃飯」,重新演繹一粒米帶來的生活美好,期望嶄新的台灣穀堡,能將台灣的觀光工廠帶入新的2.0時代。
走進大廳是「天下糧倉」,已成功跨出國界行銷全球的中興米,蒐羅的世界各國的稻米樣品,大面舖成高牆,米是台灣的驕傲更是與世界交好的友誼橋樑。
拾級而上有稻米的文學詩性,傳統建築中曬穀的「埕」,是影音多媒體的溝通,透過美術動畫邀請您一起成為圓桌武士,改變從餐桌開始。
錯落的館內的屋中屋展間,像一幢幢田間的小聚落,您可以在小木屋間穿梭觀展,一層層多面向地從米看進去,進到生活裡,深成了文化長河。眾星都為了拱月,在DIY教室裡,我們請您好好煮一鍋飯,由衷地呼吸一口米香,為白米飯增色、添香。落地窗外成排巨大的儲米糟、科技化的分裝廠,經典十足的工業風,來到這裡先餵飽你知性,再感性的享受餐飲,好好吃飯讓你體會真真正正的「飯局」。
節目 且徐行-於同生知命書藝展
座標 經度120.5573442緯度24.0765278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74卦山路1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9 - 2025/02/16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CHCSEC 說明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1月9日至114年2月16日,在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且徐行—於同生知命書藝展」,展出藝術家於同生的書法創作共57件,邀請民眾走進美學館,一同欣賞書法之美。
藝術家於同生是高雄人,親炙名師杜忠誥教授,現職為右昌國中的物理老師,擁有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及東方設計大學文化與創意設計所的博士學位,是少見同時兼具理組及文組背景的當代書法家。他曾斬獲全國公教美展、大墩美展、桃源美展、南瀛獎、中山青年藝術獎及全國美展等多項首獎。
本次展覽分為四大系列,「獎賽鴻爪」集結他多年來的得獎作品,為其獎賽生涯的回顧,本次特別展出南瀛獎首獎作品《王文治論書詩》及中山青年藝術獎首獎作品《蘇東坡書鄢陵主簿所畫折枝詩二首》及《讓人得志對聯》。「書齋雅風」以適宜陳列於書房的小品為主,包括行書對聯、行草立軸、篆體隸意斗方等。「展廳振翅」主要是漢簡書風的展現,將書寫極大化的表現作品,落實展示於公開場合的理想意境。「陳酒新壺」包括英文書藝及斗方書法春貼兩大系列。春貼系列是於同生與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游明龍講座教授跨界合作,結合書藝與設計,保存傳統精神,又能發揮創意符合當代需求。
於同生開創臺灣「英文書藝」先河,嘗試打破東西方文化的隔閡,將傳統書法的筆精墨妙特點應用於英文字母的書寫,創作出兼具傳統與當代性的書法作品。他的「英文書藝」為英文造象,不單只是外在的意象,更著重建構內在精神性的意象,他強化符號圖像和情感的投射,重新詮釋符號代表的意義。他以魏碑的渾厚氣勢為基礎,融入抽象表現主義,建構介於英文字母及漢字之間的畫面,創造抽象畫般的意境。
本次展覽「且徐行—於同生知命書藝展」,且徐行取自蘇軾的《定風波》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本詞展現蘇軾看盡宦海浮沉後,達到灑脫豁達的胸懷。於同生五十知天命的心境,恰巧呼應本詞的意境,在經歷人生起伏後,能以超然物外的胸懷,在書藝創作路上,平靜緩步堅持前行。本次展覽集結他不同時期書風之大成,是他對過去創作生涯的總回顧,也是下個階段起步的開端。希望觀眾能藉由觀賞作品,見證他多年來學古出新、不斷精進的成果,並體會其實踐「筆墨當隨時代」不斷創新的精神。
節目 浮動:公佮孫的臺語詩畫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8
網址 https://lib.bocach.gov.tw/ 說明 公佮孫的言情密語,用插圖佮臺語詩的對話發表,這內底有阿公離開查某孫的心酸,孫仔去外國讀冊所遭遇的困難佮思念故鄉的哀愁,也是公孫放伴思念溝通的心橋,嘛是阿公為孫仔欲學臺語佮文學設計出來的課題,伊的圖若一直畫、阮的詩嘛一直寫,阮看伊的圖、伊讀阮的詩,透過這款方式來化解公孫的思念,嘛是萬里親情相倚並的見證。
節目 2025年1月【彰化縣立圖書館-主題書展】共6場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4
網址 https://lib.bocach.gov.tw/ 說明 展出日期:1/1-1/24
【居家煥新-大掃除】主題書展
一樓開架閱覽區
===========================
【自助旅行趣】樂齡主題書展
一樓樂齡閱讀區
===========================
【閱讀「心」感受】兒童主題書展
二樓兒童閱讀區
===========================
【重啟人生】青少年主題書展
二樓青少年閱讀區
===========================
【童心未泯:林武憲的童心世界】書展
三樓彰化學專區
===========================
【第48屆金鼎獎】得獎書展
一樓
節目 彰化縣縣史常態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bocach.gov.tw/subject/history/index.asp?act_id=4 說明 家鄉事 故鄉史:
近幾年,隨著鄉土文化意識的抬頭,每個人開始注意自己家鄉的事,關心家鄉的歷史、地理環境,進而收集與推廣本縣的歷史文化,基於此,本局將原先之史蹟資料室重新規劃、整修,賦予更多的功能,更名為縣史館,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重新開館,冀能提供想認識本縣之 歷史文化之民眾、研究學者、學子等一個好的環境。
文獻資料區:
本區主要收集本縣之文獻資料,如書籍、老照片、古文書、 古地圖等,提供民眾、研究學者查閱資料的好場所,同時成為本縣各級學校之鄉土教育之場所。惟本區資料以館內閱覽,恕無法提供外借參考之用。
展示區:
配合本縣歷史上的大事或是有關本縣歷史文獻(物)、風土民情等,不定期更換展覽。
典藏區:
主要典藏收集有關本縣之古契約書、老照片、古文物及藝文人事之手稿,提供良好的保存環境。
節目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bocach.gov.tw/ch/00home/home.asp 說明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書法藝術及用品展覽
本縣自雍正元年(1723)設縣,因鹿港作為商港,商業繁盛,帶動文風鼎盛,為本縣文化發展的起始點,延伸至彰化、員林、北斗、二林、和美等地,詩文書畫名家輩出。時至今日,彰化縣書法學習風氣仍然勝於其他縣市。
書法藝術盛行,民間學會林立,更顯著地展現在各種展覽、競賽、詩文活動之間,彰化縣文化局有感於書法風氣活躍,進而於104年成立書道館,作為書法推廣之重要據點。
粘文意先生師承書法名家黃祖輝,自青年蒐羅書法相關資料50餘年,收藏書帖、工具書、書論及期刊等,深獲好評。而粘老師年歲增長,感念受先進提攜,決意將畢生珍藏相關資料約2,500件,無償提供「書道館」展陳,供書法愛好者查閱研究。
彰化縣文化局書道館承接書法藝術薪火相傳的使命,作為本縣書法研究推廣中心,以保存、研究、展示、推廣為目的,提供民眾書法、教育或學術研究之處所,規劃書法常設展、主題展,並定期舉辦推廣活動、講學等,讓民眾重新發掘書法藝術的新價值並享受其中,以全面提升縣民之文化生活。
節目 彰化縣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bocach.gov.tw/ch/00home/home.asp 說明 館室入口一幕幕看板揭示清廷甲午戰爭失利,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啟動台灣人民一連串抗日保台戰爭;1895乙未戰爭抗日義勇軍 一路打到八卦山,浴血奮戰寫下慘烈的一頁,可惜電影資金不足,沒在這一部分多著墨,但台灣人民乃至彰化人民愛台保國的勇敢無法從歷史上抹滅。
導覽員為參觀抗日保台史蹟館的幼托園所兒童解說春帆樓史蹟,他說,春帆樓是很美的名字,100年多前那裡卻發生不幸的事,滿清朝廷和日本談判,造成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小朋友眨著天真雙眼,似懂非懂的點頭。
文化局長吳蘭梅表示,縣長在95年間交代以戰爭史蹟館園區的概念規畫防空洞和隧道,喚起全民的抗日戰役記憶,並增加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新遊憩主題,文化局因 此興建「八卦山戰史隧道-防空坑道體驗區」及「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規劃為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今年二月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落成。
節目 昭旺●玟瑾「愛在起飛」雕塑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1/22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3?pgid=1 說明 「用雙手堆積情感,讓愛與大地結合」是雕塑家王昭旺、何玟瑾伉儷三十 多年來從事藝術創作始終不變的理念。長期潛沉在銅雕的世界裡,持續著追 求一生最高價值「愛的真諦」為探索目標。“真善美”為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唯 有『愛』這個世界才會充滿「祥和」「幸福」,讓社會風氣「良善」提升。 從吸收養分、感受,到交織成一件具有力與美的作品,歷經漫長的時間 淬鍊,最後用溫暖的作品訴說對社會、對家的體悟,乃至待人處事,人與人 應相互尊重等。倆位老師也共同攜手創作富有情感的公共藝術,充分表達出 濃厚的人文關懷之愛。 大地滋養、孕育了萬物,使之茁壯。“藝術可以療癒人心”每件作品都有 其創作之意涵,美好、有趣、栩栩如生或發人省思、激勵人心,總是可以讓 人親近駐足凝視許久。具體的雕塑展現在景觀空間中,將情感融入,傳達對 生命的關注。作品與觀賞者產生心靈的交流,傳遞人世間的情與愛,讓世界 充滿「光與熱」。在後疫情時代更應感恩惜福,愛要及時,勇於對親友們表達 關愛,唯有良善循環,創造世界充滿溫馨美好的幸福人生。讓我們為這個世 界共同努力,讓愛起飛~。 昭旺老師以藝術手法的表現形式,呈現簡約的現代感,以線條來帶動弧 面的變化,整體力求穩定,加上鏤空穿透感,增加空氣在空間中流動的活力, 將環境景觀融入其中,進而產生滿滿的動能與力量,安定人們心靈。 玟瑾老師認為每個人將自我的「心」照顧好,真誠友善以「愛與良善」 為出發,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和諧與和平。所以長期以來,以「心型」為創 作表現。兩人的作品充滿了「幸福與愛」的力量,簡單而親民的藝術創作, 讓年幼的孩童也很容易的欣賞藝術作品。
節目 浮光絮語-124畫會膠彩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1/25 - 2025/02/23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4?pgid=1 說明 本次聯展以“浮光絮語”為主題,匯聚了多位藝術家的創作,展現女性意象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鳴。展覽中將體驗到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從高跟鞋的象徵意義到動物與植物的交織,呈現多元而美麗的畫面,讓觀眾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情感的深度。
展覽之一是高跟鞋的藝術表現。雖是時尚配飾品,更是女性獨立與自信的象徵。透過多樣化的創作手法,將它賦予新的生命,彰顯其優雅與力量。
在鳥類畫品,這些畫作展現了鳥兒的自由與靈動,捕捉了自然界中微妙的瞬間。作品不僅展現了鳥類的美麗,也反映了藝術家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也能與自然的聯結。
此外優雅動物所帶來的親情與溫馨。鹿作為自然界中的象徵,代表著和平與和諧,這些畫作表達了人與動物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繫。
另一亮點可愛兔子與貓的畫品,更為展覽增添了輕鬆與愉悅。作品中充滿童趣與生動,讓欣賞者感受到生活中的簡單快樂。
植物花卉展品則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花意象,象徵著生命的活力更富有詩意與深意,並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機與浪漫。
在花卉和窗花兩者的結合,則象徵著家庭的溫暖與安全感。彷彿置身於一個充滿夢想與幻想的花園。傳達了自然的繁榮與家庭的溫暖
展覽中特別展示了結藝畫,融合結繩與膠彩礦物為背景的畫品,除了寓意著吉祥與美好,也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效果。讓觀者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思考,反思文化的延續與變遷。
整體而言,本次聯展將藝術與自然、情感與文化緊密結合,期待每位參觀者能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靈感與共鳴,感受到生活中的細膩與美好。
節目 生活-藝術/彰化縣共硯生活藝術學會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2/25 - 2025/03/18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5?pgid=1 說明 彰化縣共硯生活藝術學會52位成員為來自社會各階層的藝術同好,標舉「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宗旨,於2008年元月正式成立。再經彰化縣政府2023年3月2日府社發展字第1120059833號函准予立案備查。現代高度物質文明匆忙的生活步調中,唯有藝術的薰陶與陳前可提升心靈層次,帶來幸福感受,將藝術融入生活是美化人生的不二法門。會員們本著藝術修心為出發點,以恭敬心研習與創作,追求「真、善、美」為共同鵠的。
傳統水墨/現代墨彩畫,兼容並蓄,楷書/行書/隸書各種書體呈現在成員的書法作品中,以鄉土風情為題材,師法自然,轉化真實景物於木雕創作,將傳統工藝導入日常生活中,用鐵絲纏繞為一盆姿態自如的盆栽作品,以細膩的手工縫製成維妙維肖的布偶,出色的禪繞畫,逼真的色鉛筆畫/粉彩畫處處可見。
傳統中國花鳥畫”所謂「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中國人的這種萬物有情觀,最能具限於花鳥畫中,畫中的 一隻一葉都流露了畫家的 詩情與處事態度.現代山水墨彩畫,畫家以筆墨點染出豐腴的山水靈韻.楷書/行書/隸書各種書體呈現在成員的書法作品中,以鄉土風情為題材,師法自然,轉化真實景物於木雕創作,將傳統工藝導入日常生活中,用鐵絲纏繞為一盆姿態自如的盆栽作品,以細膩的手工縫製成維妙維肖的布偶,出色的禪繞畫,逼真的色鉛筆畫/粉彩畫處處可見畫家的匠心,運用傳統的水印木刻風俗畫的技法與工具,將山水風景刻劃在木板上,並拓印在傳統的宣紙上,有別於傳統的水墨畫神韻,但有透明水彩畫的意境及表現.透過油畫及壓克力畫作抒發對生命的熱愛及美學的發想,將對自然萬物的共鳴、歲月的感動、心靈的沉思,透過創作實現內在與外在的轉譯兌現,每道筆觸、構圖都是生活的足跡、人生態度的體現.
節目 返鄉/彰化縣政府退休主管書藝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3/20 - 2025/04/08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6?pgid=1 說明 我們曾是一群在彰化縣政府公務崗位上,為縣政各領域拼搏一輩子的中高階主管,如民國90年建設局長退休的徐英一、91年兵役局長退休的施國華、71年到78年任職彰化縣政府建設局的賴再生局長、112年退休的林淑連參議,以及民政處退休的蔡銘峯副處長、建設處退休的楊麗琴副處長、陳諸勤課長、行政室退休的張有泉副主任等八人。除了施國華局長早年即涉獵書法,並在全國舉辦多次個展,及出版書法專輯12冊外,好多人在退休前對藝術一竅不通,後因著藝術重新發現了生活的美好。
這群主管在退休後,為了讓藝文點綴生活,讓藝術生活化,紛紛拜師學藝,開始接觸各種藝術形式,如師承李憲專老師書法及水彩畫林世輝老師的徐英一;師承王太田等名師學畫,後又再跟隨名師學流墨畫及噴墨畫的賴再生;師承吳燈錫及江慶章老師水墨畫及葉心慈老師工筆畫的楊麗琴;師承楊秀椿老師的林淑連工藝彩繪;師承粘文意老師書法的蔡銘峯、張有泉、陳諸勤等,均深深浸淫在藝術叢林中,如今更能夠舞文弄墨,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想法,反映對生活的感悟和藝術的熱愛,進而在創作上得到成就與突破。
節目 星期五畫會-會員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4/10 - 2025/04/27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7?pgid=1 說明 「星期五畫會」是一個由一群熱愛藝術的人組成的聚會,每逢星期五早上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探索藝術的無限可能性,這個畫會成立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我們在「星期五畫會」的創作經歷帶來了許多啟發和新的創作思維,從與不同背景和風格的藝術交流中獲得了許多靈感,並且開拓了自己的視野。這對我們的創作風格和表達方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並且讓我們能夠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創作中,我們不斷地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和素材。無論是一朵盛開的花朵、一個街頭的風景,還是一段深夜的對話,都可能 成為創作的起點。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在藝術中獲得了新的生命。通過觀察和體驗,我們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融入到作品中,使其更加豐富和真實,進入了一個充滿靜默和自由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不受任何約束,可以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這種對靈魂的撫慰和安撫,令人感到無比的平靜和寧靜。
此次聯展是同好們在郭煥材老師的指導下,再一次嘗試突破,點畫出自己的話語,直指內心最原始的翻騰,形塑完整的自我,喚醒自我成長的力量與渴望,是現實生活中的轉換。描寫對 象從客觀的外在描寫到主觀內在表現,從國畫到西畫,每個人皆 展現出自己獨特且豐富多元的藝術語言。
節目 彩藝交輝 彰化縣青溪新文藝學會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4/29 - 2025/05/18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8?pgid=1 說明 【彩藝交輝】中彰投青溪新文藝學會是由臺中市,南投縣,彰化市青溪新文藝學會和臺中市青溪文藝學會,四個學會共同組成聯展。青溪新文藝學會是一個很特殊的學會,原各分屬各縣市團管區輔導及推動,於民國72年依據人民團體組織法社立之社會團體,成員包括後備軍人,親友,及藝文愛好者,推動「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多年來,青溪為促進國家藝文風尚,培養創作人才,宣揚戰鬥文藝,深化民眾對全民國防的瞭解與認同,共同努力。此次展覽項目有油畫,水彩,國畫,書法,雕刻,陶藝,泥塑,攝影……等創作多元化,內容豐富,多才多藝。我們拭目以待。
節目 國際交流計畫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5/20 - 2025/06/08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59?pgid=1 說明 本次展覽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與英國SUP國際交流計畫的藝術創作成果展。展出的作品內容為,本系師生與英國二位藝術家在台灣彰化師範大學駐校期間的創作成果。英國來訪二位藝術家會以對台灣的自然景觀、社會文化或對當地社區的觀察,來展現反映在創作內容。此次展覽活動是英國與台灣之間很棒的藝術文化交流學習的橋樑,不僅促進雙方藝術的相互理解同時也讓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師生跨文化的藝術合作學習。歡迎大家一同來參與這樣的國際藝術交流展覽活動,不僅可以欣賞作品,還能增進對於不同國際文化的理解,說不定還可以激發更多的個人創意和靈感。
節目 林俊寅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542號
展出日期 2025/06/10 - 2025/06/29
網址 https://www.changhua.gov.tw/RowContent/3360?pgid=1 說明 林老師生於彰化縣線西鄉頂庄村的一個農村世家,祖父、父親素懷藝術材質,舉凡書畫、詩文、雕鏤皆有造詣,自幼深受薰陶和教導對於文學予以樹有著潛在的素養與興趣。
初衷畢業考取台中師範,選修了美勞組,在林之助、呂佛庭名師的教導下,對於藝術創作才有基本的認識,對於藝術創作才有基本的認識,往後又在師專和私人畫室習畫多年,並到執教台中商專的楊啟東大師學習西畫,師專畢業後在小學任教,服務期滿參加(國)高中美術教師檢定,都在最短期限獲得通過。由於長期擔任美術教職,深深體悟「學然後知不足」的道理,他又考取台師大美術系與研究所進修,在學期間學、術科成績優異,精於中西繪畫與美術理論。再林玉山、陳慧坤、馬白水、梁秀中、王秀雄、李焜培、王哲雄…等名師的指導下,在繪畫的創作上有更遼闊的視野。期間沈國仁教授陪同全日水彩畫會理事長不破章八度來台寫生,深受指導也獲益良多。他在眾多名師指導下,奠定他紮實的創作根基。
他一生創作持之以恆從不間斷,累積許多優秀作品,並參與國內外競賽,曾在日本國際美展,全國教師美展與公教美展獲獎多次。水彩、油畫連續七年八度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彰化縣展油畫、水彩、漫畫壁報、美術教具榮獲特優、首獎、第一名多次。並多次入選東京亞細亞美展與韓國文化大賞展及法國獨立沙龍展、中部美術協會在北京、安徽展出,被選為廣告看版,在台中、彰化、南投文化局四度以他的畫作做為每月藝文活動的封面、勞委會記事手冊、全國郵政總局發行郵冊、高鐵T Life雜誌封面都有其畫作呈現。歷任台中市美術家徵選、全國媽祖徵畫、彰化磺溪美術貢獻獎、美術家接力展、磺溪美展、全省學生美展、世界兒童美展、中部美展、寶成全國寫生、中部、台中、彰化寫生比賽評審委員,為中部地區少數有此殊榮者。
他除了努力創作外,也熱心推動美育,彰化美術教師聯誼會、彰化縣美術學會的成立,均為發起人之一,並創設道東文教協會與卦山畫會,也任兩屆彰化縣美術學會的理事長,現任中部水彩畫會會長。也在彰化縣文化局的彰化藝文與救國團的彰化青年的圖文連載「畫我家鄉」三年之久。中學退休後轉任大學推廣部執教,總計大、中、小學任教五十年之久,作育英才無數。由於這些事蹟,榮獲文建會資深文化人獎、省府社教有功人員、建縣三百年文化藝術類特殊貢獻、彰化縣特殊優良教師、台中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線西鄉傑出人士表揚,他經常應邀在國內外展出,個展二十次、聯展數百次。由彰化縣府、彰化市公所、員林市公所、建國科大編印專輯六冊。作品為公家機構與私人典藏。為享譽國內外的油畫、水彩畫名家。
節目 百年有埔─彰化平埔歷史與文化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三段266-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9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64533528742&fref=ts 說明 百年有埔─彰化平埔歷史與文化特展已於上周六(11/16)開展,當日聚集相當多地方文史工作者於館舍內做研究與交流~
特別感謝北斗開基祖廟天后宮珍藏的文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授權許多珍貴影像,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開放資料,讓百年有埔特展更顯得豐富~
展覽名稱:百年有埔─彰化平埔歷史與文化特展
展覽期間:113.11.16至114.02.19
展覽地點:彰化縣原住民生活館1樓特展室(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三段266之1號)
節目 賴和文物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1段242號4樓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laiho.org.tw/ 說明 1994年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由賴和長孫賴悅顏任第一屆董事長。1995年成立賴和紀念館。館藏有完整之賴和遺物、藏書、字畫、手稿及相關文獻資料,並陸續蒐藏、展示彰化地區作家之手稿文物。
節目 鎮館之寶─古月井記碑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57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guyue-changhua.tw/show_list.jsp?type=1 說明 嘉慶六年(西元一八Ο一年)仲春,古月井記碑由當時彰化縣令胡應魁立於城隍廟,高二Ο五公分,寬六七公分,主要材質為臺灣樟木,立碑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碑中詳敘縣令捐俸購井之事,旁及當時彰化之生活環境,為彰化開發史之重要文物。然久經忽視,亦曾淪為踏腳板,雖城隍方以水泥牌樓固定保存,內部仍不免嚴重蛀蝕、腐朽,幾近空心之程度,岌岌可危。市長溫國銘致力於藝術文化建設,除興建古月民俗館以介紹、保存彰化之史蹟與文物外,同理於胡縣令為民謀福之心,眼見文物毀損至此不忍坐視,於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ΟΟ六年)延攬專家進行修復工程,為期三個月,以保存文物,重現古月井記碑當年原貌,使文物資產得以延續其生命。
節目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南校街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pharm.cch.org.tw/ 說明 1896年11月29日,英國籍的蘭大衛醫師和梅監霧牧師,相偕到彰化來,他們選定中部地區,為醫療與宣教的工作據點。自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即成為中臺灣西方醫療的濫觴,他們帶來了西方的醫學與技術,也帶來了西方的教育、文明和人文思想。 彰基院史文物館是一部活的資料記錄館,透過我們設計的歷史情境、文物介紹、每幅影像、每件文物都能道盡彰基的歷史與故事,重塑彰基的人文歷史,找尋彰基精神的典範人物,讓這一代的彰基人能從前人的佳美腳蹤去重新檢視及決定我們對未來的想法價值觀和吸取經驗。
院史文物館內容:分醫療史、宣教史、影像資料、影像展視、古老照片、老蘭醫生紀念室、百年前的醫療儀器及藥品等如手術用大小器械、木製遮眼板、洗眼用器具、婦產科使用的產鉗、單鉤、日本總督府贈送給蘭大衛醫師在臺服務滿40年的銅製花瓶、地契……等等,內容札實、豐富。
節目 蘭大弼根的故事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南校街13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pharm.cch.org.tw/ 說明 自稱「英籍台灣人」「我是台灣囝仔」的蘭大弼醫師曾說:「每一個人都有根,有根長入土地;我在台灣有根,人們記得我的家庭的好,很多人都記得我的父母….」,讓我們透過各種生活物品、藝術珍藏、生活展示、故事光廊、影像紀錄,一同感受深耕鄉土、關懷同仁、憐愛家人的蘭醫師。
節目 順天珍寶回娘家—許鴻源博士收藏臺灣美術作品精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卦山路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www.bocach.gov.tw/10chcam/cl.aspx?n=7501 說明 展覽背景:
本次展覽將許鴻源博士的臺灣藝術收藏帶回故鄉彰化,希望能夠讓觀眾看到許博士衣錦還鄉,作為一個和美子弟,他所展現是跨越時代的收藏視野與對臺灣藝術的長期支持,本展不僅是對臺灣藝術的禮,更是對許博士的故鄉彰化和美、個人卓越成就與臺灣文化貢獻的致敬。
策展介紹:
本展邀請蕭瓊瑞教授擔任策展人,以許鴻源博士及作品時代為主,分為四大單元:
1.致敬:回顧許博士一生重要的事績,特別介紹他的出生地彰化和美對他的影響,以及對臺灣藝術的貢獻。
2.蓊鬱:前輩典範:展示臺灣早期藝術,探索許博士收藏與臺灣美術脈絡的交融。
3.斐然:跨越時代:展出跨越不同時代的作品,體現對當代美術發展的洞見。
4.璀燦:戰後新風貌:聚焦戰后臺灣藝術的變革,呈現其收藏如何見證這段歷史。
節目 嚴玟鑠博士(Sophie Yen)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彰草路78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08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jimstudio2014 說明 吉米好站第184檔展覽
嚴玟鑠博士(Sophie Yen)個展
從抽象到具象
不同階段的呈現
展期:2024/12/5(四)~ 2025/2/8(六)
開幕茶會:2024/12/14(六)下午2:00~4:00
營業時間:每週三四五六,10:00~17:00
公休:每週日一二
地點:吉米好站/彰化市彰草路783號
節目 媽袓文物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民族一街3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huaMazu/?locale=zh_TW 說明 彰化市積極推動宗教文化,本館於九十五年二月動工興建,迄九十八年四月完工,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開幕。為地面七樓之建物,是一處結合文物展示、文化交流及地方觀光住宿之公共空間,設有媽袓文物展覽室、多功能展示空間、會議禮堂、溫馨客房。
本館以介紹南瑤宮媽祖之發源歷史並保存相關文物史料、蒐藏相關媽祖文物、展覽其他文化藝品為主,輔以結合彰化市觀光產業,舉辦多樣化人文活動,本館將籌設客房提供住宿,為參訪彰化市美景及歷史文化之新景點,更為彰化市古蹟活化開創另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節目 元清觀民俗文物常態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陳稜路126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changhua.gov.tw/ 說明 彰化市元清觀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附設民藝館更是收藏豐富的文物,元清觀建於清乾隆廿八年,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並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彰化地方信眾習慣稱為「天公壇」,屬國家級古蹟,九十五年四月發生一場火災正殿毀損,目前修復工程完工,重新開放。元清觀附屬民藝館已開館,主要就在元清觀歷史沿革、傳統建築藝術之美,並提供民俗技藝傳承研習園地,展示文物琳瑯滿目,為的就是在推廣文化觀光。
節目 呂碧銓文物常態展(田中鎮碧銓文物館)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田中鎮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本鎮百年古典詩社「蘭社」社長呂碧銓先生文物館於今(100)年5月29日落成啟用,展示其詩作、得獎紀念狀及書法作品,館址位於彰化縣田中鎮大社路1段70號,參觀預約電話(04)8742170、8751888。
「碧峰山人呂碧銓生於日治憂患之時,長於台島板蕩之世,既目見漢學興衰之遞變,又親體文化傳承之艱難。一生之志趣以詩為首,一身之遊歷以詩為最。縱然世音滔滔,仍才貫筆端華藻,奪金不落人後;即令年耄力遲,而詩篇蜂出依舊,毀譽無擾其心。詩人之執著處,亦詩人之可愛可敬處。
呂碧銓老詞丈,詩才馳名遠近,其出詩之迅捷,尤為詩壇所津津樂道,至今已出版《碧銓吟草》系列詩集達五巨冊,使常人難望其項背。其作詩及其詩作,均為當今詩壇所注目。
節目 蚵藝作品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芳苑鄉漁港路9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ork.org.tw/ 說明 將在地的蚵殼,加上泥塑土,轉化成人身的姿態,鳥類的羽身,結合漂流木、石頭、貝類等,不同素材,變化多端的作品,將平凡的蚵殼蛻變成動人的藝品,在館內展售。並有蚵殼DIY教學,在實際操作中可認識雕塑原理。
節目 鹿港鎮史文物常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民權路160巷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lukang.gov.tw/ 說明 鹿港鎮史館揭牌啟用後,即吸引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在環境典雅的展區內,襯著悠揚的音樂聲,加上館方人員詳細解說有關展覽的老照片、檔案史料等內容背景,讓參觀民眾不虛此行,紛紛簽名留念,也為鎮史館打響開館後第一炮。
節目 鹿港民俗文物典藏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館前街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130;半票+70;團體票+90
網址 http://www.lukangarts.org.tw/ 說明 館內收集了許多鹿港當地文物,內容包括清代至民國初年共計六千餘件的民生用品,其中約三千件為鹿港當地耆老捐贈書畫、文物。展示廳一樓展有: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禮儀用品;二樓展示廳有:辜氏臥房、國際會議大廳、太師椅貴賓接待廳、閨女臥房、餐飲器皿及書畫文獻資料。另有一棟兩 百年歷史之傳統閩式建築:「古風樓」。現為私立的民俗文物館,未捐贈為官方所有。當時辜濂清秘書(1984年)、丁國富顧問手繪數種該館logo圖樣,共計七種,目前本館信封、名片logo為辜濂清手繪而成。
館內典藏九大類民俗文物:
書法、繪畫類
傢俱、雕刻類
戲曲、布偶類
宗教、禮儀類
瓷器、餐飲器皿類
服飾、裁縫類
生活用品類(綜合)
歷史文獻資料
清末家居用品類(古風樓)
節目 「四面亮麗,八方驚奇」玻璃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鹿工南四路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s://www.timingjump.com.tw/ 說明 由台明將公司創立的「台灣玻璃館」,除了展示玻璃藝品,並以「四面亮麗、八方驚奇」的創意呈現於社會大眾眼前。館內以寓教於樂的方式,使參觀者能與玻璃有「零距離的另類接觸」;突破玻璃業傳統的刻板印象,讓人耳目一新,並使大眾深入了解這個晶瑩剔透的大千世界,一次滿足所有玻璃相關的知識與資訊。
基礎展示:
文字沿革、基本素材:厚度、顏色、花紋…。
現代加工:Low-E、奈米智潔…。
傳統加工:切割、研磨、彎角、鑽孔、噴砂、磨砂、雕刻、印刷、彩繪、窯燒、強化、膠合、複層、彎曲…。
世界之最:大小、長短、輕重、荷重量…
介紹玻璃素材與應用技術:
素材:厚度、顏色、花紋、反射(全反、半反)、鏡片
烤漆:一般、銀粉、瑩光
網印:各種圖案、彩色
膠合:相片、絹絲、金箔、鐵網
窯燒:曲面、彩釉、溶合
磨邊:掃邊、平底細磨、圓弧細磨、樹脂光邊、斜邊、OG邊、牛頭邊
雕刻:鑽雕、刻花
鏡片3D:加工特質
複層:隔音、隔熱
防爆:砧板、滑鼠板
太陽能板、液晶面板
節目 【今生陶韻】李金生陶藝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出日期 2024/11/02 - 2025/02/02
網址 https://www.yinggo.com.tw/blogs/%E7%95%B6%E6%9C%9F%E5%B1%95%E8%A6%BD 說明 展覽名稱:【今生陶韻】—— 李金生陶藝創作展
展覽期間:2024.11.2—2025.2.2(10:00 ~ 19:00)(每月1、3週之星期二休館)
開幕茶會:2024.11.3 Sun. 15:00
展覽地點:光點藝術中心/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李金生作品以人物塑造為主,描寫1960年代左右時期,農村生活和社會背景與教育種種,在事境變遷的時代中,兒時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帶給經歷此種過程的快樂記憶或難忘故事,有很多是難以忘懷的內心秘密和甜蜜的天真異想世界,雖然物換星移人事已非,美好的世物總無法留住,剩下的只能靠記錄維持這僅有的成長軌跡,陶土與人有很深厚的淵源,代表人類發展的軌跡與伴隨文明的誕生,從實用器皿演變成裝飾欣賞都在追求藝術的價值,從過程中陶瓷說明人類歷史過程外也說明了陶瓷材料實用價值,近年來更是國際間基本互動的媒材,所以李金生選擇陶土特性來詮釋曾經在生命中出現的分分秒秒,正是藝術創作與設計創意最佳的寫照。
如今更欣見他透過這些課題,勇敢的面對歷史與傳統,並利用古老而悠久的材料,尋找切入當代文化的可能性。在努力的嘗試歷史而彌新的表現主題與形式中,不斷地試圖跨越技術與藝術的界定,以張揚其創作理念及人文關懷.這種擁有頂尖技藝,卻不刻意遵從原則,不滿足於客觀事物的摹寫,而是要求內在的實質表現,就是憑藉著自己的價值觀、認知、專長與習慣,從社會、倫理、心理、功利的思想概念中脫穎而出,進行深融熟練的暢想表現.這種闡釋形式看似遊走在傳統與前衛的邊緣,卻引領著時代的氛圍,朝向更「頂真」的境界邁進。
節目 【觀點】吳炫三、吳奇娜父女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出日期 2024/11/30 - 2025/02/02
網址 https://www.yinggo.com.tw/blogs/%E7%95%B6%E6%9C%9F%E5%B1%95%E8%A6%BD/173172 說明 觀點-吳炫三、吳奇娜父女創作展 Perspective-A-Sun WU × Gina WU Creativity Joint Exhibition
展覽期間|2024.11.30 Sat.-2025.02.02 Sun.
開幕茶會|12.08 Sun. 15:00
開放時間|10:00-19:00(每月一、三週之星期二休館)
地 點|光點藝術中心 三樓展覽廳
地 址|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鶯歌光點即將舉辦吳炫三父女首次聯展。預計展出平面與立體作品30餘件,展期自2024年11月30日至2025年2月2日止。
面對時代的大哉問,吳炫三以追求生命的原始爆發力回應。「定」則是吳奇娜的創作核心。對藝術創作的熱愛雖一脈相承,作品風格卻南轅北轍。
吳炫三成長的年代中,臺灣剛跳上經濟奇蹟的順風車,自農業社會飛快地向工商業社會奔馳,都市化的生活型態讓人們與大自然的緊密聯繫脫軌。現代化機械取代了傳統牛車、水車等動力。
1979年起,他遠赴非洲原始部落追尋失落的童年,探索自己的藝術之旅,深入亞馬遜叢林探險,走訪印加、瑪雅文明,北至阿拉斯加因紐特部落,最後回到南島臺灣文化懷抱。以自創的陰陽文符號,呈現幾十年來在創作中反覆咀嚼生命的意義-激發生命的潛能。
現在人類散居在高度全球化、數位化的地球聚落裡,變化無常是我們每天的日常。深受佛學、老莊以及神話影響的吳奇娜,則以創作表達「定」的內在能量,以陰、陽互生的手法,捕捉氣韻生動的瞬間。
節目 【轉相併行】王志文雕塑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3F
展出日期 2025/01/09 - 2025/03/02
網址 https://www.yinggo.com.tw/blogs/%E7%95%B6%E6%9C%9F%E5%B1%95%E8%A6%BD/178331 說明 展覽名稱|【轉相併行】王志文雕塑展
展覽期間|2025.01.10-2025.03.02
開幕茶會|2025.01.19 Sun. 15:00
開放時間|10:00-19:00(每月一、三週之星期二休館)
地 點|光點藝術中心 三樓展覽廳
地 址|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此次個展作品造形內容分為三個方向:
第一階段以等比例寫實的人體雕塑為起源點,強調人體在肢體收放、身體轉折的狀態下呈現出外在的肌肉及骨感變化。那是我感興趣的創作點,因為想表達一個準確和真實的型態,將雕塑對象物的外形和量感清楚地體現出來,也藉由泥塑技法所傳遞的神情和體態,渲染觀者在看作品當下的情緒氛圍。
第二階段從純粹的寫實型態轉變到以空間、場域、配件物相互結合的多層樣貌,尤其是抱枕與身體肌肉的擠壓關係,藉由施力變形讓物件膨脹或是凹陷,不用刻意透過表象觀察或根據計量去製作,更加隨意地去變形,或是在肌理、造形上去做其他發想。
第三階段的作品也就是此次展覽的重點,同樣以半抽象的人體為創作主軸,但更簡化了身體與四肢的外在描述,從單一個體併入了對象,相對的也加入了男女情感的連結。
主體結構以原木材質表現,藉由簡約的造形,讓原木的自然紋理成為材質主題,而工業性製成的夾板層層線條,當作點綴在身體局部,構成不同木材運用的主賓之分。彼此間在量體的表面游走,彷彿是騷動空間的相對關係,緩緩地讓觀眾進入線性環繞的視覺效應中。
這三階段的創作過程主軸皆圍繞在人體為主要對象物,即使當今雕塑領域極度擴張對材料、形式、內容、過程等等的實驗上,人類的內外在變化仍然提供我創作的泉源。兒女的出生引領我進入材質轉變的領域,在充滿詩性美感的木材質中,用雕塑手法去記錄小朋友生活中的點滴,也從這一連串的系列慢慢衍生出原木與集成材結合的可能性。
節目 與動物共享大自然 (2024/12/24-2025/03/02)
座標 經度120.9671479緯度24.8031317
地址 新竹市武昌街110號
展出日期 2024/12/24 - 2025/03/02
售票 0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HCLAC 說明 雜木從大樹誕生出來,經由大地滋養又遭遇戲劇性變化,從深山經過一路的漂流,最後回到人類的手中,藝術家張弘欣利用漂流木的自然曲線、紋路反應在作品上,每一件成品都充滿有趣的故事,不僅讓木頭中的籃碳保留起來,也變成一件漂亮的藝術品,更讓環保理念能深植人心。
藝術家簡歷-
南投竹山非科班出身的張弘欣,利用空閒時間,把年幼家住濁水溪畔的撿漂流木經驗,結合長大後學習的木藝技巧,尋找特殊造型漂流木,一點一點拼接成犀牛、土狗、鴕鳥、長頸鹿、馬、公雞、鵜鶘,甚至有電影「星際異攻隊」的「格魯特」。張弘欣自2019年開始啟動斜槓人生,每年參與竹山燈會盛會,並多次參加竹山篁山藝術會南投文化局聯展、三義木雕博物館采風聯展,並於2021年獲邀臺灣設計週臺灣木雕藝師薪傳邀請展、2022年獲南投文化局玉山獎入選。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與動物共享大自然
時間: 2024/12/24(二)-2025/03/02(日) 9:00~17:00(週一公休)
地點: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廣場(300新竹市武昌街110號)
節目 2025「小龍迎新.春昂萬福」新春活動
座標 經度120.9671479緯度24.8031317
地址 新竹市武昌街110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5/01/18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HCLAC 說明 「公益市集」13:30-16:30
「大師揮毫」13:30-16:30(民眾發票兌換號碼牌時間14:00-16:00)
「小龍迎新.春昂萬福」迎春揮毫活動邀請賴煥琳、羅際鴻、施春茂、謝秀英、蘇富美、黃德琴、黃武雄、姚淑芬、江志正、凌春玉、鄭雯蔚共11位書畫大師,現場揮毫賀新年,並提供限量春聯供民眾以發票兌換。有興趣的民眾可憑紙本發票或雲端發票(113年11-12月、114年1-2月期別發票,且未登打統一編號)發票金額10元以上,至現場即可兌換1幅春聯,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兌換之發票全數捐贈公益慈善團體「新竹市智障福利協進會」,讓發票發揮更大的效益。此外,現場還有新竹市警察局及消防局之婦幼安全及防火宣導,提高春安之警覺及闖關遊戲,歡迎民眾到場互動。
節目 藝術陪伴治療工作坊
座標 經度120.9671479緯度24.8031317
地址 新竹市武昌街110號
展出日期 2025/02/16 - 2025/02/16
售票 100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HCLAC 說明 藉由視覺藝術創作,結合正念及放鬆技巧,引導成員覺察自我的感覺與情緒,探索自我內在的能量,學習運用藝術創作來自我照顧與統整內在。
本次課程邀請李元親心理師,帶領學員透過圖卡、粉彩、粗鹽、畫刊、彩色報紙、雜誌...等媒材創作、在過程中認識並了解自己的情緒,適度調節壓力與情緒,進而紓壓。兩場工作坊分別是彩塩紓壓創作與藝術拼貼創作,每場限定20名,報名藝術拼貼創作的夥伴們請攜帶家裡不要的畫刊、彩色報紙、雜誌...等媒材來參與。
講師介紹-李元親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相信自發性的創作就是療癒的開始。
現職: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共渡心理諮商所、日暖微光心理諮商所 兼任心理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兼任心理師
節目 大地之美-柯燕美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347巷2弄1號
展出日期 2025/01/16 - 2025/02/08
說明 展期:2025/1/11-2025/2/8
開幕式:2025/1/11(六),13:30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ByPutyD7t/
創作理念
創作起源於長期對自然環境、地質結構和生態系統的深刻感悟而關愛,深入探索自然界中的形狀、色彩與質感。作品對自然萬象的深刻理解以詩意方式的表達,產生每件作品都藏著一個故事,每一束光影都能啟發創作的靈感。
透過陶土的溫潤與火焰的烈焰,探索了泥土與自然的連結,將大地的脈動和生命的循環表現在每一件作品。將這些觀察轉化為具象與抽象並存在陶作品裡。作品的顏色來源於陶土的天然色澤、釉料的變化及火焰的熔融,以這些元素共同融合。創造出獨特的色彩效果,仿佛大自然中的岩石、鳥、魚、花卉和水的色調,為觀者帶來觸動心靈的視覺體驗。
「大地之美」展覽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場對自然之力的深刻反思。透過創作者獨特的視角,讓觀眾能夠重新審視大自然的美麗與脆弱,並從中獲得對環境、對生命的全新啟發。
柯燕美
高雄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
2014通過陶磚結構的設計專利,結合透明回收玻璃瓶及獨特彩釉燒製成作品
公共藝術作品
2021 臺南市日新國小0206震後校舍重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委託創作
裝置作品
2023-2024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112年臺南市藝術浸潤社區專案計畫
2023 高雄市鳥松區大華國小70週年校慶參與式藝術教學陶藝作品
2022 澎湖縣白沙鄉小赤村「社區入口意象」設置計畫工程
2015-2022 澎湖縣社區營造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個展
2024 高雄市文化中心-雅軒-柯燕美創作文件展
2020 國立成功大學藝文中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藝文中心-中原大學藝文中心-柯燕美個展「山生水藏,擇地而居」
2017 巴拉圭東方市中山僑校-柯燕美個展
節目 安放的所在—2024歲末小品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8 (新瓦屋展覽館)
展出日期 2025/01/16 - 2025/02/28
說明 每件作品,都有它安放的所在。或許是在博物館的典藏室裡,或是在美術館的展覽牆上,或成為了熙來攘往的鬧區地標,亦或是仍深藏在藝術家的工作室,也或者是在某個家庭的溫馨角落……。而若是抽象來看,這些作品的位置又多了更多可能性,它可能是大自然山野間的真實座標,可能是在虛無飄渺的虛幻世界,也可能是一個心靈喘息休憩的角落,又或者是他人賦予的評價及定位……等,此時,「位置」似乎象徵了創作者對於自己關注事物的寄情與信念,而作者也試圖從創作中獲得回饋與成長。
「安放的所在」在承先啟後的年末時刻,希望帶給大家各種不同的風景,豐富滋養我們的藝術生活。一諾藝術邀請了五位藝術家:王惠仁、宋立、邱怡霖、許璧翎、鄭畬友,來和觀賞者一起創造屬於作品的位置,一起尋找那個連身心都能一併安放的所在。
▌展覽資訊
安放的所在—2024歲末小品展
展 期12.15 (日) ―2.28(五)
藝術家 王惠仁、宋立、邱怡霖、許璧翎、鄭畬友
地點│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一諾藝術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8
電話│03-6685981
節目 台灣蠟筆藝術之美-王建民 Jam-Min Wang蠟筆王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337041桃園市大園區航站南路1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6 - 2025/04/30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2Cpuk2RXpC/ 說明 【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一本初心,不斷追尋開拓蠟筆的新藝境
丨展覽時間丨2025/01~2025/04
丨展覽地點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3F出境大廳北側展廳
丨合作單位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策 展 人丨徐予紅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聯絡人:徐予紅 0975-638759;
(LINE ID:yuhung1108)
Mail:uday.tpe@gmail.com
#右岱藝術 #策展 #藝術經紀
展覽藝術家
王建民Jam-Min Wang (蠟筆王)
【現 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講師
蘆洲林建生圖書館/ 講師
中華文創學會/ 常務理事
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 董事
【重要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 (蠟筆畫技巧專書)
王建民,又稱台灣蠟筆王,台灣知名蠟筆畫藝術家,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作品於海峽兩岸各地展覽,並將其蠟筆創作授權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號稱「蠟筆達人」,「台灣蠟筆藝術第一人」。
蠟筆王從事藝術創作,始終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並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不斷創新繪畫技巧與畫風,在藝術界獨樹一格,引領風潮,獲得業界衆多肯定與好評,作品獲邀於台灣及海峽兩岸各地展出個展與聯展逾百餘次。
節目 啟英高中113學年度設計群專題成果展
座標 經度121.227384緯度24.958126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美路16號
展出日期 2025/02/11 - 2025/02/23
說明 啟英高中設計群設有廣告設計科及室內設計科,在歷任科主任努力耕耘下,成為培育設計業界基礎人才搖籃。本次展覽為三年級學生運用所學,激盪靈感,發揮創意及技術,將團隊設計理念具象化呈現,為學生展現學習成就。
節目 八德長青學苑水墨繪畫班成果展 (2024/10/01-2025/01/31)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八德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說明 展出八德區老人會長青學苑繪畫班學員所繪的山水及花鳥國畫。
節目 「孩好有你」出生禮俗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八德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本所收集各式抓周服飾及用品展出,讓民眾於洽公之餘參觀,讓您瞭解出生傳統禮俗,歡迎踴躍參觀。
節目 書寫風景—橫山書法藝術館戶外燈光藝術展 Writing the Landscape: A Light Show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28鄰大仁路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4
網址 https://tmofa.tycg.gov.tw/ch/exhibitions/current-exhibitions/129 說明 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以下簡稱書藝館)為響應臺灣燈會在桃園,在歡慶聖誕佳節至元宵之際,策辦「書寫風景-橫山書法藝術館戶外燈光藝術展」,邀請 4 組藝術家/團隊何景窗、劉名哲、步里赫森、太極影音,以筆墨線條、詩詞、篆刻等書藝元素結合燈光設計、投影,共同回應與營造橫山書法藝術館的「書寫風景」。展區包含「經典書法:曲水流觴」與「現代書藝:詩詞小語」,形成古今對話,邀請觀者不僅關注書法本身,而是進一步探索與感受書藝館夜間場域、書法藝術與我們的多樣關係。
節目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28鄰大仁路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4
售票 全票+100;優惠票+50
網址 https://tmofa.tycg.gov.tw/ch/exhibitions/current-exhibitions/125 說明 本展「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於2024年11月17日起至2025年2月24日隆重展出。本次集結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臺灣,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越南、阿根廷9地的書法名家,共展出59組件書法作品,呈現當代書法藝術的多元面貌與發展脈絡。
書法作為文字藝術的獨特表現形式,歷經千年演變,與書寫者的情感心象緊密結合,發展出豐富的藝術內涵。展覽不僅匯聚了各國書法的傳統精髓,更呈現了各地現代書法創作的多樣風貌。從傳統筆法到創意表現,觀眾將能一覽漢字文化圈當前的發展走向,領略書法文化如何在不斷變遷的時代脈動中,賦予藝術新的生命力。
本次展覽以「翰墨無邊」為主題,寓意書法藝術無窮無盡的發展可能性。透過書法這一載體,臺灣有幸在全球書法藝術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傳承並發揚漢字書法的精髓。本展希望能夠喚起更多對書法藝術的關注與熱愛,並藉此啟發觀眾思考書法文化的經典傳承之路與更多的可能。
節目 202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三和路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10
說明 邁入第18屆的「書展大獎」,徵件限自2023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含)期間首次出版之作品參賽,總件數達660件,包括「小說獎」110件,「非小說獎」329件,「兒童及青少年獎」221件。各獎項參賽作品水準精彩,競爭激烈,不僅呈現台灣年度出版趨勢、表彰台灣原創,也希冀透過台北國際書展、全台北中南圖書館串聯展出、線上及實體書展啟動等豐富多元活動,邀請全民矚目樂讀得獎好書。
節目 桃園市立圖書館三和分館主題書展1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三和路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7
說明 三和分館一月主題書展:春節
人間若無節日,那有多無聊?
從春節到生日、情人節到聖誕節,
從百貨公司週年慶到廟會踩街、校慶‧…
就是有了這些五花八門的慶祝活動,
人們才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節目 桃園市立圖書館大園分館主題書展1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中正西路12之1號4-6樓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7
說明 大園分館元月書展~節慶音樂會!過年啦!
歡天喜地迎新春,已蛇福入來報到
大園分館精選關於年節優良讀本,立体繪本陪您一起過好年
節目 錦瑟華年-林宗賢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園區大仁路4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09
網址 https://www.yinartspace.org 說明 舊金山藝術大學藝術碩士個展於國內外數十次,作品從傳統到當代,從平面到立體,透露出林宗賢對創作的熱誠。林宗賢創作的重心投注於傳統題材的再創新,以新的藝術形式和語言,創作出
更貼近當代人思想的作品。象徵富貴的牡丹花、有著金玉滿堂寓意的金魚和代表福氣的蝴蝶,都是其創作的主要元素。
創作理念:
林宗賢最新個展「錦瑟華年」,除了展出為人熟悉的鑽石牡丹系列,還有以早年台灣民間工藝品蝴蝶畫為靈感的福壽系列,展出內容延續了畫家一向關注的傳統繪畫題材,利用不同媒材的交替試驗與使用,讓大家再熟捻不過的花開富貴這個老題材,有了全新的面貌「鑽石花系列」巧妙的將鑽石的切面與牡丹花或玫瑰花結合在一起,用炫麗的視覺效果訴說一個古老的心願,福壽系列靈感來自於 畫家對台灣早年工藝品蝴蝶畫的童年記憶,畫家筆下的蝴蝶時而寫意時而抽象,在視覺上營造出更深遂的空間感,結合了台灣人熱愛的諧音梗充滿了當代藝術的幽默感,除了平面的繪畫作品也同時展出了林宗賢專研釉下彩多年的陶瓷作品,利用各種不同釉色和技法,呈現釉下彩的不可預期與驚喜,畫家藉由這次展出在新的一年帶給大家更多的希望與祝福。
節目 「大溪知己」大溪創生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認識大溪人、參與大溪人、成為大溪人
——歡迎登入「大溪知己」展!
「知己」一詞,可以指「了解自己的好友」,也可以是「認知自己」:建立對事物、環境⋯⋯等的認同、並發展自我的過程。
展覽名為「大溪知己」,希望透過更多元、更鮮活的方式,讓每個到來的訪客,都能看見不同樣貌與視角的大溪。透過生態博物館思維,打破傳統的展覽形式,提供訪客前所未有的觀覽體驗:在展中,你可以認識當代大溪人,也能看見大溪的前世今生、發展脈絡,甚至有機會與AI科技互動,記錄、想像與創造大溪的未來,進階為大溪的一份子。
歡迎來到「大溪知己」展,祝福你在大溪找到知己,也變成大溪的知己!
知己好友
如何交到大溪好朋友?
——求認識!求帶路!在地知己舉個手!
造訪一座城市,沒當地朋友帶路不行的!
不過,這座城市有9萬多位居民,要怎麼開始打聽?
為你介紹這群「大溪好朋友」,他們是木藝生態博物館最重要的共學夥伴——他們熱愛大溪,也熱愛分享與呈現這裡的生活文化;以在地人的觀點,抱著熱情持續深入挖掘,呈現出各種大溪特色的生活片段,十足熱血,充滿魅力!
以下將現場交給他們,聽聽他們在大溪生活的各種故事!
知己履歷
是什麼讓大溪變成大溪?
——每一個決定的當下,都是促成大溪改變的轉折點。
一百年、十年、一個月、一分鐘⋯⋯你我認識的「大溪」,源於許多關鍵人事物的塑造與累積。這些事件在大溪演進的時空裡,各自展現了它們的影響力。
本區帶你一探大溪的「景物改變大事紀」:說明形塑大溪的關鍵要素與時刻,並以景物今昔對照的紀錄,一起見證百餘年來的大溪改變。
成為知己
有沒有跟大溪更熟悉的方法?
——成為「大溪好朋友」三部曲!
無論是讓訪客更認識大溪,或是讓在地人更了解家鄉⋯⋯對於大溪一切的採集、整理、記錄、詮釋與學習,都是必經的過程。
想要和這座老城更加熟悉,可以試試本區的三個步驟方法學:記錄、連結與觸發、創造。
依序體驗,不只你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大溪也會!
知己PLUS
番外篇:目睹他們正在創造的大溪!
現今的大溪,「創造」依舊是進行式!
這些大溪知己,是「街角館」的館長、也是與木藝博物館共學的夥伴。
是友善的大溪好朋友,也是採取行動讓大溪發生改變的實踐家。
本區展示他們的部分作品,藉由這些創作,你將更能體會大溪生生不息的文化行動,與永續的創造力,始終正在進行中!
讓我們隨著展覽,一起走進大溪的製材廠,探索從原木到木材的轉變過程。透過展覽五個主題:「山林原木」、「選木取材」、「乾燥成材」、「匠心成器」及「製材產業的嶄新可能」,看見製材師傅們挑選剖切原木、打磨鋸帶、乾燥成材的職人精神,重新認識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木材。
節目 黃玉華—話畫~豐富多彩的藝術元素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4/30
說明 畫畫對黃玉華來說是愛好更是一種表達方式,猶如一扇窗傳達內心的情感和想法。
對於畫畫的熱愛,追溯到國中時期,經由美術老師的啓發,所以對畫圖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爲喜好就會不由自主的融入其中,從畫圖中找到樂趣,每次作業完成時開心和滿足。
隨著年齡增長,照顧父母、家庭、子女成長,不忘初心重新拾起對畫圖的興趣,試著向油畫(彭沛琪)老師學習畫圖,從最基本的油畫技巧、色彩、光影、線條的運用等等,從中學習油畫的畫法,如(點彩、色塊拼接、抽象畫、厚塗、寫實、刀畫等),靠著執著和努力不懈的學習,雖然生活中有著繁雜瑣碎事務,但始終沒有放棄畫畫,進而從畫畫中找到生活寄託和夢想,更而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繼續學習。
藉由此次的展出讓大家ㄧ起感受藝術的美好。
黃玉華 經歷:
1.112年平鎮區公所~時光印記(油畫師生5人聯展。
2.113年好處 TSHU Bistro Ca’fs~夢想印記(油畫3人聯展)。
3.113年LALAUYA CAFF~初心(油畫師生展)
節目 「大溪有緣客-客家文化現蹤」主題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9鄰月眉3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本次展覽從客家文化歷史的視角下,探索漳州移民開墾大溪的歷程,以及客家族群在地的淵源,並帶大家一同尋找大溪客家「或隱或顯」的人文地景,透過建築、信仰、產業、飲食等面向,進一步發現大溪多元族群交融之美。
|第一展區|發現大溪有緣客、溪客稀客從哪來
|第二展區|多族群開發大溪、溪客的宗教信仰
|第三展區|建築中的客家事、客蹤旅行地圖
節目 李金興家族簡介暨生活情境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9鄰月眉3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李家清代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輾轉來到大溪月眉。家族經營「金興商號」,透過大漢溪水運之利,運輸米糧而致富,並以仁善之風聞名當世。
李家子孫人才輩出,除大溪唯一文舉人李騰芳(1814-1879)外,本次亦展出臺灣國家棒球隊總教練李詩計(1911-1951)、助產婦暨大溪鎮民代表李宣(1916-1995)的故事。
展覽分為「生活情境」與「家族簡介」兩大展區。「生活情境」展區依據李家故事陳設,重現世家大族的生活情景;「家族簡介」展區則以圖文展版、影音文物幫助觀眾快速掌握李家歷史,五大主題包含:
一、李金興家族緣起
二、棒球先驅李詩計
三、大溪助產婦李宣
四、古宅模型劇場
五、建築之美
節目 原住民族環境教育常設展
座標 經度121.2822299緯度24.896414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網址 https://walkinto.in/tour/WJ5pxC97IHb1xc6lR97LB 說明 環境教育是強調人與其環境關係的一種教育過程。藉由著教育過程,使全民獲得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需之倫理、知識、態度、技能及價值觀。其目的在發展、瞭解和重視介於人類文化及其生物、物理環境間合理的對待關係。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為「文化保存與推廣」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透過展覽結合傳統與現代跟在地生活及藝術,傳遞環境生態及生活知識,是認識原住民族知識重要的窗口,更是學習體驗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場域。從館內專業的導覽解說員,進而從原住民知識中建立珍惜環境生態的環保觀念,都能讓參與民眾感受到原住民族人與文化及環境三者彼此間緊密的關係,並兼顧文化教育的意義,更成為學習與體驗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設施場所。
展場規劃-
1.互動教學區
2.影音休憩區
3.可變換互動教具
節目 「大溪老厝邊」警察宿舍群生活故事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13巷11、13、1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大溪老厝邊-警察宿舍生活故事展」是一個充滿「家」與「人」元素的展覽。
展覽位於保有生活氛圍的警察宿舍群中,透過警察、宿舍原住戶以及大溪鄰居的觀點,去看待大溪警察任務的多元性以及特殊性,以及與常民生活的鏈結,將口述回憶用活潑的插畫、影音以及裝置藝術等手法,帶領觀眾進入宿舍群的生活場景及精彩故事中。
展覽區域分為彈藥庫「探索警物.警務」的前導故事動畫、歡迎廳的「厝邊警察任務中」、生活廳「厝邊警察的生活」,這樣的安排不只可以看到日本時期到戰後警政制度與聚落變遷,大溪警察五花八門的任務,更可看見宿舍群警察及家眷們與大溪人之間的緊密互動。
節目 「開箱大溪」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17、19、21、2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開箱大溪」,看見大溪如何發展、大溪人如何經營地方的故事,從個人、家族或不同組織百年來發展及經營地方的角度切入,帶領大家逐步認識大溪土地與人的故事。大溪是在現地環境中展演生活的博物館,走進大溪就是走進博物館。
大溪自清代起,基於大漢溪河運重要內陸河港的地理優勢,成為重要貨物集散地,成為國際貿易網絡的一環,並造就了桃園地區最早的熱鬧市街。百餘年來,市街文化累積豐厚的有形與無形文化內涵。「大溪歷史館」自2016年開館,帶領觀眾綜覽大溪產業、社會民俗,敘說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2023年全面更新展示,增補歷年所持續累積的研究成果,結合在地展示資源,利用新媒體的展示手法,與觀眾一同開箱大溪的多元面貌。
「開箱大溪」展覽共分為6大主題:「源自大漢溪」、「生根與拓展」、「樂為大溪事」、「大溪木發揚」、「共創共經營」與「大溪人說故事」其中亮點包括運用「機械木裝置結合投影」、「互動式觸控牆」、「情境投影」等進行展示設計,並有6部影片紀錄、5座擬真模型、11項實體及多媒體互動裝置及6處情境展示,將大溪豐富文獻資料、舊寫真圖像等知識內容,以全齡共融的方式親近觀眾,使艱澀的文史內容,不再只是帶有距離感的教材,為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展場中並有多樣提供體驗木知識的互動教具,及大溪木藝師製作的各式實木椅供民眾試坐,感受大溪木藝的多樣風貌。
節目 六廿四故事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4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大溪普濟堂主祀關聖帝君,為在地居民重要的信仰。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是關聖帝君誕辰,以大溪普濟堂為核心,地方社頭、大溪民眾共同協力,舉辦慶典及遶境相關活動,熱鬧非凡有如「大溪人的第二個過年」。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俗稱「迎六月廿四」,於2011年指定登錄為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是大溪重要的民俗活動。而為籌備慶典發展出的社頭文化、地方人情故事,更是大溪人世代相傳的精神食糧。
2021年,歷史建築「大溪農會倉庫」由鄭文燦市長定位並命名為「六廿四故事館」,加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群,未來作為推動「迎六月廿四」慶典以及傳承、教育與體驗的共學空間。
【常設展覽 特色藝陣跳起來】
一樓將不定期換展介紹陣頭的入門知識與在地特色,首檔展覽必看重點:
◆ 大溪共義團|
1973年的「關平」、「周倉」將軍
(111年2月起為興安社關平周倉將軍)
◆ 金鴻慈惠堂醒獅團|
五虎將之一「趙雲獅」
◆ 大溪農友團|
「風雨雷電」四尊童仔
現場還有由共義團成員自行製作的神龍,以及「童仔步跳舞機」,讓您跟著七星步跳起來!
節目 「剖木成材」大溪製材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5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0/31
說明 森林裡的原木,最終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門板、桌椅、器具。原木源於自然,在經過多道工序後成為木材,作為重要材料進入人們生活中。原木經過「製材廠」剖製、乾燥等加工,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物,被賦予規格尺寸製成木材後,隨之而生的,是萬象無窮的可能。
讓我們隨著展覽,一起走進大溪的製材廠,探索從原木到木材的轉變過程。透過展覽五個主題:「山林原木」、「選木取材」、「乾燥成材」、「匠心成器」及「製材產業的嶄新可能」,看見製材師傅們挑選剖切原木、打磨鋸帶、乾燥成材的職人精神,重新認識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木材。
節目 「尋找追夢人」鳳飛飛故事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大溪出生的鳳飛飛,一生勇敢追夢,也愛鄉愛土,曾說過大溪是她最愛的地方,最終也長眠於此。
鳳飛飛故事館以其膾炙人口的歌曲「追夢人」為構想,策劃常設展「尋找追夢人」,延伸鳳飛飛勇於追夢的典範,串連在地職人精神,並以「鳳飛大溪 地方再生」為目標,從探索鳳飛飛在大溪的生活軌跡及人文故事,連結大溪人文地景資源,設計鳳飛飛走讀地圖,發揮生態博物館特色。
鳳飛飛故事館「尋找追夢人」常設展共分五大展區,依據鳳飛飛追夢的人生及對臺灣歌謠的貢獻,以其名曲「追夢人」為點題,5大展區主題包含:
一、「飛:我們大溪女兒鳳飛飛」
二、「響:鳳飛飛的追夢路」
三、「虹:如彩虹般的專輯產出」
四、「追:屬於我們與鳳飛飛的美好年代」
五、「愛: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大愛」區。
展館內典藏播放175首鳳飛飛歌曲,完整呈現她的音樂史,也反映她對臺灣音樂發展重要貢獻。
節目 【百年對話: 跨國移動者與臺博館藏的相遇】桃園市立圖書館聯合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 南平路303號
展出日期 2024/08/17 - 2025/03/09
售票 免費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 說明 桃園市為引入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本次邀請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東南亞地區相關藏品,以「藏品與社群連結」為主軸,結合本館的東南亞國家語言藏書,透過「人與物」和「物與書」的連結,展示新住民第一代勇敢地跨越國界,帶著對家族、國家、文化深層的念想,傳承在台灣出生與成長的新住民第二代,共同編織人與物、風土民情、信仰與藝術的故事。
展覽期間包括中秋節和農曆新年,兩大重要傳統節日,在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刻,特別以印尼峇里島神獸「巴龍(Barong)」展品(龍也是臺灣重要的文化象徵)進而串起臺灣與新住民母國之連結。
另外,結合桃園分區資源中心辦理一系列相關友善多元族群閱讀推廣活動,藉此開啟多元文化交流與對話,讓各族群在探索及、認識彼此的過程,學會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並鼓勵新住民、移工與市民朋友,多多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讓他/她們看見自身,也能讓自身文化被看見,展現圖書館的文化平權。
節目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201兒童互動空間
座標 經度121.321246緯度24.998189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201兒童互動空間以親子互動遊戲為主題,透過多媒體小遊戲、主題繪本閱讀、文創商品多樣選擇,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學習,從遊戲中了解土地公及祭祀的小知識。
節目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301特色廟宇與造像藝術
座標 經度121.321246緯度24.998189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土地公信仰遍布全臺各具特色,從早期的一顆石頭、三粒石到小祠或輝煌的廟宇,形成各具特色的廟宇與各具特色的土地公婆和虎爺造像,普遍的信仰中蘊含著豐富的工藝藝術,邀您一起來欣賞。
節目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302土地公節日慶典與科儀活動
座標 經度121.321246緯度24.998189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土地公祭祀活動及慶典科儀,除了日常性的固定祭祀,較為人熟知的有做牙、中元普渡等,本展間展示慶典科儀使用的祭祀用品、南北管演奏樂器、重要儀式中的三獻禮,道教信仰相關產業物品展示如製香、道袍,另有布袋戲及歌仔戲台提供民眾體驗、認識民間謝神文化。
節目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303海外土地公信仰
座標 經度121.321246緯度24.998189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土地神為華人社會共同的重要信仰對象,對土地神的崇敬處處可見,在各地的稱號有福德正神、大伯公、土地公等,各有其意義及脈絡,但對於土地神的虔誠信仰是相同的。本展間以實境呈現海外華人區大陸、新加坡、澳門、香港、馬來西亞等,在土地神信仰的不同祭祀情境,並藉由多媒體、展示品了解不同地區土地神信仰的特色祭祀方式及節慶。
節目 藏.無盡-蕭巨昇2025當代水墨畫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1/19
說明 由中原大學龔詩文教授策展,展出2024年所有的當代水墨創作為主調,本次展覽是〈藏無盡- 蕭巨昇2024當代水墨畫個展〉的深化與延續,更是〈湧動墨潮.類水墨2024國際交流展〉的檢視與映照,計畫與去年展出的〈湧動墨潮.類水墨2024國際交流展〉,共同打造桃園與北台灣的當代水墨熱潮,並以個展的形勢對類水墨交流的呼應,群體與個人、國際與本土的對話。
節目 與原始本能說畫—洪國為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展出日期 2025/02/05 - 2025/02/16
說明 本創作發表,乃以觀察社會現象為創作發想,藉由作品表現予觀者思考借鏡,或賦予更多層面之想像空間。 身處數位轉型爆炸成長時代,尤以目前大家關注的生成AI快速成長演進,已成影響未來世界之重要潮流,然該「如何用」才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福祉,而非禍害,換言之,冀望未來科技仍是輔助人類,而非拿捏人類,甚而取而代之。
節目 第15屆亞洲藝術聯盟大展在桃園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展出日期 2025/02/21 - 2025/03/09
網址 https://15thasiaartallianceexhibition.weebly.com/ 說明 「立足台灣、走向國際」是台灣「泛亞藝術聯盟協會」的初心與目標。在各方協助下、爭取到2025年第15屆亞洲藝術聯盟大展之主辦權。
為了宣揚台灣在地文化,展覽以呈現多元族群文化之2025台灣燈會為開場,並於「桃園展演中心」舉辦這場20多個國家150幾位藝術家參與的國際藝術展覽。
讓我們攜手共進,走向國際,用藝術搭起友誼的橋樑!
節目 曾經的本島第一所:大廟口派出所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9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12/31
說明 展覽透過有趣的展呈形式讓觀展者留下新鮮印象,以復古播盤式電話作為體驗亮點,邀請曾經與派出所有關係的人們進行訪談,讓觀展者感受到文史學家如何透過彼此看似無關的資料,發現其中的關聯性,建立繁華老城區與派出所的想像與連結,期待藉此重現桃園城歷史的畫面感、故事性與魅力。
節目 公共圖書館桃園分區資源中心主題書展1-2月:偶然之籤;開啟隨機故事之門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南平路30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26
說明 您是否幻想過自己走進一個神祕空間,開啟一段充滿奇思妙想的旅程呢?
旅程中的每個機遇都是屬於您的人生禮物,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鮮活能量!
我們想邀請您,跟著籤文的指示,打開藏有寶貴故事的大門,與作者不期而遇。
節目 「花時間遊藝」張素秋油畫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121.3010601緯度24.9929026
地址 桃園市桃園區縣府路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31
說明 桃園市政府法務局於藝文走廊定期展出畫作,強化藝術連結,增進人文氣息。
節目 TW 愛與和平【青天白日滿地「虹」- 積吶虹光LEF】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桃園市龍潭區中正路210號 (田園藝廊B1)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5/01/26
說明 青天白日滿地虹,蒼穹無垠心相通;白雲悠悠繞山谷,光影交錯映其中。
繁星作伴夜長空,心隨彩虹逐夢中;天地遼闊無盡處,愛與和平永不窮。
大地承接天上光,虹霓穿越萬物芳;如詩如畫橫天際,映照蒼生共流長。
青天碧水一線連,彩虹之美映心田;無論風雨與晴朗,和平之光遍世間。
https://vocus.cc/article/66c49e7dfd89780001742a56
節目 桃園市立圖書館觀音分館主題書展1月(3檔)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文化路2號4樓 (觀音文教大樓4樓)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7
說明 主題書展
1.掃塵除舊迎新春(01/02-01/27)
2.2025國際書展-義大利主題書展(01/10-02/10)
3.書開福來-蛇舊佈新好運書展(01/10-02/16)
節目 臺灣客家茶文化館常設展 - 尋客茶路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高原路76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一般票價+160;優惠票+80
說明 臺灣客家茶文化館常設展 —「尋客茶路」。以茶之名,一趟連結世界與臺灣內山的文化之路 路上交織著臺灣茶百年歷史與茶山風貌,看見臺灣人敬天、謝地、待人的生活內涵,理解茶葉到茶湯的風味緣由,紀錄東方美人冠軍茶師的土地精算哲學。
節目 臺灣客家茶文化館特展 - 花與茶圓舞曲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高原路76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一般票價+160;優惠票+80
說明 花與茶的結合,是一場古老而續寫的圓舞曲。
在這場旋律中,花的香氣與茶的味道編織出一段段難忘的故事,故事中充滿了文化、歷史和工藝的深沉。近年來,由於眾多茶品牌的持續推廣,東方窨製花茶再次贏得了大眾的喜愛,但它與西方花茶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此次花與茶圓舞曲特展,除了介紹富含深厚文化背景以及製作工藝的東方窨花茶,還有富含豐富詩意的西方花茶聞香之樹,一起體驗一場東西方融合的嗅覺饗宴!
節目 散彩重序:《眷村色彩散策》衍生設計徵選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138巷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眷村色彩採集計畫於2020-2022年期間,調查總計30處全臺尚未修復的眷村,透過田野調查、訪談等方法,將眷村建築、自然與人文歷史元素轉化眷村文化想像,接著2023年出版《眷村色彩散策-走讀全臺30眷村地景》一書,紀錄了全臺30處眷村具有地方識別性的450筆色彩元素。並於2024年舉辦【散彩重序:《眷村色彩散策》衍生設計徵選競賽】,藉由參賽者的視角呈現對於眷村色彩、文化的想像,本檔展覽將展出入圍決選之參賽者的作品提案,期待與觀者一起激發更多創意火花。
節目 歷史建築澎湖湖西鄉「湖西辛家古宅」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28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湖西辛家古宅為本縣登錄之歷史建築,為推廣文化資產的保存與記錄,保留左大間仔位置,以圖文輸出介紹其歷史沿革,配合屋頂構件,讓民眾近距離感受傳統建築工法。展覽主題除了手繪藝術家 -「朱朱-媽祖手繪作品」,大廳新增王旭昇師傅的糊紙作品,以西遊記為背景完成紙紮神像的大作展出。
節目 迎風藝術群《伴生。絆生》海藻主題多媒材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43之1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9 - 2025/02/27
網址 http://www.hs885.gov.tw/ 說明 迎風藝術群長期致力於藝術行銷澎湖,此次展覽由黃春鶯會長帶領策劃,以「伴生。絆生」為主題,展出的80件作品包含海藻標本創作、藍晒書籤、手工布包等,充分展示了藝術的多元可能性。
節目 蔡廷蘭進士第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2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澎湖興仁蔡進士第位於今馬公市東南方興仁里上村,為澎湖進士蔡廷蘭高中進士後所建,自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之久。澎湖興仁舊名雙頭掛,位於澎湖拱北山與獅山中間地帶,因村落居兩山頭中而得名。開拓之初,大抵為半漁半農的生活方式,其後墾地日漸向內地擴張,離海港漸遠,而耕地日增,農業逐漸取代漁業。聚落分上村、東村;上村,大抵為蔡氏族人所聚居,有祖廟蔡氏濟陽堂一座。興仁蔡氏後裔蔡廷蘭,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成為澎湖本地的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進士。進士蔡廷蘭生於嘉慶六年(1801年),十三歲即以稚年補生員,後入學府,屢試屢中,補澎湖廳稟生。為人廉靜,好讀書,先後主崇文書院、引心書院及文石書院講習。道光十七年(1837年)秋試中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晉京會試,中進士,以即用知縣分發江西省。此後仕途多在大陸內地,任官累遷至同知,咸豐九年(1859年)以病歿於任所。蔡進士中進士後三年,即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回鄉祭祖,便在雙頭掛舊宅右邊建進士第,以光耀門楣。由於蔡進士一生仕途皆在外地,進士第的興築,其象徵的意義大於實際宅第的意義。進士第的建築特色是門廊面寬四點五公尺,深進約三點三公尺,正立面為退凹式作法。其廂房為馬背硬山式作法,屋面為硬山燕尾屋脊,為澎湖民宅中唯一有燕尾作法。宅第中其他建築作法及裝飾,亦頗為精緻。由於蔡氏子孫並未對進士第大規模整修或改建,故整體結構至今大致上仍保存完整,但因日久失修,澎湖縣政府於民國100-101年進行修復工程,恢復進士第以往容貌。
節目 「水下探索號-認識世界的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潛進世界博物館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展覽運用多元展示手法,將百年歷史的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打造為一艘極具未來感的「水下探索號」潛水艇及具臨場感的水下考古現場,帶領民眾環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體驗水下博物館環形投影、水下實境影片、水下文物互動遊戲、欣賞出水文物展示及潛水專業裝備等。「澎湖郵便局」展示區分為:A區 【國際水下博物館】觀眾化身為水下考古員觸碰6間國際水下博物館、B區 【國際6間水下博物館水下遺物展示】、C區 【澎湖海洋文化影像】。
節目 澎湖地方特色海洋資源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20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民國七十六年由行政院文建會委託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張崑雄博士主持該研究規劃專案,標示出本館旨意在闡揚地域性海洋資源及文化特色,使用能將過去海洋發展的歷史以及今日人們對海洋的瞭解,甚至未來對海洋的開發方向做一銓釋,並從人文及自然科學的觀點,將與海洋有關的事物加以有系統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節目 二呆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趙二呆先生本名同和,字中平,1916年生於江蘇鎮江,其作品禪、簡、靜、寂,極具個人色彩。本展覽展出趙二呆先生作品,包含水墨、油畫、陶藝、雕塑、版畫、素描、攝影、書法、詩、文、篆刻等才藝。
節目 林傳貴八十五回顧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8 - 2025/01/25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鄉土素人藝術家林傳貴先生,一直以來長年在藝術文化氛圍薰陶之下,加上不斷的摸索學習,逐漸地在繪畫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畫風,林傳貴先生數次參與澎湖縣歷屆的美術家聯展,參加日本亞細亞水墨交流展長青組入選,也在東京、京都美術館及臺北中正紀念堂,參加亞太國際墨彩藝術聯盟畫展長青組優選及中華國際墨彩藝術學會長青組寫意類優選,本次回顧展展出約35幅水彩畫。
節目 澎湖縣藝術聯盟協會-「AI了嗎?生成AI時代前」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11 - 2025/01/24
網址 http://www.phhcc.gov.tw 說明 澎湖縣藝術聯盟協會於2015年2月成立,協會員來自各領域藝術專業人士,包含藝術經紀人、畫廊經營、文藝創作各類型人才。致力於整合各方藝文團體與機構資源為目標,並展現澎湖藝術的影響及傳播,將澎湖的真善美推廣至國際。本次聯展內容有、繪畫、攝影、漂流木浮球創作、手工皮件、羊毛氈畫、雷雕 、絹印、 數位繪圖、3D列印等近百件琳瑯滿目的藝術創作。
節目 「20214Openbook年度好書獎」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華路236之1號
展出日期 2025/01/23 - 2025/03/02
網址 -- 說明 2024 Openbook好書獎今年精選出202本優質作品入圍決選。最終評選出Openboo年度選書推薦給讀者,獎項分別為「年度中文創作」、「年度翻譯書」、「年度生活書」、「年度青少年圖書」及「年度童書」,合計共選出了40本精彩的年度好書。
節目 「碎片與連結--重構人文藝術新價值」人文藝術通識課程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六合路3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7
網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12310186.aspx 說明 展覽以「碎片」與「連結」為主軸,包含「碎片的紀錄與呈現」、「連結的探索與重組」、「新價值的重構與反思」三大策展脈絡。學生作品聚焦於捕捉日常生活、地方文化與多元視角中的「碎片」,再以影像、文字、物件或描繪等形式紀錄那些被忽略或分割的細節,並透過創意與藝術設計的介入,將看似不相關的碎片重新整合,形成具有敘事性的作品,以展示連結如何賦予碎片新的意義。策展人通識中心主任鍾怡慧表示,希冀透過展覽引導觀眾反思這些重組後的藝術形式如何在個人、社會與文化層面中,創造新的價值,進而激發觀眾對人文藝術未來可能性的想像。本次參展有「影像美學」、「藝術與創意表現」、「文創產業與文化商品設計」與「澎湖生活美學」四門人文藝術領域通識課程,展出作品約250件,作品豐富多元,不僅展現學生課堂所學,更凸顯人文藝術領域的關聯性與整體性;三位授課老師鍾怡慧、陳瑞鴻、陳秉阼更是陪伴學生提供指導,導引學生將藝術創作與人文思考深度結合,以實現課程與展覽主題的緊密關聯。
節目 澎湖縣社區大學113年度第二期靜態成果發表會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店路42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0
網址 -- 說明 展出有實用拼布袋物、油畫、彩繪、書法、素描、繪畫、藝術裝置等作品,琳瑯滿目。
節目 澎湖生活博物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學生縣民優待票+30;團體票+60;全票+80;本縣學生優待票+15;縣民團體優待票+20
網址 http://www.phlm.nat.gov.tw 說明 展示內容主要規劃有七大展示主題: (一)海洋的澎湖: 1.發現澎湖(2.大航海時代3.唐山過澎湖(二)歷史風華: 1.軍事與生活2.探訪媽宮城)(三)天佑吾土: 1.信仰與崇拜2.與天同功-媽祖3.代天巡狩-王爺4.民俗紀事四)澎湖人的民俗與生活: 1.咱的年,咱的月(介紹澎湖每月的生業活動、民俗慶典、歲時節慶及生活諺語)2.做山-農的生活3.討海-漁的生活。4.歌吹相聞(介紹澎湖的傳統戲曲與音樂及褒歌等)(五(萬年富貴、瓜瓞綿綿: 1.澎湖的聚落2.生命禮俗((六)生活筆記: 1.文風教育(澎湖文教發展介紹,從明清、日治、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教育發展、文石書院及澎湖的先賢)2.休閒娛樂(介紹澎湖的休閒娛樂,包括傳統娛樂、童玩、現代海上活動)3.健康日記(介紹澎湖的民俗醫療、澎湖的醫療院所)4.我家的生活寶貝(由民眾提供具特殊意義的生活器物展)5.館藏的生活寶貝(館內所藏生活器物)(七)澎湖論壇: 1.菊島大代誌(回顧菊島大代誌)2.願景澎湖。3.澎湖劇場(以「菊島依戀」影片搭配文物、燈光演出,闡述年輕人對澎湖發展的情感對話。)
節目 洪根深美術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民族路2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網址 -- 說明 洪根深(1946-),本縣湖西鄉鼎灣村人,為台灣知名現代水墨畫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返鄉任教一年後,移居高雄,先後任教高雄中學及高雄師範大學。其以當代水墨創作成為重要藝術家代表,並投身南台灣現代藝術運動,影響深遠,也是台灣水墨由「現代」走向「後現代」的導師型人物。為表彰其傑出藝術成就與貢獻,本縣以本歷史建築作為其專有美術館,並持續推動現代水墨藝術之發展。
節目 澎湖開拓館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治平路3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售票 全票+30;團體票+20
網址 http://phkt.phhcc.gov.tw 說明 澎湖縣長公館坐落在馬市治平路與忠孝路交叉路口,佔地有六百多坪,是日治時期澎湖廳長宮邸,民國24年(昭和十年)竣工落成,是一幢典型日本「大正-昭和」時期建築,建築風格融合了東西方的建築特色,圓型的窗櫺、歐風八角窗、內開木質大門、日式拉門、日式屋頂、和澎湖特有的貓江石矮牆,顯現建築物的滄桑歲月,戶外庭園有百年古榕,高聳大葉欖仁與特有澎湖植物,提供優質休閒空間,與現有的縣府行政大樓(原澎湖廳舍)互相輝映,屬同一時期建築,深具地方歷史建築特色,在去年均登錄為澎湖的歷史建築來保存。縣長公館至今將近70年歷史,曾先後住過有二位官派的縣長和包括李玉林、徐詠黎、蔣祖武、呂安德、謝有溫、歐堅壯六位民選縣長,其中以李玉林縣長自第一屆至第三屆任內住了有九年五個月最久,但在第11屆王乾同縣長於民國81年10月任內病故之後閒置至今,包括之後的補選高植澎縣長、代理的陳丕積、鄭烈與現任的第14屆縣長賴峰偉等人都未再進住而閒置,但平時還有利用作為縣長宴請賓客的場所之一,這一段地方行政首長的公館的歷史也是地方自治施政上的一大史事。縣政府基於對保存歷史的使命感,加上近年來本土化意識帶動「澎湖學」熱潮,縣長賴峰偉上任大力推動開發與發揚澎湖的歷史意義,為保存縣長公館歷史建築風貌,發揮其文化機能再利用目標,將原建築規劃設置為「澎湖縣史館」,重新賦予歷史的意義,並列為施政重點。經縣府多方極力爭取,88年獲文建會(現為文化部)同意設置「澎湖開拓館」,並成立專案研究小組進行史料蒐集及研究,89年開工,軟硬體設備在今年6月完工,館內規劃設計包括:「澎湖開拓序曲」、「移民路迢迢」、「澎湖聚落拓墾」、「戰爭烽火澎湖」、「澎湖政經建設」、「澎湖文獻閱讀」、「澎湖官邸體驗區」等內部展示及庭園圍牆設置「航向澎湖島」、「媽祖聖績圖」等大型陶磚壁畫,不只要傳承過去的價值,更要開創發揚未來的價值。澎湖開拓館將系統展示澎湖開拓史料及文化,打造一處讓後代認識先民胼手胝足,開拓疆土的精神與智慧的文化空間,不僅是澎湖公有歷史建築保存再利用的典範,更是澎湖開拓歷史的象徵,意義深重。
節目 「水下探索號-認識世界的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沉船的命運交響曲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臨海路4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12/31
說明 展覽運用多元展示手法,將百年歷史的歷史建築「澎湖郵便局」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打造為一艘極具未來感的「水下探索號」潛水艇及具臨場感的水下考古現場,帶領民眾環遊世界水下文化資產,體驗水下博物館環形投影、水下實境影片、水下文物互動遊戲、欣賞出水文物展示及潛水專業裝備等。展覽規劃成七大展區,分別為澎湖郵便局展館「潛進世界水下博物館」、「水底文物再現」、「探索水下澎湖」三個展區以及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展館「沉船的命運交響曲」、「再現水下文物實驗室」、「解密水下考古」、「臺灣的水下文化資產」四個展區。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展館展示區分為:D區【潛水裝備展示】【船艙鋼琴互動】
、E區 【水下創作實驗室】、F區【出水遺物燈箱】 。
節目 科博館《古代人說故事》南屯山仔腳遺址出土的鐵刀首亮相!
座標 經度120.66606緯度24.157234
地址 臺中市40453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8/12/31
售票 全票100元,半票70元。
說明 想要了解東海岸舊石器時代八仙洞,新石器時代的卑南、麒麟文化及中部大坌坑、牛罵頭、大馬璘、營埔及番仔園文化嗎?科博館更新常設展區,推出《古代人說故事》,展覽內容生動活潑,並以動畫影像剪輯及多媒體互動方式呈現,除了認識歷史課本寫的考古學是什麼外,更能讓您親身體驗臺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中部地區是臺灣考古學研究的重心之一,近二十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各地獲得豐碩的挖掘成果,因此科博館決定依據最新考古發掘資料,更新該常設展區,除了展示臺中安和遺址發現栽種的稻米、母與子、戴鯊魚牙玉飾的青年及南屯山仔腳出土完整的鐵刀, 此外還有民間蒐藏家蔡坤玉先生提供一件澎湖海溝帶人工鋸痕的鹿角,結合張鈞翔博士澎湖原人的研究,證明19至45萬年前就有獵人到臺灣。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節目 攝影主題書展、城市閱讀書展--1月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中區成功路300號7樓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攝影主題書展https://reurl.cc/M64DA4 ; 城市閱讀書展https://reurl.cc/5D4arn 說明 【攝影主題書展】
展出內容:透過展出攝影相關書籍,帶領讀者探索攝影的美學、技巧、設備和創意。
展出期間:2025/01/02~2025/01/26
【城市閱讀書展】
展出內容:書展期間將展出中區分館走讀相關書籍,臺中舊城區,臺中文化歷史,生命教育等相關書籍,提供讀者閱讀。
展出期間:2025/01/02~2025/01/26
節目 【破墨磨新】張韻明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三民路3段16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7
網址 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7560 說明 「由心出發突破前行,炙熱揮灑斑斕墨色與墨韻的臺灣詩人畫家」張韻明創作逾40載,為極少數領先橫跨中西藝術繪畫的藝術家。以臺灣鄉土人文為主題,藉水墨賦詩吟詠的鄉野系列,開啟其職業繪畫生涯,長年的突破與嘗試下,作品媒材跨越水墨、油畫、複合媒材,融合中西美學與技巧。作品中隨處可見濃烈的色彩張力與充滿禪意的東方思想,隨心所欲地將「墨韻」與「色彩」豐富交織地展現,如其個性般爽快乾脆地直接強烈,運用多元媒材及層次渾厚的肌理質感、東方書法線條、抽象表現、象徵性符號,鎔鑄西方美學與東方哲學精神,淬鍊出匠心獨運的自我藝術風格。張韻明始終勤奮革新的性格及不改初衷的生命態度,以「畫」為詩為賦,堅持最初的創作熱情,持續將心中五彩斑斕又墨趣滿盈的無限想像恣意揮灑。誠摯邀請您前來體會臺灣詩人畫家真摯率真的色韻詩意,在喧囂雜沓的日常中撫慰心靈、豐富精神能量。
#水墨 #油畫 #複合媒材 #個展
節目 《我與「東方畫會」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收藏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博館路15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5
網址 https://daxiang.com.tw/exhib/detail/279 說明 《我與「東方畫會」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
大象藝術空間館成立之初卽以推廣「東方畫會」為畫廊經營的主要軸線,並設定「學術先行、市場在後」的胸懷來帶動業界乃至於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公眾藝術推廣。
二○二四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重新整建開館,在文化部指導下,二月推出【五月與東方 —— 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特展,藉由梳理「五月」與「東方」兩大現代畫會的發展軌跡,回溯並肯定這段影響深遠的歷史過程。
隨著「五月」與「東方」展覽的落幕,大象藝術空間館創辦人鍾經新興起想要以另一條軸線來穿越歷史縱深,補遺一小片的歷史缺角,同時也彰顯畫廊中介角色的重要性。當鍾經新參觀完【五月與東方 —— 臺灣現代藝術運動的萌發】特展之後,赫然發現展覽中所陳列的畫冊共有八本是大象藝術空間館出版的畫冊,顯見大象藝術與「東方畫會」的緊密連結,也突顯了大象藝術在藝術產業中所發揮之中介角色的重要;更幸運的是能夠跟這些烙印在美術史上的大師們共同走過一段合作的歲月,也標誌著大象藝術推廣「東方畫會」的軸心理念,這是一段令人懷念且值得記錄的曾經。
透過藝術推廣史的梳理,讓我們溯源藝術家的創作精神及堅持的態度,成為歷史借鏡的重要橋樑。現今關心臺灣美術史的發展與延續,不再只是學者專家的專利,畫廊也可以植入自己的書寫,站在產業的高度,期待每一家畫廊都擁有將藝術家寫入美術史的胸懷,並以學術觀點優化產業質感,這將是完成歷史性任務的非常時刻。
大象藝術以推動「東方畫會」為己身的社會責任,並希望能激起千堆雪,形成一股龐大的推進力,更盼望能夠成為全民運動,一起來推動「東方畫會」。
感謝惠賜推薦函的三位好友 —— 廖仁義館長、劉永仁老師、陳豔淑老師。同時感謝推動「東方畫會」路徑中給予協助及付出努力的各方人士,期許齊建共榮共好的藝術環境。
邀請藝術界的朋友們10月19日來到大象藝術空間館的新址,一起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複合媒材 #版畫 #油畫 #水墨 #壓克力畫 #聯展
節目 靈感渡口第13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29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928,,,,,170 說明 靈感渡口第13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展 《4樓臺中作家圖書區》
本屆以「靈感渡口──山海屯城的文學冶遊」為主題,結合臺中的特殊性與文化感,將來自四方的創作能量匯流其中,以筆墨書寫獨特的航線。
邀請您親臨精武圖書館,並翻閱這本得獎作品集與歷屆作品集,無論是駕馭筆墨的高手、初次提筆的新人、或是喜愛閱讀的朋友,皆能共乘想像的船隻,從臺中文學獎這座渡口出發,以靈感為風帆、筆桿為船槳,穿梭於山海屯城的文化風景,享受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學冶遊。
《靈感渡口:第十三屆臺中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為第十三屆臺中文學獎小說類、散文類、新詩類、童話類、古典詩類、臺語詩類、客語詩類、童話類、國高中職生散文類的得獎作品彙集。
除得獎作品集外,在臺中文學獎於今邁入第十三屆,此展特以該獎之特色:「猶如一座匯聚靈感的渡口,不僅串連城市,更象徵文化、思想與情感的交流」為主軸,於展場布置化為可視的視覺意象,讓文學饗宴不只停留在書本中,更能身在其中,感受文學的魅力。
節目 精武圖書館-1月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精武路291之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說明 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 《二樓閱覽區》
波隆那:全球最受關注的「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於
2024年4月8日至11日於義大利波隆那登場,臺灣館以「Taiwan Story Island」為主題,策畫「海洋」、「年度推薦書」等主題書展,推廣臺灣繪本。
2025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義大利」,中市圖則推出「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主題書展,透過此展與讀者分享,精選2024義大利波隆那書展臺灣館之原創書,將臺灣魅力分享給讀者,感受繪本中老少咸宜的故事題材,以及繪畫風格。
節目 科博館《奇幻自然》常設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展出日期 2024/01/19 - 2034/12/31
售票 憑恐龍卡或展示場門票即可參觀,票價參考:https://www.nmns.edu.tw/ch/visit/ticket/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ch/exhibitions/galleries/life-science-hall/fantastic/ 說明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迎來生命科學廳的華麗轉身,全新常設展《奇幻自然》即日起開幕,展區規劃5大主題,由科博館內近20名研究人員共同策劃,深入淺出呈現自然界的規則與奧祕。踏進展場首先映入眼簾是一件逾400歲的巨大臺灣雲杉標本,觀眾可在體驗區用嗅覺、觸覺感受它的氣味及紋理,還有身長近4公尺,可手動操作的機械魷魚,吸睛又酷炫。
《奇幻自然》常設展區位於生命科學廳地下1樓,展區面積253坪,從規劃評估、設計提案凝聚20名共同策展人、知名御匠設計公司及其合作團隊心血,歷經3年多溝通琢磨,才將它的前身《數與形》改頭換面。
《奇幻自然》包含5單元:〈哇自然!嗨科學〉、〈圓不圓:蛋科學〉、〈動一動:生物力學〉、〈追呀追:計算與行為〉、〈說故事:探索自然,發現科學〉,細緻介紹自然界的多樣性、形態、功能、行為和科學探究,觀眾可盡情探索琳瑯滿目的科學故事。
博物館常設展一般會展出10年至20年,拜科技所賜,如今學界每隔幾年就可能「發現新物種」或「建立新理論」,因此展示櫃特別設計成「前開式」,方便未來依據學術發現與時俱進、即時更新展品或標本,也能配合講座或導覽需求與觀眾互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1988年完工,由首任館長漢寶德邀請英籍設計師James Gardner設計、英國Beck & Politzer公司製作,以大自然的奧祕為主題,展示遠古生物到現代人類的精彩演化,深受大眾歡迎。當時《數與形》就有多種趣味互動裝置,搭配簡單易懂、延伸性數科概念,為無數人打開自然科學視野。
節目 科博館《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展出日期 2024/07/10 - 2025/04/13
售票 憑展示場門票或恐龍卡即可入場
網址 https://web3.nmns.edu.tw/Exhibits/113/climate-action/tw 說明 暖化時代結束,全球沸騰時代來臨!今年暑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教育部、環境部、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共同推出《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打造虛實融合互動探索體驗,帶領觀眾認識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與改變契機,一同守護未來、為氣候行動。
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年,到今年6月為止,全球地表均溫已連續13個月破同期紀錄,今年年均溫可能再創新高,減緩氣候變遷並因應已經無法避免的衝擊,都是全人類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氣候行動》特展規劃「序曲」、「認識氣候變遷」、「生態危機」、「氣候危機」、「翻轉我們的世界」、「共創淨零世界」六大單元,運用數位沉浸式多媒體,結合實體造景、展件、標本等,揭示氣候變遷背後的科學與危機衝擊,提醒我們對永續未來需有更積極的行動。
觀眾一走進展場就能看到投影4公尺高的北極圈場景,打造破冰船、冰川等實景,看見絢麗極光與鯨魚悠游,對比暖化導致極地下雨與冰川崩塌消退,十分震撼。另一個亮點「4K極端天氣劇場」帶觀眾以搭乘太空艙視角看地球,感受地表上因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樣貌,警惕人們氣候災難正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
「氣候危機」單元傳達氣候變遷帶給人類的衝擊,也特別從氣候特性的改變、氣候變遷對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影響等面向,聚焦呈現台灣受到的影響。
「翻轉我們的世界」單元介紹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作為,現場還有擴增實境(AR)了解台灣2050淨零轉型,透過互動遊戲,體驗淨零綠生活。最後「共創淨零世界」每位觀眾都能留下自己的彩繪、錄製影像,AI轉化為藝術畫作,以具體行動許下對氣候行動的承諾與希望。
《氣候行動—全球沸騰時代》特展即日起至2025年4月13日在第四特展室展出,歡迎至展場一起為我們的未來行動,更多展覽內容與科教活動訊息可參考官方網站。
節目 微塵競色≋科學攝影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4/20
售票 植物園溫室學生團體+10;植物園溫室全票+20;科學中心全票+20;921地震園區團體優+30;921地震園區全票+50;立體劇場學生團體+30;立體劇場一般團體+50;太空劇場學生團體+50;展示場學生團體+50;展示場一般團體+70;太空劇場一般團體+70;立體劇場全票+70;太空劇場全票+100;展示場全票+100
網址 https://www.nmns.edu.tw/ch/information/news/News-001611/ 說明 暑假前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全新《微塵競色≋第8屆科學攝影特展》,展出66組全球華人投稿的科學攝影脫穎而出的得獎作品,涵蓋陸地、海洋、天文等10餘種主題。鏡頭下有以微距攝影呈現微生物培養基裡的結晶、遙遠天邊的美麗星團與銀河,歡迎科學迷、攝影愛好者、社會大眾一覽鏡頭下的生態奇觀和自然美景!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學攝影橫跨科學、藝術,不論是社會大眾、青少年、國中小學生都能成為公民科學家,透過不同視角呈現自然界中令人驚嘆的瞬間;每一個快門的按下,都是一次對自然世界的探索,現在人人都有手機,可以隨時掌握生活中的科學之美。
《微塵競色》策展人、科博館人類學組主任楊翎指出,科博館從2013年開始舉辦「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徵件,廣邀全球華人共襄盛舉,迄今參與人數超過135萬人次、累積參賽作品4686組,共推出5次科學攝影特展,科學攝影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態度和角度,紀錄科學的美感與奧妙,也捕捉到了環境悄然變化的軌跡。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北屯分館1月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網址 https://reurl.cc/kMM653 說明 本次書展的主題是春節,這個慶祝農曆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著團圓、喜慶與新希望。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北屯分館1月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大連路三段12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網址 https://reurl.cc/kMM653 說明 本次書展的主題是生肖,十二生肖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與豐富的象徵意義。生肖不僅是每年農曆新年所關注的焦點,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人們對自然、動物、時間及命運的理解。
書展將展出各類與生肖相關的書籍,帶您一同探索這一古老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傳統。
節目 蛇來運轉–墨染新春系列活動 書香墨寶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區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21 - 2025/02/16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本次展覽配合農曆過年特邀中國書法學會於春節期間於1916工坊展出,呈現書法藝術的力與美與精湛技藝,歡迎闔家農曆期間來園區逛展。
This special exhibition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nake and calligraphy lines. The consummate works present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by the dynamic power and static beauty of calligraphy akin to the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of snakes.
節目 2025蛇年農曆春節系列活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區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30 - 2025/02/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迎接2025年農曆新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大年初二至初五於文化資產園區安排年節系列活動,包括春聯拓印體驗、舊物盛典與懷舊市集,邀您闔家來走春逗熱鬧。
To welcome the Lunar New Year in 2025, the Bureau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has arrang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ark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to showcase the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hospitable folk customs of Taiwan. We invite you here to enjoy the Spring Festival with your family.
節目 盛典宇宙2025古蚤年貨大街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區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31 - 2025/02/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2025年的開春盛典,將在初三到初五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行,本次活動徵集超過150組品牌參加,包括舊物、原創、半仙、餐車等領域,除此之外還增加了「火星盛典」,讓不曾入選市集的攤友能夠有更高的機會能參與,是一個屬於「新朋友專區」的概念,在新年到來之際,佈舊也佈新,更增添過年氣息,用我們最熟悉的方式,建置屬於自己的年貨大街。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2025 will last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fth day of the Lunar New Year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ark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formerly the Taichung Brewery). It is a concept of New Friends Zone. To welcome the New Year, we will build our own new year shopping street in the most familiar way.
節目 「路徑・入境」臺灣文化路徑特展
座標 經度120.6816622緯度24.1334405
地址 臺中市南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4/10/31 - 2025/06/01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臺灣文化路徑打破過去單點式的文化資產保存形式,以「產業」與「族群」為主題,串聯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梳理人與場域之間的關係變遷,整合出具有主題性,且能凝聚社群共識的文化路徑,共創更為深刻的文化網絡連結。
本展覽介紹臺灣的水文化、糖業、煤礦業、多元族群、林業等五大主題之文化路徑經營成果,讓我們對於「臺灣文化」有更為多元、立體的視野和想像。文化路徑強調從具脈絡的敘事角度出發,傳遞文化系統性意義,帶領人們探究文化資產核心價值──「人」所構築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路徑・入境」走進文化路徑,體驗一場「超時空旅行」!
This exhibition introduces the achievements of Culture Routes of Taiwan under the five themes of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gar industry, coal mining industry, diverse ethnic groups, and forestry. As a result, we can have a more diversified and three-dimensional vision and imagination of Taiwan culture. Culture Routes of Taiwan emphasize on conveying the systemic meaning of culture from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leads people to explore the core value of cultural assets, i.e. the stories constructed by 'human beings'. Embarking on the Cultural Routes of Taiwan, leading us to a journey of time.
節目 「藝百家100+」 百位藝師誕生的現在進行式
座標 經度120.6816622緯度24.1334405
地址 臺中市南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6/01/17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這是一場關於 22 種傳統技藝、114 位準藝師如何誕生的展覽。走進展間,你將沈浸在準藝師們的動畫世界中,不只透過靜態的文字閱讀,還能彷彿身歷其境般地一邊品味藝術、一邊被藝師們平凡中見不凡的成長故事所感動,在他們流動的身段與技藝中得到啟發,進而想像自己閃閃發光的未來.....
This is an exhibition on the birth of 22 traditional crafts and 114 aspiring artists. Visiting the exhibition room, you will immerse yourself in the animation world of aspiring artists, reading static text, savoring art and being moved by the extraordinary growth stories of artists. Inspired by their flowing figures and skills, you will imagine your own shining future.
節目 哺哺市集
座標 經度120.6816622緯度24.1334405
地址 臺中市南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30 - 2025/02/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2025台中在地文創市集,位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一個充滿歡樂的遊樂場所,期待在這裡,點亮所有創意與歡笑
Pu-pu Creative Mart 2025, a lo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mart of Taichung, will be held in Cultural Heritage Park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t is a joyful funfair, a place where we expect to light up creativity and laughter.
節目 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的發現、發掘到指定
座標 經度120.6808935緯度24.1329271
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reurl.cc/Dl3O2m 說明 1️⃣發現:民國100年,連江縣前縣長楊綏生在亮島登島六十週年慶祝活動時,注意到戰備道路旁的 #貝塚。活動結束後,他馬上邀請考古學者來檢視,確立了 #亮島島尾I 和 #百勝港考古遺址 的存在!接著,進行全島調查,又陸續發現了 #亮島島尾II、III、IV考古遺址!
2️⃣發掘的過程: 100年到104年間,陳仲玉老師帶領的馬祖亮島考古隊在島上進行了三次精彩的考古試掘。在亮島島尾I遺址,考古隊發掘出了兩座不同時期的墓葬,被親切地稱為「#亮島人」1號和2號,保存狀況超好,還成功提取了DNA樣本!
除了墓葬外,遺址群還包括 #貝塚 和 #一般文化層 堆積,出土了許多火候不高的 #夾砂陶片,有些陶片上還有特別的紋飾,比如篦劃紋、壓印ㄑ字紋和附加堆紋等。石質遺物主要是 #打製石器,包括尖狀器、石錘和石片器。此外,考古隊還發掘出了很多魚類骨骼,顯示了亮島島尾的史前居民非常擅長利用當地的海洋資源呢。
3️⃣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的指定:自103年連江縣政府將亮島島尾遺址公告為 #縣定考古遺址後,亮島島尾遺址仍持續多項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對於亞洲大陸東部人群的移動有著關鍵意義,吸引了國際的高度關注。到了110年,文化部更是將它升格為 #國定考古遺址 哦!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偷偷跟你說,「#發現第一人_臺中站」將於113年9月17日在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隆重開展,歡迎對考古及史前文化感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來參觀!
節目 發現第一人巡迴展 - 臺中站
座標 經度120.6808935緯度24.1329271
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reurl.cc/34bkXO 說明 👉無敵考古隊接到神秘委託,前往臺中調查「#史前第一人」。這次,他們與臺中石虎合作,揭開這位「第一人」的生活與生命故事。
👉如何判斷史前「第一人」?原來是在該地區已知最早有人類生活的時期中,被考古學家發現的第一具相對完整的人類墓葬遺骸,就是這位神秘的「第一人」。在臺中的安和遺址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於2013至2015年間進行搶救發掘,出土了距今約4800年的遺物,證實這是目前臺中市最早的史前考古遺址之一。發掘出來的48具墓葬中,M1保存完好,被認定為臺中的「第一人」。他是一名身高163公分的青年男性,帶著古老的故事長眠於此。
👉想了解更多「第一人」的故事嗎?歡迎參加「發現第一人巡迴展_臺中站」,與考古犬、臺中石虎、神話鳥一起探索史前歷史,揭開更多未知的秘密!
節目 「路徑·入境」臺灣文化路徑特展
座標 經度120.6808935緯度24.1329271
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6/01
網址 https://reurl.cc/A6dvbj 說明 歡迎光臨「超時空旅行社」!
我們特製的五大行程和其他旅行社絕不相同,僅此一家,請讓我們為您介紹。
🚩首先,我們將乘坐時光機,打破時空限制,穿梭古今之間。
🚩第二,五大行程的引路人皆身懷絕技,以獨特經歷和視角帶領我們走入時間與人交織的故事中。
🚩第三,跟著引路人的腳步,我們將分別造訪「水之路」、「糖之路」、「煤礦之路」、「族群之路」和「林之路」,觀察、體驗路上點滴,喚起熱情,聆聽他人文化記憶同時,也試著為自己的文化記憶說故事,共創臺灣更多元、包容的文化樣貌。
整理好行李,一起坐上時光機,出發!
節目 樽藏文資:檔案上的第五酒廠與文化資產局
座標 經度120.6816938緯度24.1334779
地址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8/01/01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BOCH 說明 展覽地點:文化資產園區綠建築一樓
展覽時間:每週一至週五9:00~17:00,國定假日不開放
從酒廠到歷史建築,「樽藏文資:檔案上的第五酒廠與文化資產局」是一場探索歷史與機關檔案的展覽,透過機關珍藏的檔案來了解曾經的酒廠如何轉型為現今的文化資產保存重鎮。展出內容包括文資局的公務檔案、第五酒廠的歷史建築公告,甚至是《文化資產保存法》初版總統府公報!這些珍貴資料,揭示了第五酒廠的歷史以及文資局的前世今生!展覽的標題「樽藏文資」,象徵著對歷史檔案的珍藏與保存,與園區的酒廠歷史緊密相連。無論您是對文化資產有興趣,還是對第五酒廠的歷史充滿好奇,這裡都有您想了解的一切!快來與我們一起探索那些被「樽藏」的歷史檔案吧!
節目 2024世界服飾展-專屬各國的復古櫥窗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31
說明 本年度常設展以世界傳統服飾為主題,規劃8個展版與展櫃,包括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柬埔寨、印度、不丹、日本、韓國、俄羅斯、蒙古、中國、阿拉伯國家、埃及、伊朗、摩洛哥、美國、墨西哥、祕魯、玻利維亞、英國、西班牙、荷蘭、義大利、挪威、芬蘭、冰島及德國等29國特色服飾,藉此讓市民朋友從服裝認識各國的風土民情,並欣賞各地穿搭特色及文化多元性,歡迎踴躍蒞臨參觀。
節目 『 琉光沈金 』小五 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6
網址 https://reurl.cc/jQMyY2 說明 展覽 |『 琉光沈金 』小五 創作個展
展期 | 2024.12.5 (四) - 2025.2.16 (日) 10:30 - 17:30
開幕茶會 | 2024.12.15 (日) 10:30 - 12:00
地點 | 美丘美朮
#個展 #漆藝
節目 【《 映景.山海歸處》】李屏宜 版畫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09
網址 https://artemperor.tw/tidbits/17458 說明 映,可解釋為日光,當動詞為照射、物體反射光。
景,可解釋為日光,也有時光,或可共賞玩的形色。
希望於花東景緻中刻印出一到屬於自己的光。
十五年的版畫創作歲月,一開始像修行,如今更像是陪伴與自我實現。早期以「嫁接」為核心,結合動植物與夢境,創造超現實場景;中期發展「貝殼少女」系列,投射自身經驗,探索隱藏與裸露的界線,展開自我療癒對話。
2020年是李屏宜的轉折點,定居台東、駐村池上,經歷疫情,感悟到花東土地的力量,並開始「呼吸:風景」系列,描繪自然景色,用色彩詮釋東部的寧靜與美好。作品突破傳統版畫的「複數性」,融合木板與紙本的「鏡像風景」,在削除與堆疊中展現虛實交融的寧靜之美。
疫情後,李屏宜反芻過往記憶與花東生活的呼吸節奏,在依山傍海的景色中找到安身之所。藉由視覺,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療癒,從眼睛直達到心理。
#版畫 #個展
節目 Major Snow 大雪 冬日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8
網址 https://reurl.cc/yDDRMD 說明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象徵著冬季的嚴寒與萬物的沉寂。在這個展覽中,我們將透過多樣媒材的創作形式,詮釋這一節氣的獨特美感與深邃意境。藝術家們運用材料的特性,結合他們獨到的視角,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冬日之旅。這場展覽不僅讓人感受到潔白與寧靜,更讓人深刻體會到自然懷抱中那份獨特的安詳與美麗。
#漆畫 #油畫 #複合媒材 #聯展
節目 台灣省中國古文字學會會員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FD3KVFMQS/ 說明 中國古文字學會成立於1994年,由一群愛好書法藝術,並潛心精研我國古文字學者、同道創會,以宏揚我國獨有的書法藝術,秉著向上探源、往下紮根的途徑來發揚中華文化。本次展出作品內容有書法讓民眾體會作者修身養性,進入沉靜心境界;蛇年應景書畫給民眾滿滿濃厚年味與創意,增添節慶熱鬧氣氛。
節目 【悅讀好厝邊】書展(1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5/01/31
網址 https://reurl.cc/vpaaGo 說明 本分館與黎明里里辦公室合作,在館外展出心理勵志相關圖書,歡迎大家參觀閱覽!
節目 1月主題書展(2場)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大墩12街36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說明 1F-【幸福花物語】書展
展出花藝相關圖書,歡迎到館閱覽。
2F-【新春潔計畫】書展
展出過年居家清潔相關圖書,歡迎到館閱覽。
節目 A Director-like Sculptor, A Dynamic Moments Capturer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大業路28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5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Rp83JDDP/ 說明 2024年末,大河美術將隆重呈現臺灣藝術家王尋的創作歷程,於藝廊空間首次舉辦個人雕塑展。展覽以「導演型雕塑家」與「動態間的捕捉者」兩大核心策展主軸,探討王尋如何如同電影導演般,透過其創作捕捉稍縱即逝的感知瞬間,並回應當代社會的瞬息萬變。
本次展覽精選多件代表性系列作品,包括「時差雕塑」、「視差雕塑」與「人生系列」,全面展現藝術家結合傳統雕塑技藝與數位創作的實踐。透過燈光、空間與雕塑之間的動態對話,展覽營造如電影場景般的流動氛圍,帶領觀眾穿梭於時間與情感的層層堆疊之中,同時體驗空間與心理張力交織出的深刻意涵。展覽特別設置互動檔案區,揭示王尋返臺前的創作軌跡與經歷,串聯其作品背後的時代脈絡,帶給觀眾更深層的理解與啟發。誠邀各位走入這場雕塑敘事的全新維度,一同見證這位跨越傳統與數位時代的先驅者,成為不可或缺的的關鍵證人。
節目 《In Between: Ephemeral Beauty轉瞬之美》雙人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惠文路48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3
網址 https://dajungallery.com/exhibitions_detail.php?id=2092 說明 大雋藝術誠摯呈獻《In Between: Ephemeral Beauty轉瞬之美》—— Cathy Tabbakh與Angela Witmore雙人聯展,展覽將於2024年12月14日至2025年2月23日舉行。此展覽旨在引導觀者重新審視時光的流逝,並邀請他們在動靜交織之間,捕捉生活中的瞬息之美。
值此新年來臨之際,我們誠邀您共聚一堂,與我們一起在這靜謐與流動的時刻之中尋找生活的詩意,慶賀每一個短暫卻深刻的瞬間,讓心靈在這些轉瞬即逝的美之中共鳴。
節目 感恩賀李(禮) 禪繞畫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09
網址 https://pse.is/6uppqx 說明 禪繞畫,是由一對美國夫妻芮克.羅伯茲(Rick Roberts)和瑪莉亞.湯瑪斯(Maria Thomas)共同創立的,理念很簡單:「凡事都有可能,只要一次畫一筆。」循此概念下發展出一套簡單的畫圖方法。
在禪繞藝術創作中,所有圖案的都是經解構過的『圖樣』。
『圖樣』是由簡單的線條、形狀和圖案組成,這些圖案通常是重複、對稱或有規律的,也能為每個人提供了一個自由和個人化的創作空間。
本次邀請到禪繞畫藝術創作者─沐風老師,創作一系列細膩優美的「祝賀花圈」畫作,除了充滿節慶氛圍外,也能感恩世界獅子會捐贈圖書館設備。沐風老師的禪繞畫創作為新書櫃增添了豐富的色彩,邀請大家來館欣賞作品、享受閱讀的喜樂。
――感恩賀李(禮) 禪繞畫創作展――
▷展期:113.12.5~114.2.9
▷地點: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臺中市南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開館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08:30-21:00
星期日 08:30-17:30 (星期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 - 1月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說明 一樓 - 《小學生日常》兒童生活相關圖書展
二樓 - 《島嶼記憶:台灣歷史與社會變遷》主題書展
三樓 - 「痕跡之書」遊戲書展
節目 黑手仔堀/王語濃 影像敘事創作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南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4 - 2025/02/25
網址 https://pse.is/6wz6eu 說明 黑手仔堀 王語濃影像敘事創作展
臺中東區的「黑手仔堀」,從日治時期就開始發展許多加工產業,黑手師傅們用雙手在此堅持打拼以及生活,但隨著時代變遷,他們的故事也面臨著挑戰。
這次展覽,透過從小在東區長大的策展人#王語濃 的影像與文字紀錄,帶你認識從事打鐵仔工作一甲子的高其畑師傅
――展覽資訊――
日期| 𝟭𝟭𝟰⸝𝟬𝟭⸝𝟬𝟰 ㊅~𝟭𝟭𝟰⸝𝟬𝟮⸝𝟮𝟱 ㊁
地點| 李科永紀念圖書分館(臺中市南屯區龍富路五段1號)
節目 「七劍下天山—巴黎·紐約繪畫的遇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台中市西區英才路589巷6號(月臨畫廊)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5/02/15
網址 https://www.moongallery.com.tw/gallery_detail.asp?st=2&cat=328 說明 月臨畫廊將於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2月15日展出
「七劍下天山—巴黎·紐約繪畫的遇合」7位藝術家聯展。
畫家葉子奇構思把來自巴黎 紐約兩城的華人畫家像舞刀弄劍的飛俠自天方約來,相聚在中台灣的月臨畫廊。想到一九二O年代巴黎的蒙巴納斯取代了蒙馬特時,有所謂蒙巴納斯的英雄畫家畢加索、布拉克、莫迪格里安尼、勒澤、奇里柯、布朗庫西、藤田嗣治等與其他作家的聚集論藝的事。畫家,英雄,以畫筆論術各有套路,相互敦促,畫友有緣相聚也是藝壇美事。當中的陳建中、陳英德、張漢明、戴海鷹、何漪華、梁兆熙等都長住巴黎,葉子奇在紐約住了許多年後返台,以畫筆揮出了一片天地。他居在山明水秀的花蓮,望山望海望雲畫出許多山水美景。由於俠心把他在巴黎認識的畫友們的作品聚於月臨畫廊,才有了這樣一次難得的展出。
誠摯邀請您蒞臨觀展及協助宣傳,讓廣大喜愛藝文的好友能與我們一同觀賞此次展覽,謝謝!
節目 我們的卉畫時光-藝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甲區雁門路17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網址 https://reurl.cc/WAOWv5 說明 我們的卉畫時光
屬於自己的療癒時刻
靜下來,全心投入於其中,是多麼美好的事!
從0開始,從空白畫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時刻!
展出多幅壓克力、油畫、水墨..等作品,歡迎前往觀賞~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肚分館-1月份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120.5461103緯度24.1558358
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大德六街 30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網址 https://reurl.cc/NbxYDx 說明 大肚分館2025年1月主題書展⋯⋯⋯♡
1F-心的選擇
一場深入心靈的閱讀之旅,走進自我探索的無限領域,讓每一本書都成為打開心門的鑰匙
無論你是心理學愛好者,還是尋求生活變革的你,都能在這裡找到改變的力量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書頁探索心靈的智慧之旅,開啟內在的無限潛能吧.ᐟ.ᐟ
•┈┈┈┈┈┈୨୧┈┈┈┈┈┈•
2F-童話的奇幻旅程
打開一扇通向夢幻世界的大門,重新找回童年的純真與幻想,
來場從現實世界跳脫的奇妙之旅吧
現在就讓我們在夢幻童話的天地裡邂逅想象,找到屬於自己的驚喜與感動
•┈┈┈┈┈┈୨୧┈┈┈┈┈┈•
3F-一手包辦
新的一年,為自己的風格加點個性!
讓我們打開書來挖掘創意!
發揮你的手作魂,打造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的包包
展出期間:1/1(三)~1/31(五)
展出地點:各樓層主題書展區
節目 藝文展覽-植陶共生-手工植盆陶作展覽
座標 經度120.5461103緯度24.1558358
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大德六街 30 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6jqbo5 說明 植陶共生-手工植盆陶作展覽
大肚人最引以為傲的華山窯陶作品來啦
這次邀請到陳信豪老師帶來漂亮又精緻的陶藝作品
每個作品都獨一無二,充滿驚奇與喜悅
歡迎到大肚分館觀展,一起感受陶作的美好
展出者:陳信豪
展出時間:1/2(四)~1/26(日)
展出地點:大肚分館一樓多元文化區
節目 【大里分館】01/02-01/26 詩情花藝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中興路一段16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Kdd5y9 說明 展出插花、花藝、手作花飾等圖書,讓民眾將家裡佈置的充滿溫暖與節慶氣氛,歡迎讀者借閱!
節目 【大里大新分館】01/02-01/26 詩情花藝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大新街36-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966WZO 說明 展出插花、花藝、手作花飾、等圖書,讓民眾將家裡佈置的充滿溫暖與節慶氣氛,歡迎讀者借閱!
節目 【大里德芳分館】01/02-01/26 詩情花藝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德芳路一段229號四、五樓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xpp8L5 說明 展出插花、花藝、手作花飾等圖書,讓民眾將家裡佈置的充滿溫暖與節慶氣氛,歡迎讀者借閱!
節目 【大里德芳分館】01/14-01/26 「古文物~ 懷舊歷史風情」展覽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里區德芳路一段229號四、五樓
展出日期 2025/01/14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qnGWkD 說明 大里舊稱大里杙,古云:「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大里杙在清朝時期是臺灣六大繁榮城市之一,本次展覽展出早期的生活器具用品,讓人遙想當年人文薈萃的大里杙生活。展品:洗臉盆、雞籠、捕魚籠、謝籃、米篩等。
節目 【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攻「新計」】/【一球入魂】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雅區雅潭路四段8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NblnNq 說明 【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主題書展
展出「2024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入選書」,本次書展將帶您穿越不同的文化與故事,【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入選書籍,包括海洋主題及年度推薦書,為您呈現一場豐富多彩的閱讀之旅,為了共同慶祝【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以及於2月4日至9日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中市圖特別串聯多場精彩活動,誠摯邀請您來一同參與這場充滿文化與創意的盛宴!
【攻「新計」】主題書展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年之計在於春, 新年開始,目標、挑戰、希望都準備好迎向曙光了嗎?人生方向五花八門,下定目標實現夢想, 有夢最美, 築夢踏實,在這廣大書海找尋屬於自己的新方向。
【一球入魂】主題書展
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以4比0擊敗日本隊,奪得冠軍。中華隊不只創下隊史上最佳成績,打破不被看好的質疑,更點燃海內外球迷的熱情,許多台灣球迷專程赴日觀賽,在見證冠軍誕生後,淚灑東京巨蛋。此次書展將展出棒球相關漫畫及童書,讓我們繼續沈醉在冠軍喜悅中吧。
節目 潭雅神社區大學【素描水彩畫展聯展】繪畫作品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大雅區雅潭路四段8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7449Y1 說明 (1)活動名稱:潭雅神社區大學【素描水彩畫展聯展】繪畫作品展
(2)地點名稱:大雅分館
(3)場地名稱:三樓展區
(4)活動日期:1/2(四)-1/26(日)
(5)活動時間:開館時間
(6)活動內容: 展出潭雅神社區大學素描水彩班展出優秀繪畫作品。
指導老師:林志芃 老師
節目 多元德藝書畫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16
網址 https://reurl.cc/qnVeb3 說明 展出作品含養生書法、彩繪人生、描紅、硬筆國畫等,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德藝底蘊
節目 太平坪林分館1月分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中山路一段213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5
網址 https://reurl.cc/G55M4A ;https://reurl.cc/RLLaW9 說明 太平坪林分館1月分書展
1.新年創思主題書展
01/02(四)~01/25(六) 08:30~21:00
展出有關思考規劃人生及未來等成功學書籍;
以期新的一年裡;規劃出自己的必勝人生!
1樓書展展示空間
2.01月新書主題書展
01/02(四)~01/25(六) 08:30~21:00 展出每月新進書本;方便讀者做選借!讓讀者能第一時間看到新進書籍;讓自己的資訊不落人後!
於1樓大廳
節目 「家有囍事」陳庭詩作品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東平路46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7/08
網址 https://reurl.cc/Kdrpje 說明 本展展示太平知名國際級藝術家陳庭詩鐵雕、水墨、壓克力畫、篆刻、書信等35件展品。因展期適逢春節,策展單位特別挑選帶有紅色元素的作品,包括鐵雕〈家有囍事〉、紅梅水墨畫作等,除了為展覽增添喜氣氛圍,也傳達陳庭詩對所有家庭和文化價值的敬意。期望每一位觀賞者在「家有囍事」中,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體會到那份對生活、對人、對家的溫暖與喜悅。
節目 綻藝彩、語新生~2024太平鐵工藝術節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太平區東平路464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31
網址 https://reurl.cc/yDere8 說明 本檔展覽展出2024太平鐵工藝術節獲獎作品,計37件。社區黑手匠師以及勤益科大、修平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慈明高中廣告設計科、光華高工學生發揮創意巧思,利用工廠餘料創作鐵雕,賦予廢鐵新生命。
歡迎蒞臨太平買菸場,感受本區五金加工產業技藝及各校學生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新社分館 1月主題書展(3主題)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新社區社街四段1巷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說明 1.「媽祖信仰與山城新社先民開墾之文史」-主題書展:展示媽祖文化相關圖書與新社先民開墾之文史。
2.「溫馨上菜」-書展:年菜想煮什麼?一系列簡單易學的家庭料理食譜,可以幫助讀者在家中輕鬆做出美味佳餚,以慶祝過年及家族團圓。
3.「新住民~越南篇」-書展:展示越南語相關圖書,鼓勵新住民朋友多來圖書館尋找她或他們文化的根。
節目 東勢共享畫室新春藝文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東勢區豐勢路51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31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568,,,,,64 說明 東勢共享畫室新春藝文創作展是由東勢地區愛好藝文創作的人士所組成,希望藉由蛇年新春開始之際,展出書法、水墨,年畫…等這一年來最有創意及獨特的藝文作品,帶動東勢山城地區的整體藝文發展,深耕人心,達成建立書香社會的目的。
節目 臺中市立圖書館東勢分館-1月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東勢區豐勢路51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說明 【心靈園藝:自然的藝術】書展
展出館藏特色代表「園藝」相關書籍,推廣綠植栽與閱讀生活。
【閱讀大冒險】書展
精選適合國小階段的童書繪本,探索知識新天地與繽紛閱讀世界。
【客家料理食譜】書展
展出客家料理食譜相關書籍,品味美食文化,學習道地家鄉風味。
【每月新到圖書】書展
每月新到書籍展覽
節目 中山國小學生客家版畫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東勢區豐勢路51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28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349,,,,,64 說明 中山國小學生客家版畫成果展,結合傳統客家文化與版畫技法,刻畫生活記憶與童趣創意,每一幅作品都散發濃濃人文與藝術氣息!展現童趣與文化之美,歡迎大家一同欣賞孩子們的藝術魅力!
節目 忠明社區發展協會-書畫藝文展覽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東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0
網址 https://reurl.cc/aZZGLZ 說明 塔木德集團積極支持在地文化,本次特別邀請了忠明社區書法國畫班參與本次活動。該班在台中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專注於推廣和傳承傳統書法與國畫藝術。這次以筆墨迎春為主題,創作一系列作品展出,歡迎大家前來參觀。
豐旅匯介紹https://reurl.cc/aZZGLZ
節目 「織繪傳情」生活藝術多元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04
網址 https://ccss3172.blogspot.com/2024/12/blog-post_726.html 說明 在面臨生活種種壓力下,推廣以藝術為基礎,照護心靈為主的美學照護,藝術總給人遙不可及的距離感,生活藝術旨在將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取得的素材,透過各種技法,使得一些毫不起眼的老舊物口,得以新面貌呈現,除增加情緒,抒發個人情感,進而照護滋養內在心靈。
多元媒介與多樣形式的創作,體會生命與藝術的關係與價值,傳達思想與清感,以藝術創造生活,生活融入藝術。
節目 神乎其技 - 臺中市榮美藝文傳承協會 會員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H11ePMDaF/ 說明 特別邀請臺中市榮美藝文傳承協會會員聯展-神乎其技藝術展,由余祥敦、林美齡、陳世傑、涂翠雲、劉麗雲、陳淑娟、江淑貞、黃柏瑞、王葉、林麗紅、李橙秉、鄭綱、蔣巧燕、朱淑麗、鄭淑芬等15位老師的書法.水墨情境畫.水彩畫及油畫...作品,展出多種不同風格與色彩交融呈現的藝術作品。此次會員聯展, 因農曆春節將近, 藉由此會員展覽迎接新的一年、讓藝術之美融合在生活裡、好事欣欣向榮、富貴圓滿。
當日活動精彩,有藝術特展開幕式還有年貨市集活動、
還有樂團現場表演/現場有六位書法家現場揮毫創作春聯。亦邀請海線在地伴手禮一同揪大家辦年貨,滿載而歸,福氣喜氣財氣滿滿滿。
節目 梧棲親子館×梧棲戶政:梧棲兒童海洋風情/風物創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4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463,,,,2,,, 說明 收集梧棲國小學童新詩與插畫作品展;作品內容以梧棲的特色海、風、自然生態為創作主題。
節目 梧棲親子館×梧棲戶政:說「船」圖書繪本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15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462,,,,2,,, 說明 說「船」:九降風漾張帆出航。
展出一系列與船有關的知識及繪本書等。
節目 『閱讀迎新春-年菜食譜』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
展出日期 2025/01/16 - 2025/01/24
網址 https://reurl.cc/eGGv5j 說明 日期:1/16~1/24
時間:8:00~17:30
內容:快過年囉~圖書館特別為大家規劃了年節主題書展,展出春節年菜料理食譜書籍,讓書籍伴大家過一個好年唷!迎新春帶來 好吃好看的年菜食譜,趕快借回家與家人共賞哦!
節目 梧棲親子館114年1月份主題書展:「年」與「節日」的由來
座標 經度120.533022緯度24.251815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民生街15之77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說明 節日,是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
農曆新年、復活節、端午節,各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節日。
一些節日源於傳統習俗節日源於傳統習俗,如東亞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
本次書展集結了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的故事,還有我們平常會遇到的節日書目為書展主題。
節目 『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 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雲集街7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說明 日期:1/2~1/26
時間:8:00~21:00
內容:書展主題國為「義大利」,2025台北國際書展以「閱讀異世界」為主題,號召出版社與讀者共同進入迷人奪目的閱讀異世界!本屆書展邀請義大利為主題國。義大利以其歷史悠久且持續迷人的文化實力吸引全球關注,在出版與創作不僅名家大師輩出,亦有不容小覷的後起新秀。近年義大利積極參與台北國際書展,從國家館的設置到線上插畫展及漫畫展,展覽形式多元、內容豐富,亦曾擔任多個國際重要書展的主題國,例如:引領中東歐書市的波蘭華沙書展,以及全球版權交易最興盛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可見其出版品深受全球出版市場與讀者的喜愛與肯定。
節目 快樂生活美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雲集街7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30
網址 https://reurl.cc/A66kq8 說明 日期:1/02-3/30
時間:8:30~21:00
內容:
老大人學堂秉持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利用繪畫課程,延緩老人失能及失智。這次展出是由老大人們以「春天」為構想,迎接春天到來,利用水彩或者蠟筆勾勒出春暖花開的春天景色。希望用繪畫洗滌心靈,帶來成就感、心靈的安寧、及對自我的肯定。
節目 苒染風華-印染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梧棲區雲集街7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0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V006GZ 說明 日期:1/10-1/26
時間:8:30~21:00
內容:
印染指對紡織材料進行以化學處理為主的工藝過程,以前也通稱為染整。這次邀請張翠珍老師展出所做的印染作品,將美感落實於日常生活,悄然地將美術工藝與生活工藝結合。讓民眾欣賞每一個所創造出的獨特色彩和樣貌,讓實用技能添增生活之樂趣!
節目 【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1月主題書展(2025/01–4場)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沙鹿區鎮南路二段 4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說明 1月主題書展(2025/01–4場)
★「故事之島:從臺灣到波隆那」書展
展示台北國際書展2024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入選書。
展示時間:2025/01/02(四)~2025/01/26(日)
展示地點:沙鹿深波分館1樓兒童書展區
★「斷.捨.閱」書展
結合「斷捨離」的概念與閱讀,透過書籍清理心靈的雜物,重新拾回內在的平靜。書展以「讓閱讀成為生活的整理術」為理念,鼓勵讀者透過閱讀汲取智慧,放下不必要的負擔,翻開嶄新的生活篇章。
展示時間:2025/01/02(四)~2025/01/26(日)
展示地點:沙鹿深波分館1樓主題書展區
★「親近文學」書展
本分館藉由一系列新到圖書的展示,來與讀者分享親近文學的感動及心靈洗滌的重要。
展示時間:2025/01/02(四)~2025/01/26(日)
展示地點:沙鹿深波分館1樓新書書展區
★「情緒療癒」主題書展
展示有助放鬆身心及情緒療癒圖書,如心理勵志、哲學、手作、烹飪、園藝、旅行、運動……等相關書籍開放讀者閱覽、借閱,透過療癒閱讀,讓書成為每個人最好的朋友,協助達到情緒療癒效果。
展示時間:2025/01/02(四)~2025/01/26(日)
展示地點:沙鹿深波2樓開架閱覽區
節目 【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小鹿有藝思」畢業紀念作品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沙鹿區鎮南路二段 4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3/30
網址 https://pse.is/6wb6r5 說明 「小鹿有藝思」畢業紀念作品展
這次展覽為祝福沙鹿國小六年級學生即將迎來人生新的起點,展示之藝術作品包含四格漫畫與油畫棒畫作。油畫棒為一種以油脂為基礎的媒材,質地柔軟,可以在畫布上直接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因此能夠創造出類似油畫般豐富飽滿的色彩。所有的作品展現了小鹿學生的創意,並從展覽中體會到兒童美術的童趣。
★展覽者:沙鹿國小六年級學生
★策展人:陳宥靜老師、盧昇珠老師、黃蕙心老師
★展示時間:2025/1/2~2025/1/26
★展示地點:沙鹿深波1樓兒童閱覽區
節目 【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我的電影海報」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沙鹿區鎮南路二段 48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2/27
網址 https://pse.is/6wz4qb 說明 「我的電影海報」展
本展覽由策展人林庭老師主導,展出以孩子們的禪繞畫、蠟筆、粉彩等複合媒材靈感創作的電影海報,這些作品展現了孩子們對於電影世界的無限想像與夢想。每一幅海報都是孩子們獨特視角的呈現,透過藝術的形式,讓觀眾感受到純真與創意的結合。展覽旨在鼓勵觀眾重新思考電影的意義,並欣賞這些來自心靈深處的藝術創作。歡迎大家前來欣賞,感受孩子們的夢想與創意!
▪展覽名稱|「我畫的電影海報」
▪展覽時間| 114年1月2日至2月27日
▪展出地點| 沙鹿深波分館2樓電影特藏區
▪策展人| 藝術家 林庭老師
▪主辦單位: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莫里索藝術
★活動網址:
FB https://pse.is/6wz4qb
IG https://pse.is/6wz4rd
節目 【中市圖清水分館】1月-跟著小偵探辦案GO!兒童推理文學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6
網址 https://reurl.cc/V0MxNZ 說明 展出清水分館館藏特色-推理文學精選童書、偵探故事、解謎遊戲書等。透過閱讀,觀察書中的小偵探們如何展現智慧,破解各種疑難雜症,培養孩子的推理邏輯與冒險精神。歡迎館內閱覽!
節目 【中市圖清水分館 x 合院日常】今年我想這樣過:新年新希望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2/23
網址 https://reurl.cc/V0MxNZ 說明 清水圖書館與合院日常於2025年再度攜手合作,邀請您與書本相遇、透過「閱讀」展望新的一年,迎接全新的自己。本書展將展出新年相關繪本、心理勵志、自我實現、目標管理、創造性思考等書目。歡迎於市定古蹟-清水社口楊宅內閱覽!
節目 臺中市清水紫雲巖一一四年度觀音盃花燈比賽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
展出日期 2025/01/07 - 2025/03/18
網址 http://www.tzuyunyen.org.tw/page10.html 說明 為落實心靈改革暨推行全民精神建設,倡導傳統民俗活動,藉以弘揚臺灣文化,並促進觀光事業之發展,激發師生與社會人士創作思考,培養良好互動之精神。
*評審日期:民國 114 年 2 月 5 日(星期三)上午九時起。
*參加作品自 114 年 1 月 7 日至 114 年 3 月 18 日止在清水紫雲巖展覽。
節目 無盡藏−2024 臺灣省中國書畫學會會員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e1ce5e9699fb4d6392b9cb965f4eb513 說明 臺灣省中國書畫學會以「生活即藝術,藝術即生活」為宗旨,致力於將美感融入藝術創作。學會成立於1991年,已經運營超過三十年,擁有九十餘位會員,涵蓋老中青三代,皆為當代書畫界的翹楚。會員屢獲殊榮,致力於傳承與發揚書畫藝術。
本次會員聯展主題為“無盡藏”,源自佛教用語,意指智慧、慈悲與藝術等無窮無盡的寶藏,象徵書畫藝術的無限潛力與豐富內涵。書法作品涵蓋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多種書體,展示了書法藝術的多樣性和精妙之處,每件作品都透過筆墨表達了藝術家對生活的感悟與美的追求。
“無盡藏”不僅是一場藝術展示,更是一場文化盛宴。展品將書畫之美與生活結合,寓教於樂,旨在傳承與分享書畫藝術的精髓。
節目 「藝猶未盡」逢甲大學EMBA攝影美學協會會員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6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6ded6e7e41db481a921474dcb9fa1257 說明 臺中市—逢甲大學EMBA攝影美學協會將於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26日,在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舉辦「藝猶未盡」第四屆與第五屆會員成果展。本次展覽匯聚了協會成員精心創作的攝影等美學作品,將全面展示他們在美學與藝術領域的探索與成就,呈現出對於美學和藝術的獨特見解。
展覽開幕式暨記者會將於2025年1月1日(星期三)下午2:30舉行,誠摯邀請各界人士踴躍參加,共同見證這場藝術饗宴。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先生表示:「天地山川皆因人而更得其美,攝影即是將時間、空間、人、情、景融為一體,視為美學,是為藝術。願與傳承長長久久,與人共美。」高董事長的這番話,道出了攝影藝術的精髓,也傳達了協會對於藝術傳承與交流的熱忱。
協會創會長吳春山先生於2020年創辦攝影美學協會,致力於攝影美學藝術的協助與傳承,讓每一屆展覽都愈加精采。在他與各屆會長及服務團隊的努力和貢獻,使協會成為推動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為攝影美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現才華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成果展的策展人是曾在佛羅倫斯雙年展奪得攝影首獎的臺灣攝影家廖哲毅先生。他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卓越的攝影技藝,為展覽增添了更多的藝術價值和吸引力。
展覽期間,觀眾將能欣賞到攝影佳作七十五幅、油畫六幅、漆畫、水彩畫及壓克力畫作各一幅,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會員們卓越的技藝,更捕捉了自然風光、人文情懷以及生活點滴的美麗瞬間。
此次成果展,不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逢甲大學EMBA攝影美學協會誠摯期待您的光臨,與我們一同探索藝術的奧妙,感受攝影美學之魅,來一場藝猶未盡的視覺饗宴,為心靈注溢美好。
節目 與磚對話-林世富陶瓷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6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5a91cc04dca34e3c85644d62b648362d 說明 本次展覽主要以臺灣六0~八0年代常民生活中的草根人物樣態為創作題材,連結了在地產業的歷史與個人生命經驗,表現六0~八0年代的生活場景,並將傳統建築裝飾工藝之一的「磚雕」運用在個人藝術展現,選擇大樹區在地窯廠煉製的土坯尺寸,透過窯前雕的技法,展現紅磚質樸溫潤、濃濃古早味的特色。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藝術家創作過程中與磚、與土地間的對話,記錄著生活人情味與個人成長歷程,像是作者小時候遇到農忙採收時,總會看到家裡的長輩或鄰居的叔叔伯伯騎著『川崎125』(俗稱「武車」),載著大簍小簍的收成作物到果菜市場拍賣、騎著「富士山霸王」載著肥料要到田裡的二叔公、戴著老花眼鏡看報紙的阿伯等等...透過草根人物細膩地刻畫,表達出對家鄉、土地的關懷。
節目 調皮的浣熊-兒童美術研習班成果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31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6834e2802dd24a85b382826e8551616b 說明 在港區藝術中心小小的角落裡,有一群小畫家,正用無限的創意與熱情,妝點屬於他們的藝術銀河系!
★調皮的浣熊
媒材:炭筆+粉彩
展覽日期:114/1/1-3/31
展出成員:大兒童美術B班
展覽地點:港區小藝廊(雅書廊川堂)
◆授課老師:張美翎
◆大兒童美術對象:小學二~六年級
◆課程內容:
透過藝術欣賞及多元文化的認識,提升兒童的美感素養,建立其鑑賞能力及技法描繪能力。結合現代藝術多元媒材與自由創作方式,建立兒童自信展現自我特質。包含繪畫、素描、媒材運用、立體捏塑等。
114年春季藝文研習班正受理報名
大兒童美術A:星期五19:00 – 21:00
大兒童美術B:星期六10:00 – 12:00
節目 《紅公雞》的禮物繪本主題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4rRmTJbDe32H2snu/ 說明 紅公雞在路上撿到一顆蛋,由於找不到母雞幫忙孵蛋,只好自己上陣,扛下這個重責大任。到底,牠會孵出什麼動物來呢……?
這個故事頌揚了愛心的感人、堅持與努力的過程,也陳述了男女平權的觀念,幽默輕鬆中引導孩子另類思考,學習多角度看事情。
繪本《紅公雞》嘗試突破性別角色界限,傳遞性別平等,作者張哲銘為圖畫書及藝術創作者,畫風細膩優美,用描繪景物的紋理展現生命的溫度,也擅長刻畫臺灣風土民情,圖畫中蘊含對在地文化的深刻關懷,作品有《雪鹿》、《愛吹風的洋蔥》、《好難養的芋頭》等。兩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插畫展,並獲國家出版獎、信誼幼兒文學獎及第42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本展由繪本所要傳遞的概念出發,設計互動裝置、小雞造型立體雕塑以及彩蛋共創作品,除以造景展示作者所創作畫面,讓觀者可深入其境的體驗故事外,同時也陳列彩蛋型親子共創作品,鼓勵互動與表達自身對故事的見解。
節目 唐藝庭《層疊的空間》、 洪聖雄《砌殼》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9/30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Activity/Activity_More?id=b5177e51ea2a4f389854d4f3361ae78d 說明 2024新貌之家~家屋改造
邀請「臺灣美術新貌獎」得主及入選前來園區創作
在歷史中凝望、在創作中展望
轉化清眷場域、擴展家的想像
《層疊的空間》唐藝庭(曾獲 111年臺灣美術新貌獎 評審團獎)
房屋在人的居住後才成為家,每棟房屋都有不同的結構與故事。
眷村的住宅會隨著居民的變化而生長,慢慢成為每一戶人家的樣子。
作者透過不同時期的建材,推衍曾經的生活軌跡:磚牆、水泥、馬賽克與波浪板,象徵不同時期的添加與變化,
從單進雙斜黑瓦屋頂、編竹夾泥牆,到高低起伏錯綜的空間與巷弄,
在交織了多重歷史痕跡與族群文化的清水眷村,訴說著地方的故事。
作品以過往影像中的建築為發想,
探尋現存不同建材的痕跡,拼接材質與構成,製造房屋上的窗口。
將壓克力凹版化為觀望過去的景,延伸出住宅的量體,創造出家的集合體。
材質:水泥、木作、密集板、丙烯顏料、壓克力凹版
《砌殼》洪聖雄(曾獲 109年臺灣美術新貌獎 入選)
作品《砌殼》從「擊碎蛋殼」的日常行為出發,透過雕塑物件與眷村空間交疊出彼此的細膩層次。
殼之薄,卻也堅韌,圓潤而簡單的造型,讓形變的細節清晰可見,
作品的空間層次不僅指向物件成型後的質感堆疊,同時也暗喻構建過程的層層工法、行為的反覆堆砌。
《砌殼》顯現出時間與空間的層層皮膜,進而呈現了一幅既真實又抽象的風景。
材質:玻璃纖維、真石燒結塗料
參展藝術家:唐藝庭、洪聖雄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2、4號房舍
展覽時間:2024/10/1起,為期一年
節目 2025眷村春節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28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fd7d5dc4f558486e9e0ca284aae749c2 說明 眷村人每年除夕夜的團圓飯都會有準備十道菜的習俗,象徵著來年生活十全十美。『2025眷村春節特展』也準備十道菜色讓民眾用眼睛吃美食,每一道也都富有吉祥寓意,「糖醋魚」象徵年年有餘,「梅干扣肉」隱含慶豐年,「麻辣水煮牛」代表著紅紅火火,「蓮藕木耳」隱喻絲絲相連,「蜜汁鴨肉」代表甜甜蜜蜜,「東坡肉」期望可以四四方方吃四方,「包子」呈現出過年一家團團圓圓,「炒手」為招財進寶,「清蒸蝦」希望來年一路長紅,「什錦湯」意味萬事吉祥。眷村經歷了數十載物換星移幾度秋,不變的是堅持除夕夜一定要吃團圓飯的傳統風俗。
眷村是台灣特有的社區型態,因戰亂遷徙來台的軍人及其眷屬,安身於竹籬笆搭建的屋舍內,家戶相鄰、雞犬相聞。在闔家團聚的春節,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們辦置年貨,烹煮特色年菜,小孩子們肆無忌憚的玩鬧,來自大江南北的不同飲食、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習俗,過不同地區的新年,吃著不同的味道,有著多元文化地方,這就是眷村新年。
「2025眷村春節特展」以眷村的新年裡生活為主題,充滿歲月痕跡的家具擺設彷彿還留著家人的身影,嶄新的窗花宣告新年新生活的來臨,而一桌豐盛的菜餚,則是對自己一年辛勞的犒賞,以及對家鄉的想念。歡迎民眾一同走入時光隧道,體驗眷村年節文化。
節目 眷村主題展:眷村說明書–清水眷村‧源生緣遠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4/30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Activity/Activity_More?id=bcf0a60ad9974c36b782d0570c643f49 說明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乘載著悠長的歷史,紀錄多少家庭的悲歡離合。讓我們來為您訴說這一段,大時代裡的小故事......
展覽以清水眷村相關老照片、舊物件、故事記憶、影像等為主要載體,內容包含「清水眷村的回憶故事」、「降落傘廠的小故事」、「第三供應處在做什麼」、「紙本上的味蕾記憶」、「影像中的時光」,並增加AR設計與民眾互動,試圖建構延續清水眷村過往的記憶,並與眷村當下增添更多連結與能量。
———— 展覽資訊 ————
展覽時間|114年1月1日(三) 至 114年4月30日(三)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西5號
展覽媒材|老照片、舊物、影像、AR、複合媒材
節目 幽枯寂木-洪頌恩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25 - 2025/02/23
網址 https://tcsac.taichung.gov.tw/Exhibition/Exhibition_More?id=7bae648fcde04b729f98b298a52af5e3 說明 展出者在最青澀的時期拿下了第一座百號油畫優選,這對當時正處於人生低谷的他彷彿照進了一絲希望。當時沒碰過油畫但在內心想要闖闖看,於是買了畫布靠著多年的繪畫經驗,完成了人生第一張百號油畫,很幸運的進入了油畫的殿堂。
「幽枯寂木」的創作史,啟發於尼采的一段話:「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我們往往要經歷過最痛苦的失敗,才會知道有多難多艱辛,藝術的道路是一個極度孤獨以及未知的路,但我們還是要去面對去突破,才能重新茁壯蛻變,根扎得越深廣,吸吮的養分才越豐富,也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我們最想成為的樣子。這裡的每一幅畫刻畫著至「午夜夢迴」後對於生命每個階段的描繪。
節目 【中市圖潭子分館】主題書展1月(2場)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潭子區中山路二段399號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31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activity2/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3172,,,,,63 說明 1月主題書展
【~2025蛇年行大運~乙巳新春書展】
精心幫讀者搜羅新春相關主題書籍,2025年1月2日起歡迎借閱!
(貼心小提醒:書展當中有部分書籍,必須等到書展結束,才開始提供外借喔!)
●時間:114年1月2日(四)~114年1月31日(五) 8:30~21:00
●地點:中市圖潭子分館 1樓展覽區
----------------------------------------------
1月主題書展
【放假好好去旅行】
寒假即將來臨,再加上春節也即將到來,我們歡迎民眾來到潭子分館,閱讀旅遊相關之好書主題書展,2025年1月2日起歡迎借閱!
●時間:114年1月2日(四)~114年1月31日(五) 8:30~21:00
●地點:中市圖潭子分館 3樓展覽區
節目 【中市圖潭子分館】「台中食光」豐原天主堂樂齡中心聯合展I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潭子區中山路二段399號
展出日期 2025/01/24 - 2025/03/14
網址 https://www.library.taichung.gov.tw/public/topreview/index-1.asp?Parser=99,20,697,50,,,22381 說明 strong【中市圖潭子分館】「台中食光」豐原天主堂樂齡中心聯合展/strong
p活動內容:/p
p
ul
li本展覽由豐原天主堂樂齡中心手機攝影班/粉彩繪畫班聯合展出,展現出不同的展覽合作模式。主題為台中食光,由不同的方式來展現出台中的不同面貌景色。/li
li拍攝者均為樂齡長者,藉由展出活動讓長者更有信心及活力。
拍攝及創作者均為樂齡長者,此活動可讓長者將平時所見美景,美食以拍攝或繪畫方式展現,藉由展出活動讓長者更有信心及活力。/li
li時間:113年1月24日(星期五)~113年3月14日(星期五)上午8:30~21:00/li
li地點:中市圖|潭子分館-2F展覽區/li/ul
/p
節目 烏日分館:「跨域慢讀:好廚藝」主題書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
展出日期 2025/01/02 - 2025/01/24
網址 https://reurl.cc/jQr3xM 說明 「跨域慢讀:好廚藝」主題書展
日期:1/2(四)-1/24(五)
外部合作:烏日區戶政事務所
本分館精挑圖書跨域至烏日戶政事務所公開展出,
本次主題書展"好廚藝",讓至烏日戶政事務所之民眾跨域慢讀。
節目 烏日分館:生活藝展:蔡毓櫻油畫展
座標 經度120.6374111緯度24.1096375
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興祥街1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3 - 2025/01/19
網址 https://reurl.cc/jQr3xM 說明 生活藝展:蔡毓櫻油畫展
(展示烏日在地藝術家蔡毓櫻油畫作品)
日期:1/3(五)-1/19(日)
地點:4樓中庭
節目 烏日分館:巧手創藝~黏土捏塑作品展:人物
座標 經度120.6374111緯度24.1096375
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興祥街1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09 - 2025/01/15
網址 https://reurl.cc/jQr3xM 說明 巧手創藝~黏土捏塑作品展:人物
日期:1/9(四)-1/15(三)
地點:3樓館藏特色區
由街頭藝人施淑華,運用將黏土捏、堆、塑、貼等技巧,一片片黏土捏塑出活靈活現的作品,以候車的場景人物呈現,展現出黏土捏塑創作藝術之美。
節目 烏日分館:神奇的紙上藝術~年年有餘(魚)
座標 經度120.6374111緯度24.1096375
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興祥街121號
展出日期 2025/01/16 - 2025/01/22
網址 https://reurl.cc/jQr3xM 說明 神奇的紙上藝術~年年有餘(魚)
日期:1/16(四)-1/22(三)
地點:2樓兒童閱覽區
由街頭藝人(摺紙達人)吳慶勇先生透過多樣的各種造型魚之紙創作品,象徵著年年有餘(魚)新年吉祥,展示活潑的紙上藝術作品。
節目 漫話青春 ─ 第𝟭𝟱屆金漫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24
網址 https://gca.moc.gov.tw/home/zh-tw/Exhibition15 說明 ※ 叮咚,您有一封來自臺灣漫畫的訊息 — 第15屆金漫獎入圍作品展
由第15屆金漫獎入圍漫畫作品開啟不同的對話框,訴說著不同的故事及議題,有些天馬行空、有些沉重窒息,也有些知識豐富。而這些都是來自臺灣漫畫想傳遞給大眾的訊息,也帶來更多元的觀點及想法。或許我們都有自己想說的事情,或許我們鮮少傾聽並正視內心的聲音。這次,走入展區,加入漫畫對話框,來段人與人、與漫畫、與自己的暢談時光。
A 立即加入臺漫對話框
B 跨域應用的影片播放室
C 依然少女的特別貢獻獎得主
D 不能略過的金漫獎資訊
E 金漫獎入圍作品解壓縮
※ 我想選擇的,只有漫畫這件事 — 歷屆金漫大獎/年度漫畫大獎主題展
翻閱歷屆年度漫畫大獎及金漫大獎漫畫作品,漫畫裡的每一個情節都是一個決定;歷屆年度漫畫大獎及金漫大獎得獎者,成為漫畫家也是一個決定。選擇是人生無法避免的課題,在人生分岔路上的重大抉擇,更沒人說得準哪個是好是壞。或許沒有標準答案,或許要抉擇的事情永遠煩惱不完,而慶幸的是,若在人生中可以有一個堅定的選擇,很幸運,也很幸福。展區充斥著漫畫,而漫畫充斥著漫畫家的人生。或許有這樣一個選擇,也能充斥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A 在漫畫裡抉擇了多少回
B 漫畫來解惑
C 當漫畫家成為一種選擇
D 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漫畫
E 雖然選擇是自己的,但煩惱可以一起分擔
節目 想要勾著一些樹跟鳥 - 李兆起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19
網址 https://reurl.cc/26Mjzr 說明 [ 想要勾著一些樹跟鳥 - 李兆起個展 Want to Hook on to Some Trees and Birds - Li Jhao-Ci's Solo Exhibition ]
[ 展覽概念 Exhibiton Statements ]
⾶彈介於樹幹之間,變形的⾝體介於房屋之間介於⾶彈之間,連結的,與割裂的,在盡頭的末端看到的是⾃⼰的另⼀半,⼀種狗追逐⾃⼰尾巴的⽭盾,不斷循環,把抵抗、無⽤,⽤揶揄的⽅式藏在畫裡頭,像是⼀種偽裝孩童式的積⽊遊戲。
這是⼀種與童書接近的繪畫,構圖被簡化和平⾯化,包裹著無邪和童真的糖衣,背後的故事充滿了現實的折射⾯,無聲地向觀者步步逼近,卻⽀離破碎,彷彿是歷史斷層的遺落。繪畫正是書寫的發⽣,在半⾃動、如降靈會的過程中,某些東西也正在向我逼近,荒蠻、暴⼒和政治在此隱身,以看似無害的姿態。
如果寓⾔帶有隱喻和啟迪的功能,繪畫之於我,更像是把藏匿於⽇常的種種揭發出 來,讓無聲的故事變成圖像,如童謠之於記憶,寓⾔早在被解讀前已經暗⾃存在。腦海中的意象幻化成符碼,時而扭曲,時而交錯,在畫的邊界之間形成詭異的互動關係,等待被閱讀、拆解。
畫作以各種礦物粉為基底材,形成不規則、斑駁和充滿痕跡的肌理,試圖虛構遙古的時間性。但歷史從不真正存在,它更貼近某種篡改、預⾔,像當代的巫術,在虛構的同時,某種比現實更真實的東西被揭開,原始和⽂明的界線被消解,召喚圖像背後的鬼魅。
想像如植物般蔓⽣,當它們被書寫和固定,即離開本來的⼟壤,成為被凝視的對像。 除了繪畫作品,植物裝置作品成為寓⾔的另⼀個切入點。仙⼈掌遠離了原產地,來到遠東卻必須以嫁接的⽅式存活,在異質的拼貼和共⽣下,隨環境和時間變形,本來演化出的⽣存機制失效,任⼈佈置組裝,⼀再篡改。身上的尖刺不再象徵著凶悍,只能無⼒地懸掛在異地中,更像失效的武器。
#個展 #平面繪畫 #礦物粉
節目 勤美術館開幕首展《OUTLINES IN BETWEEN》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6/02
售票 全票+150
網址 https://reurl.cc/96R4WY 說明 勤美術館開幕首展《OUTLINES IN BETWEEN》✨
開幕首展策展人 #佐藤大:《OUTLINES IN BETWEEN》展覽以「雨、雲、紙、線、石」五大展區,傳遞nendo設計事務所一直以來將已知事物輪廓從清晰變模糊,移動、放大或重疊的設計靈感。在此次展覽當中,無論是經典的《50 manga chairs》、《rain bottle》等,都是通過日常生活點滴捕捉,喚醒人們平時不太注意、看到之後又能想起的腦海形狀,以此傳遞nendo隱含在作品裡的設計意涵。
#日本nendo事務所 總能在既有事物裡創造幽默新設計觀點,與勤美術館打開想像力的初衷不謀而合,歡迎大家蒞臨勤美術館參觀,一起被啟發創意、豐富日常!
日本nendo設計事務所領軍策畫!勤美術館開幕首展12/13(五)登場
首檔特展重磅邀請日本鬼才設計師 #佐藤大(Oki Sato)攜其創辦團隊nendo策畫,「#日本nendo設計事務所」以卓越創作活躍世界舞台,作品橫跨建築、設計、藝術領域,屢獲國際獎項肯定。
這次睽違8年再度來台,擅長創造設計驚喜的 #nendo 以《OUTLINES IN BETWEEN》為題,集合「雨、雲、紙、線、石」五大展區,將每個人熟悉的元素帶進場館,喚醒觀者共鳴,同時傳遞二十年來以柔軟想法,打造自由設計的創作心法。
現場上百件手稿、設計經典及新作,包括2024年曾在米蘭設計展亮相,以雲霧堆疊意象而生的《clustered clouds》系列,以及nendo為勤美術館打造的最新力作《softer than stone》大理石家具系列等。
2023年與日本The Pokémon Company合作的大人系寶可夢《Pokémon Mosaic》生活居家系列也首度登場台灣,隨展覽推出期間限定商品販售等!
一起跟著勤美術館打破既有框架,靜心體會,發現想像力的無盡可能✨
節目 2024國際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4/11/30 - 2025/03/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30日 至 2025年3月2日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五 09:00~17:00、週六至週日 09:00~18:00
展覽地點:本館101展覽室
策展人:邱誌勇、賴駿杰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
計畫支持:本展覽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藝文場館科藝創新計畫」與「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支持。
展覽簡介
「靈魂的棲所」發想自凱文・凱利(Kevin Kelly)所提出的「科技體」(Technium)概念,一個試圖將科技與智慧、冰冷機器與溫暖地球交互結合起來的前衛觀念。「科技體」是一種宣言式假說/理論,它意圖從技術的角度去整合人造的與自然的世界,並且將科技視為人的心智之延伸——如巨大的有機體般——參與且激發了一系列的進化過程,而人類也反過來被包裹於其中。此「科技體」於社會之中的擾動是多面向的,不論是人類經驗感知,抑或是科技媒材的政治性皆發生位移。這些因高速的技術及文化更迭所面臨的新人類生存樣態,是當代藝術家們迫切關心的議題,而藝術家如何理解技術與我們周圍世界之間基本聯繫的核心概念,即是科技體的本質。本展邀集國內外共12組藝術家在此背景下所發展的反身性思考與創作實踐,探究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後生態系統、數位民主、後網路社會等諸多看似分裂卻彼此相關的議題。除了能進一步理解科技的侷限與潛力外,另一方面,藉由「靈魂」——不僅指向精神信仰,也包括心智、認知、直覺等不同的意識作用——此一命題所展開的意識光譜,我們也得以在其中重新發現「人類過程」(Anthropogenesis)的源起與未來。於此,本展覽所欲展現並扣問的是:在這肆意發展的數位科技世界中,究竟何處才是靈魂的棲所?
參展藝術家
穴井佑樹
ARK
曺永覺
邱杰森&莫珊嵐
masharu
沃倫・奈迪奇
吳珠榮
崔佛・帕格倫
喬納森・托雷斯・羅德里格斯
陽春麵研究舍
Sputniko!
吳其育
(依英文姓氏字母順序排列 )
→ 展覽導覽影片 : ( 敬請期待 )
展期活動
【 展覽工作坊 】
■ 場次一
主題:今天吃土了嗎?工作坊
講師:藝術家masharu 及 立夫中醫藥博物館副館長張文德博士
時間:11/30(六)10:00-12:00 ,13:00-14:5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 點我報名工作坊!
■ 場次二
主題:尋找看不見的存在 | 聲音採集工作坊
講師:藝術家 鄭琬蒨
時間:12/22(日)13:30-16:40
地點:國美館3F工作坊
→ 點我報名工作坊!
【 國際論壇 】
時間:2024/12/1(日)10:00-16:25
地點:演講廳
→ 點我報名國際論壇!
論壇主題:
■ 場次一: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的創造力與意義
■ 場次二:場次2: AI對自我意識的影響
■ 場次三:科技為地球帶來的滅絕及再生
■ 場次四:資本主義才是主流嗎?
【 藝術家分享會 | 國美館 X 林茲電子藝術節共製計畫 】
藝術家:藝術家 陽春麵研究舍
主持人:邱誌勇 (策展人)
時間:2024/12/21(六) 14:00-15:30
地點:國美館2F多媒體講堂
→ 點我報名分享會!
【 專家導覽 】
時間:各場次14:00-15:30
地點:國美館101展覽室
場次:
■ 2024/12/08(日):王柏偉/臺灣數位藝術基金會總監 / 藝評人
■ 2024/12/28(六):宋世祥/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 2025/01/04(六):邱誌勇/策展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 2025/01/11(六):賴駿杰/策展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
→ 點我報名專家導覽!
節目 「 U-108 SPACE 」展演創作計畫─阿爾法聲林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414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8 - 2025/03/30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阿爾法聲林〉 α-Forest
製作團隊:謝瀞瑩 x Timothy Wood x 邱偉豪
展覽期間|2025.01.18-3.30
開幕儀式|2025.01.18 (SAT.) 14:30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U-108 SPACE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覽介紹
阿爾法聲林:一場探索內在意識的沉浸聲光遊歷
潛意識是你的本質茁壯成長的地方、是靈感的種子,隱藏許多的衝動、情緒與想法,且從未表達出來。有時它們只是出現在我們的夢中。
為謝瀞瑩、提摩西·伍德(Timothy Wood)、邱偉豪,三位藝術家結合電子聲響、互動設計、AI演算式影像技術,擷取觀眾腦電波(EEG)與肢體動態數據即時生成共創內容的一齣參與式沉浸療癒劇場。計畫由臺大實驗林提供駐村基地,邀請創作者實地進入南投山區採集臺灣特有山林聲像與參訪當地原住民部落文化。
作品將邀請觀眾配戴腦波感測儀作為「意識種子」,經由語音引導進入第一場景「沉浸夢」:觀眾跟隨指令閉上雙眼,開啟通往內在意識之門。空間聲場運用自然聲景、動態電聲、低音拍頻(Monaural Beat)同步光色頻率,並連結「意識種子」之腦波數據即時生成音像內容作為聲光療癒處方,聽、觸聯覺同步誘發內在深層感受。此場景以集體共創的音像冥想儀式帶領觀眾緩緩沉入潛意識。
第二場景「探索夢」:喚醒並引導觀眾開放身心參與互動,視覺內容主以臺灣山林元素建構一座森林,腦波數據參與AI演算以顯化內在意識至外部時空,即時生成虛(意識流)、實(山林景象)共構的超現實場景,肢體動態數據同步引動音像,發展遊戲式的互動內容設計。觀眾將置身在人機共創的科技夢境森林中自由地搖擺、舞蹈,探索與遊歷,於虛實融合的特殊體感經驗當中尋找自我的啟示。
藝術家介紹
謝瀞瑩|計畫總籌、互動電聲作曲
專長於電聲作曲、多聲道裝置、劇場導演與表演創作,經由音樂表演背景的感知經驗連結多元媒材,近年多應用空間音訊技術於不同建築空間中延展實驗性聲響表現,並藉由感測科技,於虛實空間中建構特殊體感的表演性創作。作品曾獲邀於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數位藝術節、德國奧登堡新音樂節、臺中國家歌劇院、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國際電腦音樂協會 (ICMA, ICMC)、國際女性科技藝術研討會(AWMAS)…等國內外學術與展演機構發表。科藝創研計畫「聲身虛實場」獲選 2019 年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幻聲態」獲選 2022年工研院藝術駐村計畫。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並於 2023年獲得臺灣國科會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獎學金,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新媒體藝術與科技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
提摩西·伍德|影像總籌、音像系統與肢體互動設計
提摩西·伍德是一位舞者與新媒體藝術家,現居美國加州,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AlloSphere研究機構的研究工程師。伍德專注於創造結合科學、即興表演和遊戲設計的沉浸式體驗空間.他主要應用自然仿生技術與連結人文地理環境的藝術性敘事來增強身體感知,以此創造一種療癒性的體驗,伍德也擅長將軀體運動與沉浸科技相結合,以此建構仿生式的數位互動環境,並促使參與者在其中自由地律動,也藉此呼籲觀者能夠欣賞、尊重、關愛自身以及與自身相關聯的地球生命體系。近年作品多獲邀於聖塔芭芭拉探索與創新博物館、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溫哥華TED大會…等國際性研討會與美術場館進行公開展演。
邱偉豪|技術統籌、互動AI視覺設計
生於中國武漢,是一位新媒體藝術家,現居美國加州,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科技與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邱偉豪同時擁有資訊科技與新媒體藝術的專業背景,並擅長於跨學科的創作實踐,如:互動藝術設計,結合演算法和攝影的生成式影像。創作主要探討在今日AI 生成創作技術之過渡與發展進程之中,對不斷衍生的圖像本質性進行質疑,特別是影像對人類意識的推進甚或權力剝奪相關議題。他將攝影、感應器與人工智能訓練數據集等不同媒介融合為一體,創造出不定的圖像與互動體驗,以視覺科技美學引發觀眾對新興科技的反思。作品曾在北京時代美術館、Fera File、沃爾夫探索與創新博物館(MOXI)、UCSB MAT 年展等公開展演。
展覽製作團隊
謝瀞瑩|計畫總籌、互動電聲作曲
Timothy WOOD|影像總籌、音像系統與肢體互動設計
邱偉豪|技術總籌、AI演算與互動視覺設計
陳郁儒|互動音訊工程
Avali Ispalidav(中)、 Timothy WOOD(英)|口白
洪以樺|研究助理
曾祥非教授|研究顧問
贊助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新媒體藝術與科技研究所
特別感謝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蔡明哲處長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張豐丞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與經濟學系陳郁蕙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新媒體藝術與科技研究所Marcos Novak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新媒體藝術與科技研究所JoAnn Kuchera-Morin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劉威廷老師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和社自然教育園區沈映廷研究員
楊德成先生、譚巽夫先生
節目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座標 經度120.665874緯度24.1396657
地址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4/03/23 - 2025/03/16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展覽日期及地點:
典藏展
展覽室301、301-302走廊
2024/3/23(六)-2024/12/29(日)
展覽室302
第一階段修復展:2024/3/23(六)-2024/8/4(日)
第二階段文化近用展:2024/9/7(六)-2025/3/16(日)
策展人:黃詠純、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吳麗娟
展覽總論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典藏展區
臺灣美術典藏研究脈絡與文化傳承-展覽簡介
展覽日期:2024/3/23-2024/12/29
展覽地點:301展覽室、301至302走廊
策 展 人 :黃詠純
國美館於2018年至2023年間購藏許多臺灣早期珍貴繪畫作品,如明清時期書畫、日治時期臺灣前輩藝術家早期代表性創作及日籍畫家描繪臺灣風土的作品、及戰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品等。這些作品的入藏,豐富了國美館的典藏脈絡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更加完備地勾勒出臺灣美術史自明清、日治一直到戰後初期的發展輪廓。除了藝術作品的典藏,同時聚焦在各別藝術家的創作生命史、臺灣與亞洲近現代藝術家的互動關係和學術脈絡,透過一系列的藝術家研究、傳記和紀錄片,結合不同策劃主題的展覽,探討日治時期臺、府展之於臺灣藝術發展的影響、藝術家與民間人士的文化倡議及文化意識的萌生、戰後東西方文化衝擊下的美術新面貌的蘊生等。這些典藏珍品及藝術家創作生命史相應而生的系列學術研究、影音文獻的整理和展覽,是藝術家、美術館、研究學者與策展人員、藏品維護者對於臺灣美術史的建構與書寫,同時也是為未來世代所保留的文化傳承。
展覽規劃在301展覽室扼要呈現國美館六年間的「重建臺灣藝術史」工作中的重要入藏與其相應研究脈絡:「早期繪畫藏品的日臺藝術交流與影響」、「風土敘事的時代觀點」、「抽象藝術的前衛浪潮」與「推動臺灣主體意識的民間力量」共四個子題。展場中分別呈現作品、藝術文獻與影音紀錄檔案等豐富的藝術史料,交織各時代的藝術面貌;從藝術家、藝術研究者、民間贊助者等不同角色,全面探討推動臺灣藝術發展的多種關鍵力量。並在301-302展覽室中間連通道呈現國美館自 2012 年起延續文化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兩項出版計畫,至今共出版171本藝術家傳記與60多部紀錄片,建構臺灣跨越世代藝術家的創作歷史,透過口述、訪談影音、保存並拓展研究書寫藝術史的史料。
●修復展區
臺灣美術作品保存修護-展覽簡介
展 期:2024/3/23-2024/8/4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 展 人 :陳達芬、戴妏珊、李文元
國美館推動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政策目標,為保存臺灣美術文化資產與歷史價值,在國家前瞻基礎設建計畫支持下,2018年起執行計畫內容至2023年止,累積800多件經典作品購置典藏,及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無償贈予文化部670件作品,與臺灣藝術家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及張萬傳家屬大批捐贈作品與相關文獻資料等,這些入藏的珍貴藝術作品,作品創作年代橫跨臺灣明清至日治時期到戰後1960-1970年代為主。
這些早期藏品橫跨年代至今久遠,在臺灣氣候與環境等因素影響下產生劣化狀況,本次透過前瞻計畫重建臺灣藝術史典藏維護整飭計畫的修護工作,恢復往日作品光彩。本展區特以國美館2018年起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內容之精選重要典藏品及各類媒材修護案例介紹,分為四大子題展區:「整飭與科學的視角」、「媒材與時代的挑戰」、「決策與倫理的對話」、「歷史與經典的再現」,精選各類媒材重要典藏品修護案例回顧,由作品入藏美術館流程的整飭維護,到作品修護過程中所發現的修護痕跡,延伸出藝術家創作材質種類不同與使用媒材的特殊性,其修護方式與如何選用適當的修護填補材料,影響畫作日後保存的重要性;並藉由將作品基底材置換適當材料的保存維護案例,與大型作品展示功能的需求,所做特殊展示裝裱的保存維護措施案例,體現國美館對藏品永續保存和展示功能的關注。藉由這些修護完成重要的經典作品,將作品修護過程呈現給社會大眾,使觀眾更了解臺灣美術史的藝術家與作品背後典藏維護的工作。
●文化近用展區
展期 2024/9/7-2025/3/16
展覽地點:302展覽室
策展人:吳麗娟
「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以藝術資源的易讀傳譯與共融近用為策劃方向, 以前瞻計畫購進、收藏的日治時期到九○年代藝術家重要的人物畫為主,並輔以經典的肖像典藏作品,規劃全人友善近用展示。在「以人為本」的展出作品選擇上, 希冀藉由人物畫單一類型的藝術作品聚焦敘事,一方面向臺灣美術史上留下重要人物畫作品的藝術家致敬,也提供普羅大眾一個可以更具象認識這些藝術家的機會; 另一方面,則透過這些藝術家畫筆下所關注的人物對象與議題,提示觀眾窺探臺灣美術史肖像發展的大致脈絡;再則也以「以人為本」的主題精神性,回應新博物館學「以人為本」的教育功能轉向、同時呼應並彰顯本館近十年來,致力於推動全人友善、落實平權近用之中心思想。
展覽規劃八個子題展示臺灣藝術家如何透過對人物的描繪,反映其對時代的回應、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社會各種角色關係的深刻洞察。這八個子題分別為: 女力形象、親情憶像、原韻肖像、勞動群像、嬉遊想像、致敬像、自畫像與普羅心象。因為臺灣近代美術的發展深受日治時期日籍來臺的藝術家教師與官辦美展風格走向的影響,臺灣藝術家在人物畫的取材、繪畫技巧與造型表現,也與近代日本及西方美學的傳統相近,以描繪女性的畫作居多。本展以「女力形象」為子題,展現個別藝術家特色的創作語彙下所傳達的各種女性魅力形貌;復因在女性為題材的人物畫作品中,從母性出發描繪親情是一個相當顯著的主題類型,故「親情憶像」獨立為一子題。而當藝術家的目光,從近親家人的身上投射向外界時,慧眼獨具的焦點往往就關照在特殊族群上,本次以「原韻肖像」和「勞動群像」兩個子題畫作彰顯臺灣藝術家的人道關懷。
當創作脫離社會現實,藝術家的腦海,是肖像畫發展從寫實出走的第一個落腳生根處,「嬉遊想像」的題材寬廣、分歧且獨特,人物角色造型與場景畫面的呈現極其豐富多元。至於以肖像的描繪來傳達藝術家在創作修習路上心境感懷與自我探索觀照,則是本展「致敬像」與「自畫像」這兩個子題所欲呈現的臺灣藝術家在人物畫上的藝術性探討。「普羅心象」則超越特定人物肖像的琢磨,是藝術家在畫作精神性與觀念性上的抽象創作表現與鑽研創新,凸顯的是人心象的普遍共通性。
節目 中華民國第40屆版印年畫「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
座標 經度120.665874緯度24.1396657
地址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1 - 2025/03/23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中華民國第40屆版印年畫: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
「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自1985年開始辦理,迄今即將邁入第40屆。年畫是傳統農曆春節作為除舊佈新、避邪去惡,展現新生活、新氣象之應景飾物,隨著時代變遷,年畫從傳統的象徵吉祥、如意之裝飾或圖騰符號,逐漸發展出豐富、創新的藝術表現。文化部前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85年起推動「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即是為喚起國人重視民俗節慶及提倡文化藝術,並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徵件、展覽及推廣工作,版印年畫不僅是國美館兼具傳統與創新內涵的特色活動,亦是向國人及世界各地介紹臺灣傳統文化藝術之重要媒介。第40屆版印年畫以「蛇彩繽紛」為題,承接歷屆版畫創作者的活力與成果,期迎來更具生機、在地特色的年畫藝術創作及年節氛圍。
國美館籌辦版印年畫活動,從徵選、辦理特展、頒獎典禮及教育推廣等,希望讓民眾認識及欣賞版印年畫的藝術形式及創作表現。版印年畫具有複數性與間接性,其複數性可以大量複製流通推廣,增加欣賞者接觸的機會,帶給人們喜悅親近藝術之情,同時帶給民眾年節喜慶之感;其間接性則呈現獨特的藝術價值,讓藝術家們可以盡情發揮創意,展現各種創作形式與表現技法,豐富版印年畫的藝術性。
本屆「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參與徵選作品共計191件,由專業評審委員評選出首獎6件、優選10件、佳作20件及入選50件,另外特別邀請賴振輝、蘇憲法兩位藝術家委託創作〈乙巳兆豐年〉、〈春〉作品參與展出,展出委託創作、徵選得獎及入選作品共計88件。本屆作品呈現在地人文風情與特色、生命的寓意、生活的醒思及原住民文化特色等,其造形、構圖、色彩及技法皆蘊藏了豐富的版畫特性;題材的選擇則表現出話題性與時代性,展現創作者們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及對過年的多元詮釋。觀眾除了看到吉祥歡樂與避邪祈福的寓意之外,也能感受到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為增進大眾更認識版畫藝術創作相關技術及發展,第40屆版印年畫「蛇彩繽紛–蛇年年畫特展」除了展出徵選作品以外,特別推出版印年畫教育展示體驗區,希望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供版畫的小知識以及版印年畫印製的體驗,讓民眾親臨現場觀賞作品之餘,還可親手製作充滿年味的版印作品,為新的一年帶來的新氣象、好兆頭,也為年節增添平安、幸福、圓滿的歡欣氛圍。期待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能持續促進藝術創作,並透過版印年畫的流通傳遞祝福與美好。
節目 2024藝術跨域創作案「王連晟:烏托邦的倫理機器」
座標 經度120.665874緯度24.1396657
地址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1 - 2025/03/23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烏托邦的倫理機器
展覽期間|2025.01.11-2025.03.23
開館時間|週二至五 9:00-17:00 、週六&日9:00-18:00 ,週一休館
開幕儀式|2024.01.11 (六) 15:00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區
計畫支持|本展覽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藝文場館科藝創新計畫」支持。
在這個計畫中,藝術家旨在探討與挑戰人工智慧(AI)在理解與應對人類社會複雜抽象概念,特別是道德層面上的能力。這一創作理念不僅反映了對當前科技進步及其對人類價值觀影響的深刻思考,而且也試圖透過藝術的形式,探討人工智慧如何與人類社會的深層價值觀相互作用,以及這一互動如何塑造我們對機器能力的理解與期待。
計畫的第一部分運用了人工智慧來收集與分析群眾來源的數據。在其中一個區域,觀眾將看到由Stable Diffusion所生成的圖像展示在螢幕上。觀眾在觀看這些圖像後,會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每幅圖像是「道德的」還是「不道德的」,並將這些判斷輸入系統,作為人工智慧訓練的基礎。透過這種群眾參與的方法,藝術家試圖建立一套道德判準系統,這不僅挑戰了人工智慧在道德決策方面的能力,同時也反思了人類如何定義與理解道德。通過向大眾展示這一系統,藝術家希望激發有關道德、人工智慧判斷及人類決策過程的廣泛討論。
在計畫的另一部分,數台自動移動的機器將不斷拍攝觀眾,並將拍攝到的影像無線傳輸到現場的螢幕上。當這些影像被經過群眾訓練的人工智慧判定為不道德時,機器會自動轉移焦點,直到拍攝到的圖像被認為是道德的為止。這其中引發了一系列辯證問題:這些機器的視角呈現了一種烏托邦式的道德與善良的影像,但這些道德判斷卻是由人工智慧來做出,而這個人工智慧的判決標準又是基於人類對人工智慧生成圖像的道德判斷。這中間的遞迴關係顯示出系統內在的複雜性。
通過這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這個計畫旨在透過藝術的方式,提出並探討一系列關於人工智慧、道德和人類社會價值觀的重要問題。藝術家希望這個創作能夠激發人們對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入思考,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對於道德的理解。這不僅是對現有技術的探索,也是對未來人類社會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前瞻性思考。
藝術家|王連晟 |裝置設計製作|楊子毅、郭敬棕、何書賢、何芯源、陳琪絡 |人工智慧與無線傳輸程式|陳昱伶 |展覽執行|陳智賢、陳昱伶、何芯源
王連晟
科技藝術創作者,作品跨足於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裝置作品常以數量的方式以達到一種特異的身體感知。而聲音表演常搭配程式即時生成的影像,與即時運算的聲音演出。近年來致力於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的契合,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曾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台北數位藝術節互動裝置類首獎、台北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英國流明獎雕塑類首獎,並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現代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藝術節展出。
節目 《「我記得……」:關於記憶與想像的拼貼》兒童藝術教育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6/15
網址 https://reurl.cc/Keo889 說明 我記得…那個風和日麗的假日午後,和家人一起到附近的大公園遊玩,在樹林間穿梭、撿拾土地上紅色的落葉和圓滾滾的樹木種子。
我還記得…海邊鹹鹹的味道、空氣中溫暖而濕潤的氣味;…經過煩囂喧鬧的路口、光彩奪目的霓虹燈招牌…
你記得生活中哪些片刻的經驗嗎?有什麼特別印象深刻,讓你好想把記憶中的人們、事物、時光、氣味或是心情保存下來?藝術家也和你一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創作的靈感元素,透過不同的創作手法,把生命中重要或不經意的時刻保留下來,甚至…產生新的意義!
本次兒童藝術教育展聚焦在當代藝術家如何透過各種「拼貼」的創作手法,將生活中的記憶透過藝術的語言表現。也邀請你在觀賞展覽後,細細回想生活中的片刻,用什麼方式最能表達心中的記憶?
節目 所有令人屏息的─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 How to Hold Your Breath - 2024 Asian Art Biennial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reurl.cc/O51rng 說明 所有令人屏息的
2021年3月27日,克羅埃西亞自由潛水員迪米爾.索巴特(Budimir Šobat)以24分37.36秒創下了最長自主閉氣時間的新世界紀錄。
1986 年,從人民力量革命(People Power Revolution)以非暴力方式推翻了菲律賓長達三十年的馬可仕獨裁統治到車諾比核災難,這充滿災難與異議的一年中,歌曲「Take My Breath Away(令我神魂顛倒)」登上了金曲暢銷排行榜首。
在公元早期幾世紀間,帕坦伽利編撰的瑜伽經中描述「kumbhaka」為一種透過逐漸停止吸氣與吐息而暫停呼吸的調息法;屏息,是長久以來被認為最古老亦最簡單的改變心智狀態的技術之一。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題名為「所有令人屏息的」,由召喚這自行暫歇生命機能的行為,進而創造出一種期待的狀態。展題命名反轉了「別屏息以待」(don’t hold your breath)原意為別期望改變很快發生的警示,在此則暗示著潛在的希望。
深呼吸並屏住氣息,將我們錨繫於當下時刻。當世界崩壞墜入下一層深淵之際,我們穿梭在晚期資本主義餘波的喧囂與塵埃中,在居所與流離之間持續遷徙與探航。這平靜呼吸、重整思緒的行為是在轉換的運動中,從一種現實過渡到另一種現實的預備。間歇作為一種音程,用以聆聽靜默之聲,重新調諧我們身體與地球之間新陳代謝的節律。
如同一則可供使用又同時規避的參考指南,我們可以將「所有令人屏息的」視為一個號召,呼籲人們從可見性領域和延續暴力的系統中撤出,形成從中能產生新能動性的隱蔽空間。我們將之想像為在迎向未決與不確定未來之前的一次深潛。
在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中,藝術家們從基於關係性、交互性和具回應能力的經驗知識與生活方式中獲得啟發,無論在政治性或美學層面,提出關於世界秩序的另類想像和實踐。在此核心的探問是:何種不具壓迫性之集體和政治形式能將我們凝聚在一起?
透過多樣的媒介形式,參展作品向進步論和普世時間觀提出質疑,以揭示歷史如何與人、地方和位置緊密相連。在於當前帝國政治以及支配生活的新社會系統中,透過追溯纏結的殖民暴力,為替代性的解放未來開闢了空間。
我們始終棲居於由多個世界共存並持續變動的複數多元宇宙中。展覽中的部分作品涉及了意識狀態的改變——無論是透過冥想、睡眠、夢境或藥物——被視為是一種邊界地帶,在其中允許著屬於複數世界中交替性、共時性、多穩態的感知方式。屏息此一形而上意義的行動,作為重構並重新想像世界的一種方式,喚起了在崩解之中的創造潛能。
受到全球資本主義影響下之文化與地理的遷徙,持續改變著人類與非人的身份、意義與構成。植物、動物、礦物和人類在資本主義積累的分類體系中被位移、放逐、汲取、變形與物化,順應著商品與服務的邏輯。然而,在這些物品與人員流動過程之中與其外,新的連結與歸屬感逐漸浮現,如同新的物種與文化在既有的地圖和記憶之外演化一般。
未來的敘事如何擺脫現代性末世神話的束縛而敞開,並將其他存在與行動者納入希望的實踐中?答案或許不在於宏大的願景,而在於那些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之具體臨在的想像中;無論是透過日常細微事物的連結,或是創生新的混合群體。正是在這些我們共同建立的關係連結中,在一同的屏息時刻,我們或將找到想像開啟新未來的種子,抵抗絕望。
節目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16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022 說明 文化部自2018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進行美術、工藝、文學、音樂各類型藝術系統性的調查、蒐集、盤整,重建過去被輕忽的臺灣藝術史與檔案文獻,藉此並串連地方與民間的力量,共同維護保存國家重要藝術資產。同時透過多元觀點的展演、以重現歷史記憶、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等策略方向,展開與當今生活的連結與對話,進而凝聚建構臺灣文化藝術知識體系,為未來的世代保存時代的記憶與文化資產。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執行「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目標下,著重臺灣美術在地發展脈絡與歷史觀點爬梳,於2018年至2023年期間,透過精實的學術研究、出版、作品與圖書史料蒐藏、維修護、數位化應用,策劃逾百檔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呈現臺灣美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美學特色。期間完成約800餘件重要藝術作品的購藏,及時保存與臻補,更加完備18世紀以來的典藏脈絡。為完整建構此批重要典藏的知識體系,另規劃「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深入梳理明清迄日治時期(1640-1945)的臺灣書畫美學演化發展。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文化部積極推動,促成來自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許鴻源博士670件創作年代跨越半世紀臺灣畫家作品的捐贈案。本館積極辦理編目整飭、維修護與專題展和活動推廣,獲得各方更多的肯定與回應,於此六年間相繼獲得黃土水、林玉山、洪瑞麟、莊世和等重要的捐贈案。本館持續與前輩、資深藝術家、家屬、收藏家等攜手維護藝術作品與文獻,使臺灣藝術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得以保存維護與傳承,並建構出綿延深長的文化意義。
此次策劃「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展覽,奠基於上述美術資產的重要典藏和保存成果,多方呈現國美館多年來推動的重建藝術史工作,整理重點成果包含藝術品典藏、維修護、文化近用三大主軸分階段展出,展現國美館對藏品系統化的保存維護與修復觀點、經典作品和藝術文獻的展現與詮釋、藝術知識議題的研究和策劃、藝術家影音紀錄與研究出版、蘊涵文化平權的藝術近用與轉譯等綜合內容,呈現藝術發展如何與臺灣文化主體性相互生成,以及我們如何將藝術的文化意義與資產傳承到未來世代,認識與尊榮自身的歷史,進而形構未來的前瞻視野。
節目 2024國際科技藝術大展:靈魂的棲所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02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130 說明 「靈魂的棲所」發想自凱文・凱利(Kevin Kelly)所提出的「科技體」(Technium)概念,一個試圖將科技與智慧、冰冷機器與溫暖地球交互結合起來的前衛觀念。「科技體」是一種宣言式假說/理論,它意圖從技術的角度去整合人造的與自然的世界,並且將科技視為人的心智之延伸——如巨大的有機體般——參與且激發了一系列的進化過程,而人類也反過來被包裹於其中。此「科技體」於社會之中的擾動是多面向的,不論是人類經驗感知,抑或是科技媒材的政治性皆發生位移。這些因高速的技術及文化更迭所面臨的新人類生存樣態,是當代藝術家們迫切關心的議題,而藝術家如何理解技術與我們周圍世界之間基本聯繫的核心概念,即是科技體的本質。本展邀集國內外共12組藝術家在此背景下所發展的反身性思考與創作實踐,探究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後生態系統、數位民主、後網路社會等諸多看似分裂卻彼此相關的議題。除了能進一步理解科技的侷限與潛力外,另一方面,藉由「靈魂」——不僅指向精神信仰,也包括心智、認知、直覺等不同的意識作用——此一命題所展開的意識光譜,我們也得以在其中重新發現「人類過程」(Anthropogenesis)的源起與未來。於此,本展覽所欲展現並扣問的是:在這肆意發展的數位科技世界中,究竟何處才是靈魂的棲所?
節目 「114年全國美術展」作品徵件
座標 經度120.6633086緯度24.1411826
地址 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展出日期 2025/01/06 - 2025/01/20
網址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說明
「114年全國美術展」徵件簡章公布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全國美術展」,以拔擢美術創作人才、鼓勵美術創作為目的,藉由每年的藝術徵件,發掘創作的無限可能性;並不斷的精進調整,完善競賽及評選的制度,致力於提供臺灣藝術家們一處能盡情發揮所長的展覽平臺。「全國美術展」自113年起首次辦理線上報名,提升參賽者的報名便利性,共吸引全國約千餘件作品參賽,共有109件入選以上得獎作品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
本屆「114年全國美術展」作品徵件除延續113年採用線上報名方式外,版畫類改以原件送審,參賽者除完成線上報名亦須於主辦單位規定時間內將作品原件送達至館。並因應科技時代潮流,本屆將AI技術使用相關規範納入簡章內容。簡章即日起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官方網站正式公布,12月起提供紙本簡章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各生活美學館、直轄市及縣市文化局供創作者免費索取。
「114年全國美術展」預定網路報名期間為明(114)年1月6日至20日止。本展以分類、分項的公開徵件競賽機制,共計以11類項進行徵件,分別為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以多元媒材來兼具傳統與創新,並反映當代藝術的創作趨向。希冀藉此提供各領域藝術家創作發表的平臺,並使民眾有深入認識臺灣各類藝術創作特色的機會。
為鼓勵創作者積極參與,「114年全國美術展」11類項分別設立有金牌獎(獎金新臺幣25萬元,獎座乙座,獎狀乙紙〕、銀牌獎(獎金新臺幣12萬元,獎座乙座,獎狀乙紙)、銅牌獎(獎金新臺幣8萬元,獎座乙座,獎狀乙紙)及入選(發給入選證書乙紙)。此外,連續三年獲得同一類項前三名(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者,得連續三年以「免審查」参與展覽展出,並發給「榮譽狀」乙紙。本展得獎及入選作品將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歡迎創作者們踴躍投件共襄盛舉,傳遞臺灣藝術的創作能量。關於本展徵件更多資訊請至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 https:/www.ntmofa gov.tw 下載,或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及相關單位免費索取紙本簡章。
節目 復返Picturesque |潘麒方個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台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79巷38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1/20
網址 https://reurl.cc/ge00R4 說明 【 𝑨𝒓𝒕𝒘𝒐𝒓𝒌 𝑷𝒓𝒆𝒗𝒊𝒆𝒘|復返Picturesque |潘麒方個展】
藝術家主要創作媒材為油彩,作品大多描繪生活周遭的景物、風景畫為主題。在描繪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更有興趣去表現這些景物之間的關係。
寫生,亦是不斷回到過去面對「當下風景」,挖掘內在的記憶與靈光。
展覽介紹Exhibition Introduction|
我不耽溺於當下,但我沈溺於回憶。
我樂愛於閒暇之時,在住家附近的河濱公園散步、晃悠,也時常到市區近郊的登山風景區爬山、遠足。自創作以來,描繪的主題多以風景為主,而我在描繪風景的過程中,找到了能與自己溝通的方式。我認為,愈是日常所見的景物,愈能從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呈現。
此次展出的作品,對於風景和植物有著不同視角的描繪。構圖的取決往往是對風景的第一印象,依著自己的記憶,依著自己的感受。我的作品好像在清晰和曖昧不明的記憶之間構築而成,而我時常認為回憶總是以清晰的姿態出現之後,迅速地消散。印象和曖昧的感受或許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消失在記憶之中,但作品卻能隱約浮現創作當下的情緒和感受,浮現我和記憶之中的風景的曖昧關係。
我相信,不論我的作品帶給觀者何種情緒,畫面中的某些呈現或許也曾經出現在觀者的日常生活中,並獲得共鳴而形成一種交流。情感和經驗對我而言是不能被量化的,而不被量化的狀態下,才能讓我沒有侷限且自在的,藉由畫筆表現這個世界。對我而言,我的創作是對於風景繪畫的一些新見解,和描繪出屬於這個時代的風景畫。
文/潘麒方
-
節目 七劍下天山—巴黎·紐約繪畫的遇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台中市西區英才路589巷6號1樓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5
網址 https://reurl.cc/p93eL8 說明 畫家葉子奇構思七劍下天山—巴黎 紐約繪畫的遇合把來自巴黎 紐約兩城的華人畫家像舞刀弄劍的飛俠自天方約來,相聚在中台灣的月臨畫廊。想到一九二O年代巴黎的蒙巴納斯取代了蒙馬特時,有所謂蒙巴納斯的英雄畫家畢加索、布拉克、莫迪格里安尼、勒澤、奇里柯、布朗庫西、藤田嗣治等與其他作家的聚集論藝的事。畫家,英雄,以畫筆論術各有套路,相互敦促,畫友有緣相聚也是藝壇美事。當中的陳建中、陳英德、張漢明、戴海鷹、何漪華、梁兆熙等都長住巴黎,葉子奇在紐約住了許多年後返台,以畫筆揮出了一片天地。他居在山明水秀的花蓮,望山望海望雲畫出許多山水美景。由於俠心把他在巴黎認識的畫友們的作品聚於月臨畫廊,才有了這樣一次難得的展出。
#油畫 #水彩 複合媒材 #聯展
節目 「七劍下天山—巴黎·紐約繪畫的遇合」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台中市西區英才路589巷6號1樓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2/15
網址 https://www.moongallery.com.tw/gallery_detail.asp?st=2&cat=328 說明 國立歷史博物館正舉辦他者.他方: 常玉與亞州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出常玉、藤田嗣治、顏水龍,楊三郎,劉啟祥,陳清汾、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潘玉良、袁樞真、席德進等十位在巴黎生活與創作過的藝術家。
畫家葉子奇構思七劍下天山—巴黎.紐約繪畫的遇合將來自巴黎、紐約兩城的華人畫家像舞刀弄劍的飛俠自天方約來,相聚在中台灣的月臨畫廊。我想到一九二O年代巴黎的蒙巴納斯取代了蒙馬特時,有所謂蒙巴納斯的英雄畫家畢加索、布拉克、莫迪格里安尼、勒澤、奇里柯、布朗庫西、藤田嗣治等與其他作家的聚集論藝的事。畫家,英雄,以畫筆論術各有套路,相互敦促,畫友有緣相聚也是藝壇美事。當中的陳建中、陳英德、張漢明、戴海鷹、何漪華、梁兆熙等都長住巴黎,葉子奇在紐約住了許多年後返台,以畫筆揮出了一片天地。他居在山明水秀的花蓮,望山望海望雲畫出許多山水美景。由於俠心把他在巴黎認識的畫友們的作品聚於月臨畫廊,才有了這樣一次難得的展出。
巴黎和紐約兩地是年輕藝術家們想去尋夢的城市。歐洲與北美大陸隔著大西洋相望似遠實近。兩三百年前的法國人站在布列坦尼的西北角聖馬羅城的岩岸上便可直望遙遠的北美洲大陸,幻想心中的新天地,開始了他們的航海冒險和移民。北美洲幾百年來也以歐洲文化為母。直到一九五O年代以後的美國藝術開始獨立長大,抽象表現派出現了,誰領先風騷一度在美法之間各持看法,巴黎方面認為是他們的蘇拉吉(Soulages),紐約方面認為是他們的克萊茵(F.Kline),就像在巴黎,立體派誰先畫出? 是畢加索,還是布拉克,似乎都在爭這說不清的公案。美國是個走純資本主義型態的消費社會,後來出了沃爾荷這樣的普普藝術家。從此前衛理念在紐約藝壇層出不窮,各領短暫的風騷,令巴黎難於應接。法國基本上是個行社會主義型的國家,抗爭的意識很強,創作理念除了達達派,一般較含蓄保守,然而這也是他們的優點,藝術家可以深入反省探索,對創作理念的思考也有助益。亞州離歐美都遠,創作上巴黎紐約有許多可以借鑒之處。聯展中的七位畫家長期在歐美生活與創作,藝術理念和活動也以那裡為舞台。葉子奇在紐約長期住後返台,但他在紐約生活與創作的一段,當時的藝術思潮也孕育出他作品異於他人的新觀點。
美國藝術一度跟隨歐洲的腳步,但在法國的自然主義寫實主義繪畫時期,美國的藝術家已注意到表現美國自己山川土地人民生活的重要。巴黎一九八四年曾在大皇宮辦過一次極為盛大的美國繪畫展新世界: 1760—1910美國繪畫傑作展,那是美利堅藝術家意識到描繪他們生活的這塊廣大土地的重要,也是脫離了歐洲繪畫的桎梏後醞釀出屬於自己的繪畫。當中的畫家邱奇(Church)海德(Heade)等畫出了新大陸的雄偉與秀麗的風景。此回在月臨畫廊展出的七位畫家在吸收歐美當代藝術的時代思潮時同樣也不忘自身文化的本源,各在作品上表現創作背後的淵源。他們異於西方藝術家的創作特點也是能在當地立足的一種因素。
七位畫家長年深潛畫思耕耘畫藝,不陷入前衛思潮的盲點,模糊自己創作的理念。巴黎的六位皆活躍於七零年代以後的藝壇,那時抽象繪畫已退居二線,新具象繪畫正在興起,而在當時的紐約藝壇也有超寫實主義照相寫實繪畫的湧現,葉子奇當時的繪畫也帶有那時代的印記。但從作品的實質上看,七位的風格在時潮之內,也在時潮之外,各以自己的誠懇追求藝術的理想,創作有深度的個人作品,使他們在具象畫壇上有自己獨特的位置。這裡暫且以畫家的年齡來敘談。
節目 光之譜:藝術家新作聯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492號
展出日期 2025/01/15 - 2025/01/18
說明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自11月30日起,於光之藝廊第八度舉辦【光之譜:藝術家新作聯展】,突破以往參展人數,邀請25位光之藝廊歷屆獲獎藝術家展出近年全新作品,透過多元迥異的創作主題與媒材,帶給觀眾熱鬧而有趣的氛圍,在歲末時分分享團圓與陪伴的喜悅。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光之藝廊長期致力於為特殊族群在藝術創作上打造展現的舞台,讓藝術成為身心障礙者與社會大眾間心靈交會的橋樑,建立對等看待、實踐生命價值與意義的社會氛圍。【光之譜:藝術家新作聯展】為協會每年年終固定的展覽計畫,透過每件藝術家自選參展作品,呈現多樣化的生活風貌及生命歷程,也帶給觀眾豐富的藝術視野,展現特殊藝術家不為自身的障礙所設限,持續於藝術領域中努力邁進、積極進取的精神。
25位不同背景的特殊藝術家,將這一年來的體驗透過藝術創作呈現生命的多元與繽紛,帶領人們用不同視角體驗這世界。歷經2024年舉辦第八屆光之藝廊徵件比賽後,本次聯展有許多新得獎人參與展出,讓展覽更添加不同以往的風貌。光之藝廊也再度與財團法人臺中市私立仁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合作,將於12月17日(二)在大里仁愛醫院舉辦一日快閃藝術展,讓這份溫暖在冬日中傳遞給所有的病友及家屬,使觀賞者在藝術的能量當中獲得鼓舞。
本次展覽除精彩的藝術作品外,訂於12月21日(六)舉辦展覽同樂會,邀請各位觀眾蒞臨光之藝廊,與眾藝術家們一起同歡,也見證這些特殊藝術家們所散發出精彩燦爛的生命之光。
節目 穿透明日的靈光- 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
座標 經度緯度
地址 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號
展出日期 2025/01/01 - 2025/03/23
網址 https://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Exhibition/ActiveDetail?g=AAD0000814 說明 臺中市響應聯合國公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希望透過文化藝術的作為,共同為全世界永續發展攜手努力。藝術作為追求美善世界的社會良心,更應該是這項理念的倡議者、啟迪者和實踐者。
「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共有4個系列,分別為「採‧集」、「反義複詞與及物動詞」、「聲紋風景」、「歸」。希望以不同形式媒材與觀點的創作,透過五感體驗,邀請民眾共同參與藝術,將SDGs的理念轉化為美學的語言。
系列一「採‧集」,由纖維藝術家康雅筑展出雕塑、空間裝置、平面織畫、錄像影片與現成物等創作。本次最大亮點是藝術家和臺中市美術班學生的共同創作,在大墩文化中心大廳會呈現具有在地特色圖紋的巨型「泥毯」,預計9/28邀請民眾參與走入泥毯的儀式,將作品形式變異解構,讓泥土復歸泥土,作品所引發的情感與啟發,透過影片紀錄,希望喚起大眾關心自然永續、關懷土地。